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凡人的事件

2021-12-31 00:15 作者:wzq36  | 我要投稿

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

“女儿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如果有来生,她要好好补偿女儿。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来。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过帮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孟佩杰的毕业愿望是当一名小学老师,安安稳稳,与养母简单快乐地生活。

杂草当中或许会长出高贵的兰花,平凡的人身上,或许会发生不平凡的事情。

夜间,一位司机正在开车,突然,他看见一位学生正骑单车独自走夜路。由于担心孩子害怕和遭到危险,他便一直打开车灯跟在孩子后面。途中,学生突然停下车子转身对司机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感谢。

读了这段文字,我感触颇深。这位司机或许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货车司机,为了家人迫于生计,到了晚上也不能休息,还在加班赶路送货;或许,他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因加班回来晚了;或许,他也正好是一位接孩子回家的爸爸……他们都很平凡,走进人群你可能都认不出来。但是,当他看到黑夜中独行的学生时,却为他打开了明亮的灯光。这灯光明亮而温暖,照亮了学生前行的路,也照进了学生孤独的心中。

面对司机的爱心和善举,这位学生选择停下来面向司机深深地鞠了一躬,这看似平凡的一躬,同样体现出了他的不平凡。他没有认为这一切是别人愿意做、理所当然的,也没有认为这位司机叔叔和他碰巧同路。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面对别人的帮助,要学会感恩,因此,他对司机叔叔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但只要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得到帮助后懂得感恩,哪怕是一个搀扶,哪怕仅仅是一个微笑,都可以温暖整个世界,这就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蒿草之下还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

古人说:“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下,或有侯王。” 这句话其实讲的是环境与人成长的关系,强调了不要绝对地看问题。每个人的出生,成长环境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出身环境不好,就没有发展前程了。要相信自己,哪怕我们的学习、成长环境再恶劣,经过后天的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彻底改变结果。应该抛弃“宿命论”和“悲观论”,相信事在人为。

平凡是种美德;突显是创造自己。俗话说:“水亦可载舟,亦可覆舟”平凡和突出也是一体两面,看你是要隐藏自己,还是闪耀自己。

日子就像流水一样,一天天流掉青春岁月,在这段虚度的时光里,我的心像颗顽皮的小皮球,不断地四处推撞,想把无形的玻璃墙撞出一个小小的破洞,让属于我的阳光照射进来,感受自己破蛹的力量逐渐增强增大,心中一股反抗的情绪油然而生:不想再当温室里的花朵,想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这种渴望自己成为自己的力量,经过一番奋斗,终于打破温暖舒适的玻璃墙,朝着真正的自己迈向一大步。勇敢做自己也许有好有坏,但这些好处、坏处能使我不再人云亦云,拥有自己的见解,不再当缩头乌龟,一味地听那些自以为了不起,总是装着一副大姐大的命令。即使这些人在怎么可怕,也是需要有人去挑战她们的,或许会害怕大家不愿站在自己这一边,担心自己会孤立无援,但若是对的事情,一定要把握勇气,做出独一无二的自己来和她们抗衡。

自己就是自己,没有人能取代我,就算是双胞胎也会有不同的地方,但如果是墙头草,两边倒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只会跟在有权势、有地位的人身旁,蒙蔽了真实的自己,盲目听从别人的命令,就好比宠物狗,对主人百依百顺,什么事都只是去执行别人下达的苦差事,这种人不了解自己,不看清自己,永远躲在舒适圈里,等着主人扔下的饲料!我想成为全世界唯一的存在,没有任何人和我一样,展现真实的自我。

当平凡人不是件容易的是;当一个独特的存在更是不容易。不是只要标新立异就是特别,要能随时随地站稳自己的立场,对于坚信的事物不动摇,朝着伟大的梦想前进,才是一位独一无二的存在。

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检修人

——记“十三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王锋

入职以来的六年里,他一直秉承“钉钉子精神”,做新能源事业路上的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只要组织需要,他就会第一时间奔赴生产一线。

他扎根一线,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职中成长,工作期间,先后荣获2017年度华能河北分公司优秀共青团员、2020年度清能分公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获2020年分公司风力发电运行检修技能竞赛二等奖、2021年分公司风力发电运行检修技能竞赛一等奖,荣获全国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技能大赛三等奖,并取得“电力行业优秀技能选手”荣誉称号。

他就是华能河北清洁能源分公司运行维护部(集控中心)主值王锋。

全身心投入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王锋扎实肯干,在生产工作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每当风机出现故障,他总是积极进行思路分析,主动申请检修工作,检查故障原因。他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遇到疑难故障,经常是在风机上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天亮出发,天黑才回去。

2016年1月,化德风电场大雪纷飞,昼夜气温平均在-36℃,王锋同班组人员顶风冒雪去消缺,途中因为积雪过厚导致车辆陷入雪中,王锋冒着风雪用铁锹铲出一条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太低,寒风刺骨,他的脸上被冻得毫无知觉,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他也绝不退缩,车辆不能到达的地方他就徒步过去,力争将故障及时消除,保证风机能够及时发电。

2016年8月,根据上级安排,王锋到涿鹿一期风电项目进行生产准备工作,作为刚入职一年的新职工,新场站的建设对于他来说属于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之余,他利用休息时间对站内二次设备进行接线核对并学习。

2018年9月,王锋再次被安排到康保二三期生产准备小组,此时康保一期风电机组已经脱离质保期,他只能两项工作同时兼顾。在这期间,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白天,他积极配合领导工作安排,包括对风机机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对特殊天气过后的风机、线路等设备进行特殊巡视,参与制定变电站巡视计划,规范站内的操作流程,担任资料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及规程,并在公司要求的时间内全部完成了任务,对领导提出的整改项目尽快整改完毕等。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积极参与,主动出击。

