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经验帖|414分华南理工学长全科复习经验!
PART01 基本情况
大家好,我是小南学长,21考研上岸华南理工,政治73,英二66,数二133,结构力学144,今天想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以及我在二战和一战中到底做出了什么改变,当然这些经验一家之谈,可能仅适合一部分人。一战和即将二战的考生还是应当有自己的思考,我的经验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备考的你们有所帮助。
PART02 数学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一战时错误的学习方式,希望大家以我为鉴。我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和题目杠上,一个题我第一次没做出来,我一定会留着做第二遍第三遍,这种情况很容易就会拉低你的复习效率而且为了进度我可能会进入下个环节,这样不会的很多题就遗留下来了到最后也不会做。
要知道一个难题,你一遍的思考过程可能就会是一个小时,而你可能一无所获🌚,第二第三次可能还是这样。二战过程,我碰到难题也会去思考,甚至走路过程中也会念念不忘,但是我在两三次思考无果后,立马看答案,看答案的思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方面要跟大家说的就是错题和找错的问题,所谓错题大家都很清楚,何为找错呢,就是做题过程中哪些步骤错了,为什么错,计算错误或者定理搞错了还是思路就是错的。
如何做呢?要知道数学的分数比较分散,每一步都是有步骤分的,所以步骤的书写也很重要。我在九月份的时候花一个月的时间去做了李永乐的330,他有选择填空和大题,我每个题目都写了详细的步骤,每天大概10个题目,做完对照答案,看自己是哪些方面的问题,然后日后补足,有的同学说你不马上就解决吗?会的,我会把错误的点都写着,如果是定理不熟就写定理,公式不清楚就写公式,至于计算的问题简单写上计算就行。
什么时候看?在你考研后期十二月份看,那个时候你很多东西看不进去了写题也没啥心思,看看这些你写的题,看看错题本,是很不错的一个后期冲刺的一个做法,有需要可以借鉴。
错题本如何使用呢,很少人真的用好了错题本,错题本的作用是记录你错的点在哪里,而不是单纯记录自己错了多少题,定理一定要清楚,错题的题型是什么,你不能同一种题错了几次还在错吧,那错题就做的毫无意义了。然后定理、定义不清楚,建议回去找视频看,这样印象更加深刻。定理,定义反复强调是因为真的非常重要。
有了错题本还要总结,总结一些题型思路,这个不用很刻意,你就看到错题的时候脑子里会弹出来 “唉,这个题目前面不是有吗”,然后两个题一对比,有时候你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至此数学方面就分享结束,因为21年我也才133,所以我的个人经验可能不适用所有人,各位根据自己情况相应采纳。
PART03 专业课
说实话华工的专业课不难,因此要求同学能拿高分,起码135以上,这样才会保险。那么如何学习,才能不失误顺利拿下高分?
第一步了解信息,你要考的学校一定多少会有一些真题流露在外,一定要去看看真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难度,当然你能学的深入当然更好,但是你不仅仅只学专业课,因此我们必须高效的利用时间。
掌握到考试难度就已经够了,应试就是这样,别想着你以后会多深入学习,90%你以后都不会再认真看结构力学了,因此一定要去了解信息。
再一个无论是哪个学校,无论是哪个科目,请一定记住,基础概念一定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方法技巧,最后才是训练量。
简单的题目虽然简单,但是你只有概念方法清晰,才能拿高分甚至满分,这才是我们所要的。
结构力学是非常有规律的学科,从几何组成分析到最后动力学,一环扣一环。比如求立法,就是前三章的综合(几何组成,内力分析,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再比如位移法则是后面几章的基础(力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最后动力学则是立法与位移法灵活的运用。
这是大的脉络,至于小的点,同学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再细化。还有一些特别的因素像温度,支座位移,弹簧,无限刚度杆都是学习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不管哪个学校这些都是重点,同学们要重视。
结构力学的学习我建议是暑假开始,按照章节的顺序学习即可,把握好概念,如果本科没有学好,或者时间充裕可以五月底开始学习,前期有保证每天三小时学习即可,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考研是长期斗争。
这些都是我个人学习过程中一些领悟,但是如果这些对你没有太大帮助,我建议你去找找李其林老师结构力学的视频,跟着老师学,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我并没有在推销,而是课真的好,真的对同学有用。
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学好结构力学,我只是向哥班里的一个受益者。当然如果你真的真的结构力学非常牛,那么你自学也没毛病,但99%的同学,我不建议这样做,自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你是一个人,你是封闭的,最后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专业课我也只能说这么多了,因为毕竟我最后还是有一个题没做出来,思考了挺久的最后也错了,拿了142,所以肯定有比我优秀的同学,记得多吸取一些经验也是少走弯路的好方法。
PART04 公共课
英语、政治这两门因为大部分理工科的男生,好像并不是很重视这两科,这两门到底怎么学呢,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首先要明确的是,除非你要拿160,否则根本没必要花很多时间在上面,只需要拿出必要的时间即可,拿个还行的分数比如140,英语基础好一点同学150。这样的分数已经保证了你的位置不会太靠后,不信我们来算一下,政治英语140,数学120,专业课130,一共390,如果数学难一点偶数年108,那也有378,绝大部分学校,这两个分数进复试肯定没问题。因此我们花最少的时间,拿能拿到的所有分,这样是最好的。
所谓必要的时间,比如暑假开始英语每天都要背单词,这是应该的吧,词汇都不够,去考研等于白给,但是是不是一直背呢?不对,七八月你可能每天花一小时做一两篇阅读,然后把不会的单词记下来,按年份记,到九月份就可以开始背真题词汇了。
后期的话一定要留一个月,去练习写作,大小作文最好都是自己总结一个自己的模板,然后再去练习知道能够熟练,默写出来。靠近尾声的时候,可能比较烦躁,这时候可以放下学习,简单背背近几年的词汇就好。
政治就更不用说了,从十一月到十二月复习也是来得及的,我的感觉是选择题很多都是运气,你能把握的,就是简答题,肖四前两套一定要滚瓜烂熟。很多同学花了大量的时间希望政治冲个80分,但是最后反响平平,拿个70左右,得不偿失。
PART05 写在最后
至此我的所有心得都已经分享给了大家,还是要说一句,我的经验只是告诉大家,我对考研整个过程的感悟,不适合所有人,只要对同学有所启发,能从中有所得就实现了我的目的。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前期,多多吸取经验,少走弯路,不管你是从什么渠道了解考研,一定要去了解整个过程。最后祝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一战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