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皓影撞不过威兰达,合资减配谁来背锅?

2020-08-30 13:44 作者:车驰神往  | 我要投稿

皓影是一款神奇的车型,曾一度让中保研C-IASI颜面扫地,如今又让广汽丰田威兰达昂首挺胸。


8月18日,懂车帝进行了一次真车对撞测试,碰撞的双方分别是广汽丰田威兰达和广汽本田皓影两款“中国特供车”。虽然同为“中国特供”,但碰撞后的表现却天差地别。测试采用双车64km/h的50%偏置对撞标准。这意味着,皓影和威兰达均以64km/h的速度、50%的重叠率(驾驶员侧)正面对撞。

此次测试的车型分别是,广汽本田皓影最低配(白车),售价17.98万元的2020款 240TURBO CVT两驱精英版,无头部气帘;而广汽丰田威兰达则是次低配(黑车),售价19.78万元的2020款 2.0L两驱豪华版,有头部气帘和膝部气囊。


碰撞测试完成后,两辆车表面上看并无明显硬伤。威兰达在对撞后安全气囊全部弹出,驾驶员一侧的车门可以比较轻松地打开,同时外部车体结构也比较完整,防火墙及A柱无明显入侵。


皓影看起来同样无明显入侵现象,但细查就会发现,皓影A柱与B柱交叉点的钢梁已经出现明显弯曲,车顶也出现多处变形凹陷,一直延伸至尾部。这说明皓影车辆整体结构强度不足,在车辆拆解后,这一点被证实,因为皓影底盘出现了大量变形。


对碰撞后的车辆进行完全拆解可以看到,皓影的防火墙、前排、后排及没有直接进行碰撞的副驾驶一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甚至强度较高的中央通道,以及距离较远的后备箱,都出现了变形。事实说明,皓影在车身强度方面有减配的嫌疑。

作为对比,威兰达对撞后底盘显得较为规整,只有前部驾驶位部分及后座一处出现了变形,其余则保持完整,车体结构强度合格。继中保研C-IASI测试中A柱弯折之后,皓影“实战”也没好到哪去,这让消费者对其安全性的质疑再一次升级。


此前在中保研C-IASI的碰撞测试当中,上汽大众帕萨特、广汽本田凌派等多款合资或“中国特供车”折戟沉沙。其中上汽大众帕萨特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A柱弯折接近90度,而美版帕萨特在同样的测试中A柱完好,这一事件直接将合资车减配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帕萨特碰撞画面


有人认为合资车减配罪在中方,而有人认为罪在外方。从此次威兰达和皓影的对撞测试来看,两款车型皆为广汽的合资公司生产,但整体强度却天差地别,威兰达来自广汽丰田,皓影来自广汽本田。合资的中方企业为同一家,但是与不同的外方企业合资后生产出的产品却差异巨大,这里面的猫腻,恐怕不在广汽身上。


我国最早的汽车合资始于上汽大众,当年第一批桑塔纳采用了CKD方式生产,也就是在国外生产好零配件,运到国内组装。如今的合资车企很少使用CKD方式生产,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以及图纸等指标,仍旧是外方说了算,合资车企中的中方只是承担“生产”环节,所以降低车身强度指标这样的事情,可能不是中方主导的。

皓影碰撞后车门能打开


合资车在国内减配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比起探究是谁在主导减配,倒不如共同发力,推动国内汽车消费观念和汽车法律法规的进步。当消费者不再去购买帕萨特、皓影之流,当法律不再宽松,汽车企业才不会为了商业利益罔顾人命。


皓影撞不过威兰达,合资减配谁来背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