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产业的机遇来了...
最近被一份数据震惊了:
从2016-2021年,短短6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从22.6万亿增长到45.5万亿,占据了我国GDP近35%的江山。

10年前,数字经济还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
如今,它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小到点份外卖,打车出行;大到智能制造,新一代国防建设……
数字经济的时代,真的来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已经高达45万亿,但发展势头依然非常迅猛。
如此大规模且高速发展的一个领域,其中的投资机会可想而知。
那么问题就来了——
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数字经济的投资机会?
1.0
数字经济怎么样?投资机会如何?
不懂不投。
投一个领域,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做什么的。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这个领域的核心产业链包含了半导体、5G、计算机、通信、硬件制造等多个高科技行业。
涵盖的公司更是五花八门,上到市值近万亿的科技巨头,下到市值十亿级别的新兴科技公司。
具体到生产实践中,主要通过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来实现。
作为国民经济的“加速器”,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字经济发展越好、占比越高,国家经济效率就越高,对综合国力的提升作用就越明显。
具体有多重要,今年初《求是》的一篇文章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了:

(资料来源:《求是》官方公众号)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数字经济的占比都在40%以上,像美国、英国、德国这些强国更是高达60%,而我国当前只有35%左右。(资料来源:中信建投证券2022.6.21《数字经济投资图谱》)
也就是说,和发达强国相比,我国的数字经济,还有将近一倍的发展空间。
近些年来,为了发展数字经济,我国也是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政策。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数字经济;
2020年4月,首次将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最高文件;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里,特别增加了“数字经济指标”;
今年1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更是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资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0%的目标(在2020年是7.8%),并制定了详细指标:

当然了,发展前景再好,政策再给力,不赚钱一切都白搭。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数字经济指数的ROE为16.56%(简单理解,每100元股票每年赚16.56元)。

作为对比,我们来看其他几个核心指数的ROE。
沪深300指数,11.23%;中证全指,9.72%;创业板指,13.96%;中证消费12.28%……
数字经济的赚钱能力,可见一斑。
那么数字经济当下的投资机会如何呢?

(数据来源:Wind,2017/3/22-2022/8/31,指数为万得数字经济概念指数8841064.Wi,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截至2022年8月底,数字经济指数估值仅为19倍,跌至1.08%历史分位,低于指数发布以来98%的估值水平。当前或是低位加仓、左侧布局的较佳时机。
长期来看,当下数字经济的投资机会大概率是不错的。
2.0
如何把握数字经济的投资机会?
数字经济发展前景肉眼可见,且当前投资机会也不错。
但想要在这个行业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
为什么这么讲?
一方面,数字经济包含的高科技行业众多,专业门槛较高,很多专业投资者投起来都有难度,更别说普通投资者了;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包含的成长股居多,波动难免较大,尤其是一些小盘成长股,动辄30%甚至50%的回撤,普通人那点小心脏,根本承受不住。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
投资这个领域的人很多,但大多数人。
要么是完全不懂,跟风买在高位,结果牢牢被套或者忍痛割肉;
要么是懂一点,但不完全懂,认知跟不上操作,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二百五”。
真正能赚钱的,并不多。
那么普通人如何把握住这个领域的投资机会呢?
很简单,找一个真正懂这个领域的人来帮我们投,也就是找一个经验丰富的数字经济方向的基金经理,这可能是当下可行性最高的一个方法。
为此,我们结合学历背景、研究背景、投资经验以及综合业绩筛选了一圈。
发现汇添富的马翔是个不错的种子选手。
马翔,清华大学工学硕士,2011年加入有业内“选股专家”之称的汇添富基金。
此后一直致力于高科技创新行业研究,研究范围涵盖计算机、半导体、传媒、通讯、电子机械装备等多个行业,这些基本上都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行业。
2016年担任基金经理后,马翔依然聚焦数字经济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长期业绩。
以其管理时间最长的两只基金为例:
汇添富民营活力过去10年业绩排名前6%,汇添富科技创新过去3年涨幅翻倍。

(数据来源:基金各年年报及2022年中报,截至2022/6/30,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马翔的投资风格用一句话来形容:行业适度均衡的中小盘成长风格。
在投资中,马翔坚持自下而上选股,具体到个股选择上主要看三点:
(1)公司的成长空间;
(2)公司的成长速度;
(3)公司成长的确定性。
在选出优质成长股后,如果不出意外,马翔会长期持有。
在精选个股、长期持有的同时,马翔还非常重视组合管理的均衡性。
这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行业间的分散配置,也体现在行业内不同成长驱动力的公司的均衡。
不难发现,马翔其实是在用价值投资的理念做成长股投资。
从其过往业绩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马翔担任拟任基金经理的一只产品值得关注:汇添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一年持有。
这是一只偏股混合基金,在投资方向上,重点投资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关上市公司。
在持有期上,设定了一年锁定期。
锁定期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金流动性,但有助于淡化短期市场波动和主动择时带来的影响,避免投资者“感情用事”导致盲目的追涨杀跌,从而帮助提高投资胜率。
最后,温馨提示:
(1)在买入时要控制好节奏和仓位,普通投资者还可以选择定投方式,单行业投资仓位最好控制在20%以内;
(2)偏股基金难免会有波动,所以要树立长期投资的意识,权益资产随着持有期的增加会展现出更好的性价比。
(3)闲钱投资。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产品未来表现,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购买前请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完整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 《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基金还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具体发行时间以公告为准。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与刘江共同管理)2019-05-06成立以来各年及2022年上半年业绩和基准分别为(%):23.48/9、72.61/37.75、16/2.14、-16.6/-6.39,汇添富民营活力混合2017-2021各年以及2022上半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20.21/-5.36、-31.78/-27.16、53.67/25.32、59.1/28.79、6.12/10.96、-13.76/-9.92,历任基金经理:齐东超(20100505-20140408)朱晓亮(20140408-20160311)马翔(20160311至今);汇添富创新增长一年定开混合A(与郑乐凯共同管理)2020-06-22成立以来各年及2022年上半年业绩和基准分别为(%):27.92/15.45、14.41/0.04、-15.8/-6.43,汇添富策略增长两年封闭混合2020-07-24成立以来各年及2022年上半年业绩和基准分别为(%):18.76/4.3、15.9/-1.24、-11.22/-5.86,汇添富科创板2年定开混合2020-07-28成立以来各年及2022年上半年业绩和基准分别为(%):12.94/11.96、15.63/1.76、-23.63/-7.8,汇添富成长精选混合A(与樊勇共同管理)2021-02-09成立以来各年及2022年上半年业绩和基准分别为(%):-8.38/-7.31、-16.5/-6.09,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2021-11-23成立,当年无可披露业绩,2022年上半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14.57/-7.36。数据来源:基金各年年报及2022年中报,截至20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