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笔:我们时代的慢生活

2023-06-30 17:46 作者:安乡的鸽子窝  | 我要投稿

坐火车去绍兴旅游,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突然想起相对论中的“时间膨胀”,有感而发,于是写下这篇随笔。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代,追求“慢生活”是正当且有益的。 PART1:什么是“我们时代的慢生活”

“慢生活”这个概念与当下被奉为公理的“快节奏生活”相对应。慢生活,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许多有关江南水乡的文艺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种生活的影子——一个人没有背负车贷房贷、养家糊口的重压,物质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追求个人内心宁静与生活安稳,这就是“传统的慢生活”。

那么,“我们时代”这个定语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对于“我们时代”,众说纷纭,也众口难调,每个人都对“我们时代”有不同的理解。这是下定义的难处,也是下定义的捷径——不妨将“我们时代”定义为“不确定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一切定义皆有道理的时代”。

如果采用这种定义,那么“我们时代”与“传统的慢生活”在定义上是矛盾的:“生活安稳”与“生活充满不确定性”天然犯冲。这是个好消息:一旦抓住事物内在的矛盾,便很接近其中蕴含的新知识了。

解决这个矛盾的方式是使其相统一:仔细思考,生活安稳与生活充满不确定性是可以共存的状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中同样可以生活安稳,关键在于两点:处变不惊的逆商与时刻改变的习惯。

于是得出结论:我们时代的慢生活,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追求安稳的生活,是成熟的心灵以自身幸福为终极价值而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生活。

PART2:论追求慢生活的正当性

为了论证“慢生活”的正当性,一些重要的前提必须被指出。它们是:“知识诅咒”、“个体化社会”、“时间膨胀”、“永生幻觉”。 知识诅咒

“一旦了解了某些知识,就永远失去了不了解它的权利。” 知识诅咒是一个相当后现代的概念。在早期现代社会以及先前的历史中,“知识就是力量”是更被大部分人接受的说法。在信息时代以前,知识的传播并没有呈现出如此多元混乱的状态;它是定向且定量的。通过报纸、新闻等传统媒介,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知识被传播;除此之外,每个人所了解的无非是对自己生产生活有帮助的知识。所以,在那个时候,了解知识等同于生活更美好。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负面效果空前暴露,其中之一就是:了解某些知识之后,人便无法回到不了解它的状态。也就是说,知识的植入是不可逆的,即便具体的知识被忘记,其影响也会永远存在,而这种影响有时不是起积极作用的。 “我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 个体化社会

“个体化社会与集体化社会相对应,是随互联网技术普及诞生的全新社会形态。” 个体化社会诞生的物质基础很简单:互联网技术普及之后,工业时代的生产社会化被打破了。一个人完全可以独自在家依靠网络完成工作,而不需要和别人聚集在一起生产。这直接导致了个体意识的觉醒。 基于“知识诅咒理论”,会导致个体意识觉醒的知识在通过互联网传播后,会不可逆地植入互联网用户之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根深蒂固的集体化社会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后的短短几年就被迅速摧毁。 个体化社会很快地兴起,追求个人生活幸福很快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时间膨胀

“一个运动的观测者会感觉生命进程本身也加快了。” 由于没有选修物理,这方面无法具体展开,只能讲述结论了。总而言之,快节奏生活的人会感觉生命进程加快,一辈子转瞬即逝。相反,以慢节奏生活的人会感觉生命进程延长,一辈子非常漫长。 永生幻觉

“大部分时候,人都下意识地忽略着【自己的生命有限】这一事实。” 永生幻觉,与死亡意识觉醒相对应。死亡意识觉醒是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人在某一个生命阶段会突然意识到【自己会死去】这一事实,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死亡观。 然而这个状态注定无法常驻,因为它会影响人作为生物的生存。所以,在这个阶段前后,大部分时候人们会生活在“永生幻觉”中。只不过,死亡意识觉醒前的永生幻觉是真正的幻觉,而之后是理性的幻觉。以我个人为例,在死亡意识觉醒后,虽然大部分时候也生活在永生的幻觉中,但更加爱惜自己的生命,并希望能够长寿。 “时间膨胀理论”指出,静止的观测者会觉得生命进程被拉长了。而这种感受,正好契合拥有理性的“永生幻觉”的人的愿望。 综合以上四个前提。“知识诅咒”导致了“个体化社会”,并决定了越来越多人会追求个人生活幸福;“时间膨胀”与“永生幻觉”相互补充,论证了慢生活可以让个人得到幸福。 因此,追求我们时代的慢生活,符合人本质的存在欲望,能够使个人得到幸福,具有正当性。 PART3:追求慢生活的益处

追求慢生活对于个人的益处,在前一个部分已经论证过,那就是能够使个人得到幸福的生活。因此,这一部分主要论证的是“追求慢生活”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对于社会的益处。 首先,追求我们时代的慢生活需要个体心灵足够成熟,且拥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前文已经论述,这个时代是不确定性的时代,想要得到确定安稳的生活,不仅需要心灵的抗压能力、协调能力、逆商等,还需要个人掌握足够多元的能力或者成熟的方法论,以适应分工越来越精细、对专业度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所以,“追求慢生活”成为社会主流价值,有利于倒逼每一个个体提高自我素养,培养美德,进而促进社会进步。 其次,追求我们时代的慢生活能够减少社会不确定性因素,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点显而易见,不加赘述。 最后,追求我们时代的慢生活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三体》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以史为鉴,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往往发生在个人幸福得到保障、个体权利得到尊重的时代。原因有许多:安稳的社会环境对于人才的养护作用、需求倒逼供给等等。而追求我们时代的慢生活,正是这样一种关注人本身、尊重人的存在欲望的思潮,同样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效。 PART4:结语

这些思考的背景,是我本人生活在上海,衣食无忧,并且接受着高中阶段教科书教育。可以说,是相当自以为是,完全没有考虑到地区发展的差异与阶级斗争的视角。 然而,我怀着相当虔诚和热枕的心意写下这些语句。因为我相信:没有人会渴望不幸福的生活。思考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如何得到幸福,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也是不应被嘲笑的。 “我们时代的慢生活”,是我自己在思考中得出的解。仅仅是使我自己念头通达,它就达成了自己的使命;如果对抱有同样的困惑的人有启发作用,那么它便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具有了更远大的意义。

随笔:我们时代的慢生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