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坦类(ARB)和地平类(CCB)降压药物的比较
一、机制不同:地平类是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进而扩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有效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压。
而沙坦类降压药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与受体结合,抑制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降压。
二、应用不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推荐临床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包括ARB和CCB)均可作为初始治疗用药。不过,指南还另外建议根据特殊人群的类型、合并症,选择针对性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1.沙坦类:指南明确推荐适用的高血压合并症包括左心室肥厚、心梗后、稳定性冠心病、心衰、房颤、脑血管疾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血脂异常。
2.地平类:指南推荐的适用人群为高血压合并有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缬沙坦(易达乐)较氨氯地平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的适用范围更广一些。
3. 联合用药: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推荐A+C(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方案可作为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基础方案。
三、不良反应沙坦类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相似,
地平类引起外周水肿、脸红、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
注:科普文章不作为用药推荐,个体用药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