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太平广记》 摘录(二)
墨子 墨子本名叫翟,战国时期宋国人,任宋国大夫。因他对外重编经典,又好道术,著作十多篇,人称墨子。当时很多学者学习他的著作,墨子的理念和儒学完全不同,墨子提倡务实俭约,对孔子行为也诸多批评。 当时巧匠公输般,为楚国制造云梯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听到消息,急忙赶往楚国。徒步赶路走到脚破流血,墨子撕下衣裳包裏,这样日夜不停赶路七天七夜,来到楚国见公输般。 说“我宋国哪里得罪你,你为何要造云梯攻打?你们楚国比宋国富裕,发动战争攻打宋国是不智。宋国并没有得罪楚国,发起战争是不仁。你谋略高超不劝说楚王,是不忠。如果你劝楚王,但是没有奏效,说明你分析能力不强。” 公输般说“楚王决定了的事,我说不上话。” 墨子只好自己去见楚王,见了楚王说“有一人不要豪车却要去偷邻居的破车,放着锦缎绣袍不穿,去抢人家的破短衫来穿,自家有鱼有肉不享用,去邻居家偷粗糠来吃,您判断下这人正常吗?” 楚王说“有这样的人,疯了吧。” 墨子继续说“楚国富,宋国穷;听说大王要发起战争攻打宋国,正如比喻。” 楚王说“都是公输般的主意。” 墨子请求公输般来见,墨子现场解下衣带放在桌上当宋国城墙,头巾当兵械,然后叫公输般演示如何攻城,公输般用九种策略进行攻城,墨子以相应的策略破他,公输般用尽方法都被墨子破解,可墨子的策略源源不绝。 公输般说“实战我知道怎么打败你,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会用什么方法攻打,我不说。” 楚王在旁边听着,你们都不说,我多闹心,忙问“到底怎么回事?”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就是把我杀了,可他不知道我有弟子共三百人,你们以为我没防备,早就安排好了,侯着呢!杀了我一人楚国也没法取胜。” 楚王听了,觉得这仗没法打了。 墨子活到八十二岁那年,非常感慨说“这世间上的事,一切都是无常,我看透了经历过了,追随赤松子当仙去了。” 墨子进周狄山,专心修道一心想成仙,神仙下来亲自教授他修道要诀和配仙葯,以及传他道教戒律和五行变化经书共二十五篇,并说“好好学,别再四处拜师求道,这些学好够你成仙的了。” 墨子一边修学道术,一边根据所修体会,将这二十五篇经卷要点编撰成书,取名为《五行记》。 墨子后来修成地仙。 释摩腾 释摩腾是古中印度人,仪表堂堂行坐有威仪,通大小乘经义,经常到各个地方讲经。 有次大师在古印度附属小国家讲授《金光明经》,那个时候敌国正在侵犯这个国家的边境,大师静观后说“经云,能说此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现在战事刚起,正好可以饶益众生。”便决定亲自去劝和,经过大师的努力,二国息兵,由此大师得到大家的赞誉。 汉永平年间,明帝夜里睡觉,梦见有个金人从空中飞来。第二天,召集群臣占卜这个梦的吉凶。 通事傅毅说“我听说西域有神仙,名叫佛陀,陛下梦见的,肯定是他。” 明帝自己也觉得是,派蔡愔和秦景等人出使印度,求取佛法。 蔡愔他们到了印度,遇见摩腾大师,邀请大师来中国汉地。摩腾大师本立志弘扬佛法,接受了蔡愔的邀请,长途跋涉来到洛阳。 明帝亲自大礼相迎,在洛阳城西门外建精舍供养大师。 这便是佛陀教法传入中国的开始,由于当时佛法刚刚传入汉地,人们无法生起信心归依,大师也未能宣讲精深的佛法。 摩腾大师一直留在汉地,在洛阳圆寂。他将梵文一卷《四十二章经》翻译成汉语,居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白马寺。 竺法兰 竺法兰是古中印度人,是当时古印度众贤之师,说经论达数万章。 汉朝使者蔡愔来到印度求法时,竺法兰正和摩腾大师一起四处说法,便决定和摩腾大师一起来汉地。可是竺法兰也了解,如果公开说他要来汉地,他的学生肯定挽留不让离开,于是秘密离开印度来到中国。 到了洛阳,和摩腾大师住一起。 不久他便精通汉语,开始翻译蔡愔从印度带回来的经文。 翻译的经书有《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四十二章经》等。因为国都迁移和战争,其中有四部遺失,没有在江东流传。唯独《四十二章经》至今还在,此经共二千多句,这是中国最早翻译的佛经。 蔡愔还从印度带回一幅释迦牟尼结跏趺坐的画像,这幅画像是古印度优田王旃檀画师所作。画像请至洛阳时,汉明帝立即让画师募仿并安放在清凉台中,原作现在已经不在了。 相传汉武帝时期,武帝得到昆明湖底的黑灰,问东方朔来历,东方朔说“问西域说梵语的人吧。”竺法兰到洛阳,大家追着问这个问题。竺法兰说“以前有世界灭,大火从洞里燃烧而出,灰就是那时烧出来的。” 东方朔的话被验证了,相信竺法兰的人特多。后竺法兰圆寂于洛阳,春秋六十多。 