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习惯才是数学的根本!
经常有粉丝朋友在评论区留言,问孩子数学思维差怎么办? 我个人是认为天赋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得到提高的,天赋再好的人不学习也是一定不会的. 一个孩子的数学学习尽量这样去做: 1.一二年级要在玩中学.所谓的玩,不是什么忽悠人的快乐童年. 童年学习就不快乐?你后面不会学,学不会就很快乐?纯属扯淡! 这里的玩是指多带着孩子做数学游戏与实验,鼓励奖励孩子的参与.从游戏中探索数学规律,一定要先易后难.从最简单的游戏探索发现特殊规律,再逐渐升级为同类型的复杂游戏,挖掘出这类游戏的一般性规律.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的探索过程. 小学数学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完全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索与验证.小学数学的基础概念是由具有同样规律的具体形象 的实物抽象而来.如果一味给孩子灌输抽象的概念与公式,而不是带着概念回归概念所涉及的具体实物或情境中去,孩子是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那么更加谈不上推理出公式的. 所以,一二年级其实也是超级重要的,这个过程真不是做题,而是反复做数学实验来理解概念与推理或验证公式. 还有1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习惯,乃至生活习惯! 一定要训练孩子坐的住,务必从30分钟完全投入,慢慢坚持到至少1个小时以上.只有专注的孩子才能学好数学! 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大家自行搜索,我个人认为只要专注,就无往而不利! 2.三年级是整个小学数学学习好坏的分水岭! 这里并不是说,三年级数学学不好以后数学就一定完蛋,是大概念完蛋. 真正要学好数学,三年级一定要坚持训练思维习惯! 大部分的孩子做题就是列几个算式就搞定了.这样子真的耽误思维的养成了. 数学完全是推理,每一个算式得以列出一定是要有依据的.也就是每一个数字背后的数量是什么,这个算式表示是哪几个数量之间的加减乘除的关系.这些步骤是根据教材上什么概念或公式来规划的. 有的人说,孩子那么小,搞得那么复杂干啥?我想说的是,培养思维习惯前期肯定是很难受的.但是一旦这样的思维习惯养成,自学就飞速开始了.这就是所谓的开窍. 任何等待老师,与老师同步的孩子,一定会被耽误! 3.原则上最少四年级读完就务必学完小学课本所有的知识.学有余力或真正喜欢数学的孩子可以在五年级一年主攻小学奥数(当然1—4年级也可以穿插学基础奥数).我个人认为奥数要集中五年级一年的时间主攻,效果会更明显!六年级基本就不学奥数了.六年级必须开始自学初中数学了. 没有养成思维习惯的孩子,就算自学也是效率极差,因为他完全不知道什么重要,该怎么学才是高效的. 思维习惯,就是把本来该这样想的思维训练出来. 如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么是天才,要么就是压根不会! 思维过程的前期训练,一定是思维过程纸面化,就是写出你的思维过程. 大家一定看过高手解题,一定是思维清晰,步骤规划简洁合理.这就是思维习惯强大的效果。 数学高手解题,基本都是2分钟出思路,最多不会超过5分钟.解答完1道难题基本要训练成10到15分钟以内.太长时间的话,考场怎么办? 我们的孩子如果总是只能从数学老师那里模仿获得解题思路,这样真的很危险.谁能保证他遇到的数学老师有好的思路? 自媒体上的老师不一定都厉害,但是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老师一定都有优秀的地方,或多或少而已.我比较喜欢看一些老师分享的解析过程. 看高手怎么去解题,真的是1个极大提升的过程.学习真的不能闭门造车! 多看高手的解析,你会发现每个人的视角完全不一样. 理解的深度就决定视角的高度,你不跟优秀的人学,你一定达不到这样的深度,从而慢慢形成全面的视角. 顺便,初中数学勤学早大培优的详细解析,值得您的孩子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