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认证五个等级介绍?分别有什么特点?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模型是一种全球性的软件和系统工程的质量标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软件和系统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CMMI模型包括五个基本级别,分别为: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已量化管理级和优化级。在这五个层次中,每个层次都描述了一组关联的过程目标和过程要素,各级别标志着企业过程成熟度的逐步提高。

https://www.linghuicn.com/
CMMI等级模型从初始级开始,到达最高的优化级,每个级别的集成程度、过程管理程度都有所不同:
初始级(Level 1):该级别标志着企业的过程极其不稳定,过程是无序且严重不可预测的。此时,企业的工作基本由个人所掌控,专业性和一致性很低。这种模式往往是从项目开始时即被采用的,其特点是:无序、不可预测、个人掌控。
已管理级(Level 2):该级别标志着企业的过程有了一定的控制和监控,工作可以更高效的完成。此时企业已经开始关注过程的稳定性和可度量性,并且开始采用一些标准的程序性方法来管理项目。这种模式往往采用一些常规的方法和自动化工具来实现过程的稳定和可管理。
已定义级(Level 3):该级别标志着企业的过程已经达到一定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工作有了更好的效率和可重复性。此时,企业对各类过程的性能进行详细的控制和监控,并且在不断提高和完善基础流程的基础上,加入一些高级流程。这种模式采用已过程化的方法进行管理和控制,已有比较成熟的实践和技术。
已量化管理级(Level 4):该级别标志着企业的过程变得更加明晰和量化(quantitatively managed),并确保这些过程的输出能够在度量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此时,企业已经建立相应的度量和分析框架,并开展对过程的度量和分析、回顾。这种模式需要将已有的过程进行更细颗粒度的度量、过程能力的量化和期望业务结果的量化。
优化级(Level 5):该级别标志着企业的过程管理已经完全优化,能够对过程的能力和输出进行跨项目的度量、分析,从而使得过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这种级别需要引入异常处理、持续性改进、技术改进以及对过程能力的不断提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