佛图澄 佛图澄是西域人,年少出家。幼年好学,能诵经数万言。 晋怀帝永嘉四年来到洛阳,立志宏阳佛教,佛图澄精通咒语,有神通。他用麻油拌烟灰然后涂在手掌,千里外所发生的事,都显现在手掌中,犹如对面亲见。能修法根据铜铃发出的音律卜算吉凶,无不灵验。 佛图澄原本要在洛阳建寺,遇到刘曜引兵攻陷洛阳,京都动乱,建寺的心愿无法达成,于是隐居乡下,静观事态发展。 佛图澄有次让弟子到西域买香,他对其他弟子说“我从手掌观见买香的徒弟,在路上会遇到抢劫,有亡命的危险。”说完,佛图澄急忙烧香持咒,令护法救护弟子。买香的弟子回来后,说在路上遇到抢劫,强盗将要害命时,怱然大家闻到香味,强盗大惊,说“救兵到了。”四散潜逃。 石勒打败刘曜,时局平稳后,石勒自封为趁天王登位作皇帝,改号建平,那年刚好是晋成帝咸和五年。 建平四年四月,某天寂静无风,佛塔上有一铃独响,佛澄图对大家说“皇帝活不过今年。”到七月石勒死去,太子石弘继位。没多久,石虎废了石弘自己当皇帝,迁都于邺,改国号建武。 石虎比石勒更敬重佛澄图,发心供养,下诏书告天下说“和尚是国宝,他不加爵,不受高禄,不给他加爵高禄,怎么表彰他的仁德呢?此后他可以穿锦衣,乘坐宝车。上朝时,太子和列位王公要扶大师上朝,领班喊,大和尚到时,在座的都要起立,只有这样才能表示对大师的尊重。”接着又颁布命令,叫司空李农每天早晚要亲自登门问侯,太子和列位王公五天一次前往拜见。 太子石邃有两儿子住在襄国,有天佛图澄对石邃说“你小儿子生病了,赶快去接回来。” 石邃急忙派人骑马前往看望,儿子果然病了,可太医殷腾与一些外国道人说能治好,佛图澄对弟子法常说“这病圣人都没法治,那几个算什么?”三天后石邃的儿子病死了。 石邃有心谋反,对宫内太监说“和尚有神通,不杀他事情会败露。” 佛图澄当天对弟子僧会说“明日入朝,见完主公之后就回,别多耽搁。如果我要去见人,你一定要制止我。” 佛图澄入朝,要去见石邃,僧会拉他衣服制止,佛图澄说“这个按常理一定要见,没办法不去。”佛图澄见到石邃,勿忙打个招呼就走,石邃极力挽留也没留住,原来杀佛图澄的预谋只好作罢。 佛图澄回寺院说“太子造反之心己决。”他也曾借事提醒石虎,可石虎不能弄明白佛图澄的意思,直到事情发生了,才明白佛图澄当时处处在提醒他。 尚书张离、张良家里的佛堂非常奢华,又各自建了大佛塔,佛图澄对他们说“修行在于清净,以慈悲为怀,施主你们一面修学佛法,一面贪婪无节制,需求无度,永不满足,有什么福报可求啊。” 石虎某天午休时,梦见羊驮着鱼从东北而来,醒后找佛图澄问梦,佛图澄说“不好,有鲜卑人要统治中原。”后来慕容氏果然建都中原。 公元348年,佛图澄圆寂于邺宫寺,享年一百一十七岁。 释道安 释道安俗姓魏,常山扶柳人,是个读书人,早年父母双亡,由外兄孔氏扶养长大,他七岁开始读书,并能过目不忘,书读一遍便可背诵,大家都称他奇才。 释道安十二岁出家,由于外貌长得不好,被师父嫌弃,不是很认真教导他佛法。 几年后,道安向师父求经书,师父递给他一卷五千言的《辩意经》。道安带着经书去干农活,休息的时侯阅览经书,傍晚回来,将经书还给师父,继续向师父求经书。 师父说“上部经文你都还没读,还要什么新经?” 道安回答“上部己经能背诵了。” 师父虽然心里觉得怪异,但没说什么,又递给道安一卷《成具光明经》,这卷经文不下一万言。和上次一样,傍晚道安来还书。这回师父考他了,道安背经一字不差,师父大吃一惊,由此非常器重他。 道安受具足戒后,四处游走求学。在邺都,道安遇见佛图澄,视佛图澄为师。后来石氏政权内乱,道安和弟子惠远等四百人,渡河南下,夜里行路遇到雷雨,走到一户人家门前,见有一拴马桩,桩之间悬挂一马兜,这个马兜能盛一斛(百升为一斛)料草。 道安让弟子喊“林百升”,主人在里面听了,非常惊奇,认为道安有大神通,急忙厚礼相侍。弟子好奇问道安“怎么知道主人的名字?” 道安说“两根木桩是林,马兜能装百升,就这样。” 师徒一行人到襄阳驻留传法。 襄阳有位叫习凿齿的人,非常能说,全城没人可以说过他。习凿齿听说道安来了襄阳,前往拜访。 落坐后,说“四海习凿齿。” 释道安接说“弥天释道安。” 这次见面的对答,被后人称为名对。 符坚听说过释道安的名声,说“襄阳释道安,是天才,我要召他来,为我所用。” 他派遣符平带兵南下攻打襄阳,道安和朱序都被带到长安见符坚,安排住在五重寺。 前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有个相貌奇丑的僧人,来寺内寄宿。由于寺房狭窄,将僧人安排在讲经堂休息。 维那夜里值班守殿,见僧人从窗口出入,急忙报告释道安。道安感到很奇怪,行礼问候僧人的来意? 僧人回答“我是来度你的。” 道安说“我罪恶深重,怎么度我。” 僧人回答“没问题,可以度。” 道安问僧人“我死后哪里出生?” 僧人用手朝西北方向拔了下,顿见那边云雾顿开,道安现见兜率净土胜境。到二月八日这天,道安告诉大家说“我要去了。”斋戒完后,入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