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手泡茶指南|06 白茶·白牡丹篇

2023-07-27 16:35 作者:素心茶纪  | 我要投稿

【省流文字版】


一、白牡丹

白茶是微发酵茶类,主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建阳等地,主要工艺萎凋干燥两道,不炒不揉的独特工艺形成了白茶香气清鲜、滋味鲜醇的品质特征。根据芽叶采摘嫩度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4个花色,具有散茶和饼茶2种形式。

*

【传统工艺:萎凋→干燥】

传统型白茶:采用传统工艺+传统型品种,如福鼎大白大毫、政和大白福安大白等,这些品种茸毛丰富,毫香主要来源于这些茸毛,制作的白茶毫香会更显,香气清新,比起花香型会更清爽。

花香型白茶:采用传统工艺+高香型品种,如金牡丹、梅占、水仙等,在工艺一致的基础上,品种是白茶香气形成的基础,这些高香品种本身品种香气突出,制作的白茶香气也就比较特别,更高扬一些,但因为茸毛并不多,所以毫香上并不显著;

*

【新工艺:萎凋(加入轻揉捻)→干燥】

相较传统工艺的白茶,新工艺白茶外形半卷,色泽暗绿带褐,滋味香气和传统工艺的也有明显不同,汤色会略带橙红,但也是明亮的哈,另外叶底色泽带黄,筋脉带红,滋味上,新茶的时候不如传统工艺的清新鲜爽,毫香不显著了,会更浓醇一些。

*

建议大家,平常在喝白茶的时候,不妨先留意一下是什么品种、什么工艺制作的,再来感受它之后呈现的香气和滋味,会更有方向一些。

*

白牡丹茶的香气物质总量为4个花色中最高的。


二、冲泡(工夫泡)要点

茶比水1/25左右;

水温别太高,新茶90℃,陈年白牡丹,特别是饼茶,适当提高温度。

一定要醒茶1次(用沸水快速醒茶1次可以让茶叶条索舒展开来,使后续冲泡过程中茶叶与水的接触更加充分,从而使茶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等主要品质成分更快地溶释出来,茶汤口感表现较好),且1次即可(即便饼茶),对第二、三道茶汤,溶出会更均匀一些,口感也就更好一些。


三、品赏

白牡丹在贮藏过程中,随贮藏时间延长,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下降;酚氨比值、可溶性糖、黄酮、茶红素含量的增长,因此大致会呈如下变化趋势——

滋味:清甜醇爽→陈、醇、较甜,转变;

香气:花香、清香、毫香减退→木质香、甜香、陈香;

干茶:色泽银灰、灰绿→褐、黄褐、红褐;

汤色:黄、橙黄→更深的色泽如橙红、深橙红等;

滋味:虽各有特点,但均由,清甜爽口→甘甜、陈醇;

*

不同品种对后期转化的香型会有影响,这篇文章以三个不同品种做了详细的试验对比,过程大家感兴趣可查阅:【石碧滢,等.不同贮藏时间白牡丹茶风味品质差异分析[J/OL].食品科学】摘要如下:

福鼎大毫:陈2年茶样以花香为主;陈4年茶样以蜜香、毫香为主;陈6年茶样以药香、毫香为主,且药香达到峰值;陈8年茶样以药香、蜜香为主,且蜜香达到峰值。

政和大白,陈2年茶样以清香、花香为主;陈4年茶样以枣香、毫香为主,且均达到峰值;陈6年茶样以梅子香为主;陈8年茶样以枣香、蜜香为主。

福建水仙,陈2年茶样以花香、毫香、清香为主;陈4年、陈6年和陈8年茶样均以木质香、甜香为主,且木质香在陈6年时达到峰值,而甜香在陈8年时较显。


四、其他冲泡方式

*

大杯热泡:1/50,90℃,5min,茶汤香气清纯、滋味醇爽、汤色橙黄。

*

冷泡:1/75和1/100的,投茶3.8g-5g,浸泡时间1-2小时,3.8g冷泡一次,5g冷泡两次。

*

煮饮:煮白茶,一样的等级年份,饼茶会比散茶的茶汤浓度更高,所以投茶的时候,饼茶可以相对少一些;同样的,原料等级低的浓度也会更高,同年的银针和寿眉相比,那么寿眉的浓度更高,投茶量相对要少一些。这是整体规律。

煮茶一般推荐投茶量,饼茶8-10g,散茶10-12g,陈年老茶可以适当再增加,煮茶时间5-8min为宜。500ml水,烧开后盖上煮茶器盖,喷淋5min。

煮饮更适合老白茶,新茶煮会增加浓、苦,如何判断手上白茶是不是适合煮了,个人经验是工夫泡过程中感受它的香型,如还是以清香、花香这些香气为主,冲泡即可;如已有陈香、木质香这类厚实香型出来,选择煮饮效果会比较好。

日常煮饮可通过调节投茶量找到自己喜欢的口感。

新手泡茶指南|06 白茶·白牡丹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