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委屈的活着,有错吗?


如果标题里的疑问太过抽象,我们不妨用更为现实的说法来发出质疑,
努力生活,努力坚持,但是收获究竟去了哪里?
上面的疑问,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
而且不同的答案,对应着不同的人生境地。
努力之后的收获,攥在手里,能让自己有所得有所获的人,他们是了不起的人,是幸运的人。
而努力之后,让别人给“收获”了,自己只留下了很少的一部分,勉强维持生活,勉强与生活妥协,
这样的人,虽不能完全怪罪于命运,但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命运的捉弄:
或者说,如果我们把这件事以“这是命运的安排,真的不是XX”的理解去让自己接受,最起码心情还会好受点。
因为,如果这与命运无关的话,
那么其原因,恐怕往往会让人不仅不能接受,
甚至,还会去痛恨。

痛恨这两个字,是痛在前,恨在后。
痛,是付出的太多,是努力付之东流之后的一种痛感。
这个时候还没有恨,这个时候有的只有对自己能力不足,对当下和未来判断不清的一种自省。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些我个人体会。
我所认识的那些没有背景,一直以匍匐的姿态在社会上求生的普通人,他们对努力这件事的认识有一个共鸣,
“不是我想努力,而是不努力不行。”
内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时间不等人,精力不等人。
虽然大家嘴上总是说一些抱怨的话,一些对某某不公,亦或是怨气很大的观点,但说归说,做还是得坚持着,不管情绪如何,不管付出如何,该做还是要做。
也就是说,他们一直在承受着痛,也一直付出着痛所带来的代价。
起初他们并不恨,不是没有恨,而是觉得恨不会改变什么。
试问一句,谁不知道如今这世道的公与不公,平衡与不平衡?
随便听两句公园大爷大妈的念叨,去那些深夜一条街里听听饭馆里传出的叫喊。
谁人不懂公平二字的分量?谁人不懂高低之间的落差?
都懂。所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谁不懂?”
而是“懂,不等于可以接受。”
这就类似于,人们排队去买东西,插队的人就是不对,有些人面对这种行为,内心深处骂两句,指责指责,有的人站出来骂两句,有的人可能会用行动来“遏止”对方插队的行为。
程度上可大可小,甚至在代价上也存在区别,但是,
制止别人插队,制止别人侵害自己的利益,有错吗?
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人说“这就是社会现象”或是“没办法的,你也管不了”这样听起来很大明白的话,所以就把错的事情接受为一种事实,如果所有的人都退怯了,都对这种侵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当成是一种常态,
那么其结果,就是被侵害的行为会越来越深。
所以痛到最后成为了恨,有些人的恨,可能是在心中的一些念叨,有些人可能就是指着侵害利益的人一顿臭骂,骂的对方抬不起头,骂的对方羞愧难当。
也许前者委屈了自己,也改变不了什么,也许后者骂完了会被排挤,比如骂了老板,可能之后就会“被离职”。
可终归,是自己先受了委屈,是自己的辛苦付出,换来了讽刺:
我知道有些人总是去强调活有活的规矩,活有活的守则,活有活的委屈,
但不想这么活,
难道就是错的吗?

文章的开头,我们把“付出之后的收获太少,归咎于命运”是一种安慰的说法。
但恰恰是这种毫无信服力的说法,却让很多的人,有了一个默默付出的理由。
当然,他们不只有一个理由,比如生存压力使然的低头,比如焦虑带来的忍受,
他们有许许多多的理由,安慰着自己,但也仅此而已。
他们心中的那一团,永远不会因为安慰而熄灭:
也正是这一缕缕燃烧的烟,
形成了真正的人间烟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