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推荐】40L的“混沌期”

40L(40 Lines)是指俄罗斯方块中“消除40行”的模式。每行10小格,一共400个小格,每个方块都占4小格,至少需要100个方块。其目标是用时尽可能少地消满40行。最终用来衡量的数据是时间。
不过从第一次玩40L开始,你就已经进入混沌期了。(小心键位选择与手感设置!)

混沌期是指许多时候需要靠反应来意识到是什么方块、怎么操作、往哪里放的时期。
我自己在混沌期最大的感受是,想着加快反应、拼命按键就能节省时间。看40L榜单https://ch.tetr.io/s/40l_global,无法想象到底怎么才能放那么快。是反应特别快,还是按得特别快?还是别的原因?似乎方块一出现就立刻被移向合适地方就放好了,几乎每一块都这样,我不理解。
不知刚开始玩的你会不会也这样想过,接着就来分析一下~
平台范围:tetr.io、jstris.jezevec10.com等无延迟块平台。术语名词注解在文末。这篇文的角度和讨论可能也比较不同,以及包括范围的划定也不是完全的“是与非”,但也会尽量老少咸宜。

根本问题是什么
从反应时间来说,一般人为200~300毫秒,理论上反应极限是100毫秒。40L至少要100块完成,光是这件事我们最少就要用掉10秒钟?目前的世界纪录不到15秒。
再说了,要反应多少件事近乎未知。说明,“加快反应”不可能是像加快对起跑发令枪这种反应。一定有别的因素帮助节省了大量时间,节省到像榜单上看的那样。
嗯,至少想靠近那个样子。方块出现了,我的手根本停不下来,即是拼命按键,块在移动旋转。欸走错了我要放哪里去?哎呀不经意间就转多了……

这样讲,你肯定会想,应该早就知道Z不能放那,HOLD之后T一出来就转好,移左边放好就好了,搞半天!
不想浪费那么多时间,也想提升思考的质量——想半天啥也想不出来,还时不时反应错,弄错块,以为可以放到哪个位置去。
到这里,就已经感觉到根本问题所在了:读块、选点、思路。这也是以后一直去追寻的答案。

自然解决与人为干涉
像上面那样,自然玩下去你会从各种情况中有意无意地积累到经验。之后需要反应思考的事情就会慢慢减少,根本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解决。像很清楚T块右旋三下的样子(读块),三格高的洞口能够放I(选点)。
然后,这些经验又会互相影响:知道一些块的形状需要右旋三下,可能觉得浪费时间或者怕转过头,不想这样做,那么一些选点就容易被舍弃,下意识就不再会那样放。或者为了节省时间,越来越形成肌肉记忆。
这些影响自然有好的也有坏的。我想把坏影响给剔除出去,留下好的,又如何判断?思路就出现了。在影响交叉的时候开始感觉,这样好,那样不好。纵使原因自己可能不够清楚。

我觉得Z在红虚线之后几块的读块和选点都变得清晰,兼容性也高些。尽管我已经不在混沌期了,依然可以凭此进行自我分析。
可以把思路看作是人为干涉的结果。它也一样有好有坏,需要不断被优化。也可以说,在经验影响时就有人为干涉了。整个过程从不自觉到自觉,40L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稳定。

混沌期困局
显然,自然解决不出来,人为干涉不明白完了。40L怎么进步,怎么提速?我也想知道

把这个问题转换成如何脱离混沌期就好了。一般来说,sub60~90是玩家逐渐脱离混沌期的时间段。如果已经在这区间待了很久,或者玩几个月甚至更久都还没sub90,也许你的混沌期被拉长了。
混沌期过长是我觉得新人包括曾经自己弃游的最主要原因。同时自我感觉脱离混沌期就可以用来作判断是否新人的最低标准。这意味着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思路并基本实现:思考时间明显减少,质量明显提升,许多时候不再感到反应的存在。
在数据上表现为PB前十的KPP显著下降。我心想的是单旋KPP<3.5,双旋<3.3,三旋<3.1,没有严格的标准,要结合实际。例如我的PB前十:https://ch.tetr.io/s/40l_userbest_6055b502e8c9672385dd5096
所以最直白的就是找个思路不错的玩家给自己的40L复盘看看。或许看完本文自己也已经感受到一些东西了。盲猜基本都是KPP过高,还有经验影响产生的恶性循环。而且,都这样问了,你很可能就不是KPS战士。这点也把最初“拼命按键”的观念打破。
这里有两个式子:KPS/KPP=PPS,总块数/时间=PPS。比如,我想sub90,以101块理想结束40L的话,至少要1.123PPS。假设KPP是4,一乘起来至少要4.489KPS。是4.5就要5.05,是5就要5.612……好像一般处在困局的玩家KPS都在4~6,上6较少,上7极少。
最后,希望这篇文能帮助到块友脱离“混沌期”,也希望能吸引到更多,可能尤其热爱各种竞速、竞技或者钻研类的玩家来尝试40L。

小后记
本来在写的40L专栏感觉裂成了两块,于是把一部分整理一下立意就成了这篇。其它的呢!
后面那个I明显比T快,是因为我那时在操控T的时候已经把I的读块和选点都确定了。这里说的答案亦即如此,争取做到任何时候都如此。所以看上去才容易产生“反应好快”的感觉。
我没有直接写去学双旋、极简、S1W堆叠等。一是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辅助,最后玩家一定要回答根本问题的。二是对学不下去的玩家来说,可能在读块、选点、思路上对你考验太大,把带来的好影响都盖过去了。晚学的话又可能担心恶性循环太深、改不了。原本写的专栏初心就是在这里,结合自己的40L路线,也许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再引入会舒服些。
小秘密:脱离混沌期后,即使数据变烂也不会再倒回来的啦。放飞自我!
注解:
T、S、Z、L、O、J、I:全部七种不同的方块。依其形状对应英文字母命名。
PB:Personal Best,个人最佳成绩,也是体育赛事常用术语。在40L默认指时间成绩,也可以指别的例如KPS PB、KPP PB等。
KPP:Keys Per Piece,每块所占按键数。方块出来直接按硬降,这个方块就是1KPP。移来移去转来转去再硬降,总共按了多少下这个方块就是多少KPP!40L结束后,总共按键数除以总块数即为KPP。
KPS:Keys Per Second,每秒总共按键数。我用六个手指打块,要是它们各自都每秒按四下按键,那就有24KPS了!
PPS: Piece Per Second,每秒放好的块数。
sub:在……之下。sub90即在90秒以内。
三旋:玩40L的时候左旋、右旋、180°旋三个键都用上。
极简:一套针对各方块各个选点的最低KPP且最适宜的操作。但是,为什么要放在4KPP的选点上!这种选点就应该被舍弃!
S1W:Side 1 Wide,一般为9-0堆叠(9-0 Stacking)。左边堆9列,留下最右一列空着用来放I块消四。0-9同理。
DAS:Delayed Auto Shift,“按键刚按下被触发到块开始自动移动”的时间长度。手感上就是DAS越小感觉越灵敏。感觉联合ARR、DCD一起理解比较好。所以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