晚上,他利用休息时间加强自主学习,每次进入他的房间,看到最多的是他在电脑前查资料、看书。他自行规定每天晚上学习专业知识两个小时,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康保风光场全体员工都向王锋学习,逐渐养成了每天学习的好习惯。正是由于他这种刻苦钻研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使他掌握了精湛的业务技能。

“你用电,我用心”

风机的定期巡视工作是对风机“病”前的诊断与处理,虽是常规工作,但不容小觑。

一次,王锋在风机巡视过程中发现,变桨润滑系统油管存在漏油现象,导致轮毂内油污较多。为了保证风机能够可靠运行,作为工作负责人,他带领工作班成员,在盛夏顶着37℃的高温,穿着棉连体服进入风机,对轮毂进行油污清理及润滑系统修复工作。尽管全副武装,油脂还是透过汗湿的衣衫渗到皮肤上,皮肤又闷又痒,豆大的汗珠止不住地从他的脸颊上滑落……就这样,他全程都没有喊停,一直到工作完成他才肯停下来。

等他下山回来,同事看到他泛红的皮肤,不禁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却笑着说:“这不算什么,我们一线人员有着桀骜的身躯,战严寒、斗烈日、抗风雨、迎暴雪,只为一个信念——供电顺利,服务为民,做到‘你用电,我用心’。”

“干就干一流的事,干就干成一流”

2020年6月,康保1-#13风机故障频繁发生,严重影响风机的可靠性。他主动申请检修1-#13风机,经过深入研究风机后台监控后,发现风机报故障的同时,后台参数窗口伴随有代码弹出。由于早期三一风机变桨系统伦茨系统的资料和说明书全为英文标注,他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翻译及资料查询,终于解读了此代码的含义。通过进一步分析锁定故障点后,立即进行登机检修,对症下药,很快将故障点消除,突破了以往经验检修的方式,避免了风机因频繁停机而造成其他部件损坏的现象发生,不仅提高了类似故障的消缺效率,也对运行分析有着推进性的作用。在对此次故障处理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后,他利用班后会的时间将经验分享给其他同事,同事们都纷纷赞赏他“干就干一流的事,干就干成一流”的这种工作态度。从此之后,大家都称王锋为“技术大拿”。

2021年9月,王锋决定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集团公司选拔赛的初期,由于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赶到集训现场,因此错过了最优的学习时机,但是后续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日夜加班加点学习,最终取得参赛资格。在后期两个月的培训时间里,他白天在风机上进行实操训练,晚上自主学习到凌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王锋取得了优异成绩。

90后的他,出生于山东聊城,曾是一名光荣的消防员,退伍后入职山东凯瑞集团依旧从事他最热爱的消防事业,成为了集团的一名消防专员。

他曾与队友一起数次出征救援战役,冲在一线,屡获嘉奖,多次立功。用他的一句话说:“我愿用我的微光照亮他人前行的路。”如今的他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那印刻在骨子里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让患者家人以及社会各界为刘鹏同志竖起大拇指!

刘鹏是济南市第124例、历下区第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工作中刘鹏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专业能力强,充分体现军武本色极具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的相处中,刘鹏又是一个积极热心、助人为乐的阳光大男孩,同事们都是这样评价他的。受到企业文化熏陶,刘鹏也十分认同普通员工也可以为企业赋予更多能量、多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刘鹏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优秀的品质,贡献不分岗位,心至善、思利他,一直像向太阳一般发光发热,温暖身边的人。

“2015年因看到了造血干细胞宣传,深受鼓动,决意留下血样样本。”退伍前的刘鹏就每年都有坚持义务献血的习惯。

2021年9月初,刘鹏接到令他激动不已的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儿童相吻合。山东省红十字会第一时间与凯瑞集团刘鹏同志取得沟通,“虽然我对白血病的了解并不专业,但在平时看到电视上白血病儿童积极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不屈病痛的折磨,依旧坚持对生的希望,为他们感到心痛。现在我有机会可以帮助他们,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多年来深受党和国家的培养,也深知每一个军人身上的责任,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投入到帮助白血病儿童的队伍当中去,让世界更多的充满爱,而不是疾苦。”刘鹏说。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理想,但都有同一个理想——超越平凡的境界,成为伟大的人。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细节,虽然超越了平凡的境界,但并没有成为伟大的人。有的人说是因为人的能力的大小不同,有的人说是无法拒绝平庸,大家都争执不休。而成为伟大的人却少之甚少,而伟大的人中大部分都是平凡者。雷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却成为大众的揩模。在他走过20年的风风雨雨中,他始终都有一个信念——为人民服务。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它并不能改变平凡。只要甘于付出,毫不利已,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征服了宇宙的军队有我平凡的身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是我的故乡;在高楼大厦中我用我的作用演绎中精彩的人生;在成功的人生中我走过了沧桑的人生……不要问我是谁,我只不过是个平凡的人坚守着平凡的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出不平凡的奇迹,谁知道,在一个不平凡的人中,有一个平凡的人在坚守。在美国的一次战争中,有一位杰出的将领。他带领的军队所向披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人们都说他指挥有方。战争结束后,一位记者采访了他和一名战士,这位记者的采访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理解——一个小小的战士岂能和一位将领相提并论。那名将领面对记者是高谈阔论,讲得眉飞色舞,对自己的功绩夸大海口。寻隐患战士却不紧不慢地说:“在某种意义上讲,战士比将领更加重要。在战场上是谁在冲锋陷阵,没有我们怎么能换来今天的胜利呢?我们虽然极其平凡,但我们并不平庸,因为我有一颗上进心,促使我走向成功和道路。”这一切的一切,都证实了不平凡≠伟大,平凡≠平庸。'


平凡人的事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