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英语提升思路:包括但不限于英语学习

2023-06-30 13:15 作者:Yukey荷里玉  | 我要投稿

每次看酒Sir的视频都觉得很治愈。💙

结合自己的感受和踩坑经验,我简单地喵两句吧~

1.复盘。

最开始接触到对发音进行复盘这个概念,是几年前看B站up主同传Carrie的视频,她说她会把自己读英语的声音录下来,然后用专业的音频对比软件去对比和母语人士的发音在哪些地方有区别。

我当时也觉得麻烦,并且认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英语爱好者,又不是英语专业的,不必用这么繁琐的方式。但现在两三年过去,上年纪了,却觉得之前心目中的“捷径”反而是“弯路”。在控制理论里面,开环系统的效果不如闭环系统,因为没有反馈。把自己错误的发音重复一万遍,其实只是自欺欺人的假勤奋。正如吴军老师在《格局》这本书里所说:“上天不会亏待一个真正努力的人,但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走出这个怪圈的第一步是要慢下来,以免自己不知不觉地成为积极的废人或伪工作者”。

所以我最近在打算学习如何用Audition软件来对比自己的发音。B站BV1pD4y1U7EV有教程,有兴趣的友友们可以去瞄一眼~

2.系统学习发音规则。

英语上的系统学习,我感触最深的其实不是发音,而是语法。

本科阶段的公共英语课,老师已经不会刻意地去教语法了,所以我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也不用学。直到现在“用英语”的时间越来越多,才发现自己把自己坑了。老师没教,教材里也没提,是默认你已经会了。但自己究竟是“学会了”还是“学废了”,心里应该有个数,不能自我欺骗。

踩过了无数坑,才发现学任何东西都应该先给自己搭建一个框架,后面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给这个框架添砖加瓦。否则就会像张道真老先生说的,学到的是“无根之草,无本之木”。

3.解构任务。

作为一个工科生,我目前在英语学习上,对自己的任务分配有点“放弃治疗”。

我记得三年前在B站看一个up分享英语学习经验,她说检验自己英语学得怎么样,要看自己有没有做过英语语境的梦。(Have you dreamed in English?)

大二大三的时候,每天抽时间读英语,室友说有一次晚上睡着了听见我用英语说了句梦话。但我自己却完全不记得当时梦见了什么。记忆中第一次用英语做梦,是在去年夏天。当时在油管看一个叫NeetCode的博主讲解Python编程题(没字幕)。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尝试去跟上别人的英语思维,而不仅仅局限于“学英语”。

前段时间在油管看了一个视频,叫做How to think in English and stop translating in my head。这个博主说,要拥有英语思维,前提是,连续五年,有效使用英语的时间远远大于使用母语的时间。也就是,积累1000小时以上的英语使用时间。并且“学英语”的时间不能算在里面,除非你的目标是当英语老师,要积累英语教学经验。被动看视频的时间也不能算在里面。

所以我现在给自己分配的任务就是用英语学习编程方面的知识(比如Harvard CS50编程课),让英语融入自己真实的生活。用英语冥想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油管的Great Meditation和The Mindful Movement的视频,虽然是免费的,但质量比我之前购买的普通话冥想教程效果好一些。B站搜“英文冥想”也有up搬运,感兴趣的友友可以尝试一下~

4.放弃“纯粹主义”,和中英夹杂和解。

这一点是我自己想的。不适用于英专以及英语特别好的小伙伴。

学英语,出发的原因就是想拥有Perfect English,但后来却发现这个执念绑住了我。

在油管看编程视频,有些很厉害的程序员是印度人,说英语有明显的印度口音,但是评论区根本没人提这回事,大家都是在探讨视频内容本身。又联想到有一次在B站看颜宁老师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弹幕有人说颜宁老师的英语发音难听。我当时心想,可能这个人听不懂颜宁老师的科研,所以只能在发音上鸡蛋里挑骨头。

时至今日,仍然对杨绛、许渊冲这样的大翻译家仰之弥高。但是站在“脚踏实地”的立场上,我希望自己能和蹩脚的英语和解,就当重新和英语交个朋友,先跟她打个照面,再循序渐进地了解彼此。

英语提升思路:包括但不限于英语学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