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医百草百方》016-白茅根

白茅,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万根草,一般生长于荒野、田埂旁或者小溪边,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草本,最为人熟悉的要数它药用的根部——白茅根。

《中国药典》记载:其性甘、寒,归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等功效。

春至,经过了一冬天的冬眠和养精蓄锐,河岸边的白茅犹如雨后春笋般露出尖尖的小头,此时正是收割白茅根的好时机。

与芦苇相似,白茅是通过茎上的根须固定在泥土里的;根状茎长而粗壮,白软如筋而多节。一节白茅根可生数枝,互相牵连,盘根错节。新挖出的茅根越扯越长,一节一节的,白嫩、滋润、通体玲珑。

在南方两广福建一带,白茅根是非常受欢迎的家庭食疗药材,常用于煲汤。

文火慢炖间,茅根的精华之气得到充分的释放。久煨之下,猪肉的肥美也都融于汤中。

揭盖,醇香扑鼻,格外诱人。也许是在断壁残垣,也许是在荒郊野外,不起眼的低矮茅草,都在暗暗积蓄着力量,等待着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家庭小妙方:
白茅根银花茶,所需原料有鲜白茅根40克,金银花20克。

在锅内加1000毫升冷水,放入白茅根,金银花。

待煮沸后,去渣,再加冰糖20克调味即成。日1剂,频饮。

白茅根银花茶有清热解毒,疏咽利喉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