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奇迹,34万人逃出包围圈: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10日凌晨,法国境内。法国高层自认为德国不会进攻法国,法国大部分民众也处在熟睡当中。然而他们并不会想到,距离他们上百公里的德荷比边境上,纳粹德国正秘密集结着包括300万军队,163个师以及10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共2000多辆坦克和3000多架飞机准备穿过阿登森林使法国投降。
德军战部署为下:德国一共动用了三个集团军群,其中包括A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和C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负责穿过茂密的阿登森林,直插法国北部,B集团军群负责进攻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C集团军群则负责佯攻马奇诺防线,牵制往马奇诺防线的法军。
1940年5月10日凌晨,纳粹德国出动300万大军入侵法国,法国战役正式开始。

B集团军群利用机械化部队快速到占领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德军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从正面战场击溃了盟军。而古德里安的A集团军群第19装甲军则快速穿过阿登森林,只用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森林出现在法国境内。法国人被吓到了,因为他们之前断定德军穿越阿登森林至少也要十几天,这段时间内足够法国调出部队与德军作战。1940年5月12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攻下色当要塞,5月13日强渡马斯河。仅十几天的时间,A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便完成了对盟军的夹击。

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德国第一装甲部队到达格拉沃利纳港,格拉沃利纳位于敦刻尔克西部,德军已经包围了该城法军,并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德国第七装甲师则顺着英法防线的一个缺口顺利突破了盟军防线,一看防线被突破,英国远征军接到命令在5月27日撤往敦刻尔克港。而英军在撤离后不久,法国第一集团军的三个军也撤往敦刻尔克。盟军三面被包围,40万人被包围在法国西北部的敦刻尔克港口。
德军离港口最近的坦克部队只有10英里,敦刻尔克港里被围的盟军情况岌岌可危。而被包围的盟军想生存下来只有一个选择:跨越英吉利海峡回到英国本土。而能跨越英吉利海峡的许多港口也已经被德军占领。而就在德军向敦刻尔克港前进时,德军在5月24日收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在最后一刻停止前进,这让德军将领十分不解,而也只有德国空军在发动进攻。
后来许多军事历史学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了许多结论,这里只讲几个结论。第一,法国北部的战事即将结束时,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力量,而敦刻尔克周围遍布沼泽和低洼,不利于装甲部队前进。第二,有人认为希特勒让英军撤回英国本土是因为在政治上好与英国和谈。
"发电机行动"
在5月19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料到了失败已成定局,战时内阁指示海军部制定组织远征军撤退计划,代号"发电机行动"。计划从法国西北部城市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几个港口分批撤走被包围的40万军队,并集结大量船只将军队送回英国本土。

5月20日,德军主力将英法40万大军包围在敦刻尔克地区,盟军三面被敌军包围,面前就是英吉利海峡,盟军处境十分危急。而此时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却以没有接到命令为由休息了两天。两天之后,也就是5月22日,英军两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旅在阿拉斯地区对德军进行反击,重创了德军。同时法国的第一集团军也在里尔城与德军作战,法军在里尔城用着简陋的武器在残垣断壁阻止着德军,为敦刻尔克港盟军撤退争取了足够的时间。5月24日,希特勒却下达了停止部队前进的命令。
希特勒下达命令后却给了盟军长达两天的休息时间,5月26日,“发电机行动"正式开始执行。而在"发电机行动"中原本制定的三个港口中只有敦刻尔克港可以利用,多伦、加莱已在23日和27日被德军占领。现在英法40万盟军只能从敦刻尔克这个只有40多公里的海岸线的港口撤离 。

敦刻尔克港自公元9世纪起就是法国北部重要港口之一,1939年吞吐量为法国第三,拥有7个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干船坞以及8公里长的码头,大型船只可以自由出入。如果这些设备所有都齐全的话,盟军完全可以在几天内安全登船撤退。而该地区一直在遭受德军的狂轰滥炸,4个船坞全部被炸毁,码头被炸成一片废墟,唯一能停泊船只的东堤也只是用木板搭起来的。
从敦刻尔克到往英国本土的航线一共有三条,其中最短的Z航线仅有40海里,但已经被德军炮火封锁,第二条X航线有55海里,但航线上布满了英国自己布置的水雷,同样无法通到;最远的Y航线足足有9海里,驶完全程要整整6个小时,虽然没有炮火威胁,但空中威胁却大大增加,没办法,时间紧迫,所以盟军想撤回英国本土只能走Y航线。

