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迪的梦-103

2021-02-15 22:15 作者:风浦-可符香  | 我要投稿

    一天,安迪领着自己的儿子散步,在路过一家商场的时候,儿子对着橱窗里的红色的圣诞老人,问爸爸说:“爸爸,圣诞老人是真的吗?”

    安迪想,圣诞老人当然不是真的,但是回答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尽管很多事当他长大之后就会忘记,但好像这种看似无意义的小事不知为何总能特别清楚,甚至可能在他人生的多个选择中限定他的选择方向。如果因为一开始引导的失败,种下一个不好的结果,那样就不好了。儿子这个年纪还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编造的,继续放任也没什么不好,孩子还是需要一点童真会比较好。但这样真的好吗?这会不会只是大人的一厢情愿呢,他突然问出这个问题,代表他对圣诞老人的存在已经产生了怀疑,证明他已经有足够的认知来辨别生活的真假,但大人还一味地将他当做一个孩子来看,这是否会影响他怀疑的精神和探索的欲望呢?这种时候是不是应该大大方方地说出真相,并夸赞他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过如果这样做的话,他虽然能触及到事物的真相,但也可能会因过早接触事物被伪装起来的那一面而受到伤害。所谓的童话以及各种儿童故事不也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平稳过度这段稚嫩的时期。小孩子不需要知道人间真实和生老病死,这些概念对他们来说太过困难,等到他们长大时候他们自然就会明白。如果这时对他说圣诞老人不是真的,那改天自己又应该怎样跟他解释他的小狗死掉的事情呢?被送到亲戚家?哦,是的,这个倒的确好回答。不过,小区里总是会有人死掉,说不定,某天他所熟悉的哪个老人就会过世,一楼的王奶奶,四楼的张爷爷,都说不好的啊。不过,这样是不是有点保护过度了呢?这些事是早晚要面对的,一味地将伤害挡在外面,不去锻炼他的承受能力,可能某一天,他就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巨大新闻所打垮。什么新闻?不知道,他最喜欢的饼干停产?楼下蛋糕店关门?小孩子总是很敏感的。这会不会是一场契机,可以带他去尝试接纳周围的小挫折和小悲剧。不过,这终归要取决于这件事对于他的影像程度吧。如果这件事无关紧要,那当然可以作为这种练习的素材,但对他至关重要,那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了。圣诞老人不过是可口可乐公司用来营销的工具,根本不是古老的传说,是流行产物。如果是想要给他送礼物的话,理由并不少,生日,纪念日,又不是每年一度的拿礼物机会。但如果他关注的是圣诞老人只会给乖小孩送礼物这一点呢,他会不会因为失去这个父母邻居之外评价自己的外部标准而感到焦虑呢?那样的话,即使我强调他是一个好孩子,但终究会以为那只是我偏袒的话语而不置可否,然后在不确定中浑浑噩噩,之后一步步走上歧途。不不不,怎么说,也已经跑得太远了。再说了,虽说都认为圣诞老人只会给好孩子送礼物,但又有谁听说相信圣诞老人的坏孩子没受到礼物吗?也同样有好孩子,但他们早已不相信孩子了,所以父母也不再给他们准备礼物,所以他们没收到礼物。说到底,都只是为了哄小孩的说辞罢了。所以其实圣诞老人这件事的分量可能没那么高。但这只是我这样认为,其他孩子呢?他们会不会因为儿子不相信圣诞老人将他排除在外,不跟他玩呢?然后因为这件事,他们产生争执进而开始打架,之后一堆麻烦的事就都牵扯出来了。不过,也可能因为儿子相信圣诞老人,而其他小孩子不相信而产生矛盾。这种情况还可能更麻烦,因为不相信的小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是成熟的,然后将自己的对立面认定为幼稚的,这种差别可能会助长这种隔阂的程度,甚至演化为霸凌。不过,据我观察,现在的小孩大部分应该还是相信圣诞老人的。同时,何时不相信圣诞老人这件事可能会他走完一生,在将来许多的场合,这个问题被抛出,而他只能得到一种自己比别人晚的认识,他哪里会清楚父母为了让他保持纯真的苦心,他只会觉得自己不成熟,而这种不自信又会影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纯真不好吗?我感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们接触信息的广度和宽度远超当时的我们,也因此现在的小孩普遍早熟,纯真可能是这个时代小孩最稀缺的一种特质,而自己竟然还在想要剥夺这种特质,自己还真是不够称职,思考问题不够全面。

    “圣诞老人当然是真的啊。”安迪弯下腰温柔地对儿子说。

    但没想到儿子却鄙夷地笑了下说:“竟然还有人信圣诞老人。不会吧,不会吧。”

    “……”


安迪的梦-10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