俄乌激战正酣,德国总理即将访问日本:日德欲联手对付普京?
近日传出一个感觉让人有些惊讶的消息:俄乌冲突激战正酣,而德国总理舒尔茨却将在2022年4月月底访问日本,和日本方面举行会谈。
俄乌冲突预计5月也可能没法结束,德国总理舒尔茨在俄乌冲突没结束的时候跑到日本去,舒尔茨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想和日方联合起来对付普京吗?
结合俄乌冲突的形势和德国政坛的变化,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分析:
第一,德国政坛对俄方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德国在施罗德总理和默克尔总理时期,对德国的态度是相当友善的。施罗德和默克尔都是多边主义外交的倡导者,他们倡导欧洲各国维护自身利益,和俄方平等相处。因此在施罗德和默克尔时期,俄德关系相当不错,欧洲局势整体平稳。
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俄方和德国的关系悄然发生变化。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乌克兰当局扶持其国内的纳粹势力组建军队,大规模进攻东乌地区。乌国国内的纳粹实力“亚速营”等武装力量和德国国内的“光头党”等极端纳粹实力遥相呼应。对于德国国内的纳粹势力,德国当局一直采取坚决压制的方式,不让纳粹势力抬头。但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进行,以及乌国国内纳粹势力的发展,德国国内的纳粹势力在不触碰德国反纳粹法律的前提下,或多或少的对国内的政坛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个影响可能会触及到德国的对外关系,尤其是德国和俄方之间的关系。
默克尔凭借个人魅力和丰富的执政手腕死死压住了德国国内包括纳粹在内的势力,但随着默克尔下台,德国对俄方的态度就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德国总理舒尔茨延续默克尔的内外政策,对俄态度友好,在俄乌问题上尽量让德国保持中立态度。
但是,把持外交部的德国绿党可是一个偏保守的政党,其外交政策可能更符合德国国内民族主义势力,甚至纳粹的口味。而绿党把持的外交部很可能会对舒尔茨的政策产生影响。
在默克尔发表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言论后,德国总统施坦因迈尔强烈谴责默克尔的言论。很明显,德国对俄的政策从默克尔时期的友好逐渐转入强硬,即便舒尔茨想对俄方友好,也得考虑德国国内的环境了。
第二,日本对俄方的强硬态度和德国不谋而合了。
日本一直以来对俄方采取强硬态度,日本和俄方有一个世纪的“血仇”。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抓住机会拼了命地打压俄罗斯,一会儿送情报和军火,一会儿派出雇佣兵参战。日本还扬言要“轰炸敌国(俄方)”,这个强硬态度就和现在的德国不谋而合起来了。
第三,美国希望日德联合对付俄方,这是因为乌克兰很可能会在战场上失败。
美国原先想把乌克兰打造成东欧地区抗衡俄方的堡垒,但是,乌克兰的军队战斗力很一般。美国给提供了很多轻武器也无法帮助乌克兰军方在战场上扭转乾坤,一旦泽连斯基和俄方达成谈判协议,乌克兰就在国际问题上保持中立立场了,这对于想打压俄方的美国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事情。随着乌军在俄乌冲突中逐渐失利,美国就得寻找新的国家来打压俄方,这个国家就是德国和日本。
从军事角度看,德国和日本都是俄方的老对手。日本和俄方打过日俄战争、诺门坎战役和远东战役(苏军解放东北),德国和俄方打了一战和二战。他们对俄军(苏军)的战术是相当熟悉的。冷战爆发后,美国扶持以原先二战德军军官为骨干的作战力量组建了西德国防军,西德国防军日夜备战防御苏军。日本自卫队又以苏军为假想敌,随时准备抗击苏军登陆北海道地区。
日军和德军在备战俄方(苏联)方面进行了很多年,自然熟悉俄军(苏军)的情况。而美国在乌克兰这个事情上由于乌国的不给力碰到了困难,万一俄乌冲突俄方取胜了,美国压制俄方的计划就会落空。所以,在俄乌冲突形势不利于乌国的情况下,美国就有了从找打压俄方“代理人”的计划,这个想法就落实在美国和德国、日本合作联合打压俄方的行动中。
美国给德国非常丰富的军事支援,在美国的帮助下,德国投入1000亿美元打造“欧洲最强的军队”,德国会从美国进口30多架F35战斗机。而日本也会从美国进口一批先进武器,这些武器都会被德日用在扩军备战上,德日扩军备战,打得敌人就是俄方。
而德国总理舒尔茨前往日本访问,很可能是就联合“抗俄”的问题和日本方面展开磋商,或者就德日的其他问题展开磋商。虽然相关访问的日子还没有到来,但根据德国对俄方态度的变化和日本对俄一直强硬的态度不难分析,如何对待俄方将成为德日两国会晤的主要问题。
【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