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通史|片头片尾文案】第九十二集 军机处

2022-01-07 11:39 作者:思琦的独家记忆  | 我要投稿

两百多年前,当紫禁城还沉睡在一片黑暗之中时,乾隆宫门外,隆宗门内,北墙下的这片低矮的平房内已是灯火通明,房间内的大臣们或挑灯夜读或伏案疾书,旁边还有官吏在来回走动或分发奏折或来回踱步,一派忙碌的景象之中却没有人敢高声喧哗,只有在天光放亮时,大臣们才放下手中的笔,前往后宫参见皇帝。他们被皇帝视为左右手,被同僚们视为权威和榜样,而在百姓眼中他们就是大清王朝的宰相。这些大臣们日常的工作场所,虽显简陋,却是清朝官僚行政体系的核心,更代表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在史书中,这里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名字——军机处。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太上皇乾隆驾崩,仅十天之后,嘉庆皇帝便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十八日,曾经权倾朝野的和坤被赐自尽。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军机大臣专权,嘉庆皇帝开始了对军机处的大力整顿,严禁内外官员将所奏之事通知军机处,严禁朝臣阿谀逢迎军机大臣,亲王不得入职军机处,军机大臣与御前大臣不得相兼。为防军机处泄密,嘉庆皇帝还特地命都察院派监察御史一人,在隆宗门北首的内务府值房,轮流值班监视。

经过这一系列的建章立制,军机处大为改观,在嘉庆二十三年修订的嘉庆会典中,正式出现了办理军机处名目,军机处至此才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中央权力机构。其后,道光皇帝又于道光三十年颁布军机处章程九条,军机处的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军机大臣的权限更受到了严格控制,不仅难以与过去的相权相比,甚至连雍正、乾隆时期的情形也无法企及。一个完整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框架已日趋完善,天下庶务总归一人处理,使得封建皇权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顶峰。在清朝权利分配的版图中,再没有一个职位能够威胁至高无上的皇权。

在没有对手的政治格局里,最容易滋生的便是统治者的盲目自信和固步自封,但在统治者的视野之外,变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主题。在嘉庆、道光和咸丰皇帝执掌清王朝命脉的六十年里,工业革命的成功,使英国一跃成为占有世界陆地总面积四分之一的庞大帝国,通过一系列战争、购买、兼并等手段,新成立的美国的领土也从大西洋西岸扩展到了太平洋东岸,已经将世界瓜分殆尽的欧洲强国开始将目光移向亚洲东部最后一片完整的大陆。

即将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清统治者们却没有了他们祖辈的眼光与魄力,在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随时调整国家政策的时候,遵循祖制成为清朝当政者应对变革的最基本态度,而在东西方文明的直接冲突中,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又不得不进行名为新政却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政革,这种封闭保守的态度,势必将代表皇权专制的军机处推向覆灭的边缘。宣统三年即1911年四月,随着责任内阁的建立,军机处再度被废除。至此,存在一百八十余年的军机处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中国通史|片头片尾文案】第九十二集 军机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