大撤退
1940年5月26日,也就是"发电机行动"的第一个晚上,在海军的努力下,成功从敦刻尔克撤走1312人返回英国本土。形势紧急,英国海军部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甚至通过广播呼吁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尔克。人们积极响应海军部号召,驳船、货船、拖船、渔船、客船甚至是私人游艇都纷纷出海前往敦刻尔克港。有693艘英国船和168艘法医、荷兰和比利时船只共861艘船参加了救援行动。
5月27日,德国出动第二航空队和第三航空队对敦刻尔克港进行轰炸,英国也出动了200架飞机掩护海滩上的登陆点和执行运输任务的船只,英国海军也抽调出1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26艘其他舰船前来救援。虽然英国海军动用了许多船只前来支援,但由于缺乏小型船只,无法快速将人员从海滩接送到停泊在近海的大型船只,所以一天只撤出了7669人。
当天,德军趁着比利时投降的机会,向敦刻尔克港发动进攻,眼看着敦刻尔克地区就要失守,此时英国将领蒙哥马利带领第3步兵师阻击了德军,为敦刻尔克的盟军取得了足够的时间。
5月28日上午,敦刻尔克地区大雾弥漫,德国空军𣎴顾恶劣天气出动两个轰炸队前往敦刻尔克,最终因为能见度太低,最后返航。下午,德军3至5架飞机组成的小队对敦刻尔克进行扰乱式空袭,但盟军很快便发现德军空袭并没有什么作用,大部分炸弹都落在了海里或空旷地带,于是便有一些士兵便从隐蔽处走了出来,在沙滩上踢足球,打板球,有的甚至还在海水里洗澡,丝毫𣎴在意德国战机。夜晚,海难上有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是成千上万个士兵在抽烟。该天一共撤走17804人,比前一天多了一万多人。
5月29日,英军吸取前三天的经验,采用多种措施加快人员登船速度,下午,天气转睛,德国出动大量空军,德国战机以大型船只为目标集中攻击,击沉了21艘大型船只,重创了7艘驱逐舰。尽管英军损失惨重,但全天却撤走了47310人,是目前撤走人员最多的一天。
5月30日,敦刻尔克地区空气湿度较大,大雾几乎笼罩了整个海滩,德国空军无法出动。但向来汹涌波涛的英吉利海峡这天却显得风平浪静。全天共撤走53822人,其中一半是法军。
5月31日,大雾依旧笼罩着敦刻尔克,德国空军任然无法出动 ,撤退还在进行中。,下午,天气放晴,德国空军出动了9个轰炸队,英军也准确地预测到了天气变化,提前派出战机在敦刻尔克上空巡逻,掩护撤退船只和人员。地面上,德军从西、南方向发起进攻,英法盟军拼死坚守防线,战斗十分激烈。盟主成功阻击了德军,用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全天一共撤走了68014人。
6月1日,天气晴朗,德国空军倾巢而出,与英国空军展开了及为激烈的战斗。英国派出了几乎所有能派出的战机与德国空军作战。但德军仍然阻止了英军,德机击沉了4般满载官兵的舰船和27艘船只,还重创了11艘,英军损失惨重,但全天却仍然有64429人撤退。
6月2日,考虑到德国空军的威胁,为了保存足够的实力在以后中使用,撤退时间从白天改到了晚上。6日2日撤走26256人,3日撤回26175人,1940年6月3日十四时二十三分,"发电机行动”结束,敦刻尔克大撤退至此结束。
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开始进行,至同年6月4日结束,共历时9天。此次撤军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短短10天时间,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文章一部分摘抄于百度百科,如有不足或错误,欢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