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文分享】Perception Neuron 在运动技能迁移研究中的应用

2023-05-08 14:21 作者:诺亦腾  | 我要投稿


诺亦腾学术前沿分享  第三期

研究领域 | 知觉运动技能(Perceptual-Motor Skill)


论文作者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者

John Komar, Chloe Yee Yuan Ong 

Corliss Zhi Yi Choo, Jia Yi Chow

阅读时间 | 约2分钟

全文字数 | 约1000字


01

研究背景


知觉运动技能(Perceptual-Motor Skill)领域关注人类如何根据感官信息做出判断和动作反应。从简单的走路、站立、坐下,到复杂的体操、射箭、攀岩等,都属于知觉运动技能范畴。


已有技能如何影响新技能的学习,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当已有技能与新技能相似度高时,个体可以直接运用以往经验,称为专项技能迁移。在相似度较低时,个体只运用以往经验中的通用能力(如探索行为、预测能力等),则称为通用技能迁移。


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 John Komar 和 Chloe Yee Yuan Ong 等四位学者,借助诺亦腾 Perception Neuron 惯性动捕设备,探究已有技能对新技能学习的影响机制。


02

研究过程


研究者针对挥棒击球技能开展实验。实验参与者共24人,先按垒球经验分为专家组和新手组,再按有无挥拍击球经验(羽毛球、网球等运动经验)将新手组又分两组。每位参与者完成12次挥棒击球,对比两个新手组的表现,探究挥拍击球经验能否促进挥棒击球技能的学习。


实验参与者信息 表格整理自原文

研究者采用诺亦腾Perception Neuron惯性动捕设备,全身共17个惯性测量单元(IMU),精准采集参与者击球时的右手腕部和肘部运动轨迹。与光学动捕设备不同,使用诺亦腾 PN 惯性动捕设备,无需担心遮挡标记点,参与者穿戴后可充分自如活动。


参与者穿戴诺亦腾PN设备挥棒击球的实验场景




03


实验结果


三组参与者的球速和球速变异性

三组参与者的肘部和腕部动作幅度

击球表现分为球速、成功率、球速变异性三方面。从球速和成功率看,有挥拍经验的新手组显著好于纯新手组,且与专家组无显著差异,在变异性方面,有挥拍经验的新手组比纯新手组更稳定,但不如专家组。

动作幅度也呈现出类似结果,专家组动作幅度显著大于纯新手组,有挥拍经验的新手组的动作幅度介于两者之间。

三组参与者的腕部和肘部动作模式


两个新手组参与者的动作模式数量对比

对动作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纯新手组和专家组的动作模式均比较单一,而有挥拍经验的新手组动作模式更丰富,说明进行了更多的探索行为,尝试寻找更好的击球动作,且有挥拍经验的新手组动作模式与其余二者均有相似的地方。


综上,借助诺亦腾PN设备提供的精准动作数据,研究者发现技能迁移是多维度的:新技能表现提升,动作模式更专业,自发探索改善动作,尽管这种提升不稳定,动作幅度增加不足,且存在新手动作模式,但这仍表明,相似技能的经验可加快新技能学习速度。研究者认为,运动员参加与其专业运动互补的其他运动的训练(Donor Sport)将有助于提升其专业运动水平。



*本文图表除特别注明外,均摘自论文原文。



文献来源

Komar, J., Ong, C. Y. Y., Choo, C. Z. Y., & Chow, J. Y. (2021). Perceptualmotor skill transfer: Multidimensionality and specificity of both general and specific transfers. Acta psychologica, 217, 103321.


原文链接(复制浏览器访问):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1691821000718?via%3Dihub#f0005



【论文分享】Perception Neuron 在运动技能迁移研究中的应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