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资本主义市场产生、发展与最终的瓦解——资产阶级最终将让位于无产阶级

2023-07-09 09:51 作者:行影之间  | 我要投稿

    资本的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资本主义生产以商品生产者占有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

    原始积累是一切的起点:货币和商品开始并未形成为资本,资本的产生来源于社会市场的两极分化。一方是生产资料、货币、生活资料的持有者;一方是自由劳动力,出卖自身的劳动换取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资本关系的条件。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对资产阶级得天独厚的条件呢?因为劳动者被迫和他的生产资料分离,所谓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也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他们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起始过程中被抛向劳动市场。比如农村的居民的土地被剥夺或者收购,它们与原有土地即生产资料分离,这些生产资料实际变为了可变资本的一部分,他们也以自由劳动者的形式劳动。

    这种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也可以看作是在资本主义(封建)社会下,以个体劳动力的私有制的解体。在这种剥离发生以前,劳动者是以私有制小生产为基础的,追求的是简单的再生产。这种情况下生产资料是零星的、分散的,并且劳动者之间排斥合作生产,而资本主义生产所做的便是强制性的让劳动者在不拥有生产资料的情况下合作生产(此时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毛主席将包产到户的问题看得这么重)。

    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G-W,也就是为买而卖,商品出售得到的货币用于购入新商品。而G-W-G过程是为卖而买,货币想要通过后一过程变为资本,就需要将其变为G-W-G‘,其中G’=G + △G,它为原有的货币附上了增殖,这一增殖额△G就是剩余价值。如果把它具体到工人劳动生产中,剩余价值就是出卖自身劳动却不获取自身价值的那部分价值。这是一个无尽的货币变为资本的循环。

    在资本生产中,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产生剩余价值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在现有社会生产力的条件下,社会平均劳动熟练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的劳动时间。这一段时间是有社会当下决定的,在短期内是保持稳定的(没有生产技术的提升情况下)。所以资本家为了货币的增殖,就会想方设法延长第二段时间——产生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而当劳动法要求缩短工人劳动时间时,实际上是缩短了第二段时间,这相当于要了资本家的命。

    资本主义这一贪婪的生产过程是不断进行的,不断把一部分生产出的产品价值转化为生产资料,是一个再生产的过程,并且资本家追求扩大再生产过程,即不仅仅是把劳动者剩余价值用于补充生产资料和支付工资,而是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在这一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实际上也客观的使得无产阶段队伍的壮大。随后便会造成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也就是人口过剩,过剩的人口成为产业可支配的后备军,这样就可以对在职劳动者进行更没有顾虑的剥削。这种人口过剩的原因是生产规模扩大化下生产技术的进步,导致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间的比例越来越小。这种比例的变化,导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个矛盾就是资本对工人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同步增大。

    这个经典的循环可以归纳为:资本开始进行原始积累——>工人工资相对提高——>资本市场对劳动力的吸引增强——>劳动力进行再生产——>资本市场对劳动力排斥增强——>劳动人口开始同时过剩——>剥削程度加强——>资本积累循环加速——>劳动价值不足以支撑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人口下降

    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这是一个循环复始的过程,掌握着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们希望这个循环能过不断的持续下去,因为这是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代表着货币不断的转变为资本。但实际上,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当这个循环每当进行到劳动力人口下降的那一阶段时,总会在某一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将分出胜负。


资本主义市场产生、发展与最终的瓦解——资产阶级最终将让位于无产阶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