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文回顾】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冯牧)

2022-10-16 22:20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图片
程砚秋先生

【按】1958年3月9日,一代京剧宗师,伟大的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先生逝世,著名剧评家,程砚秋先生挚友冯牧先生于同年6月在《人民画报》刊文以示纪念。


程砚秋是一位书友的戏曲艺术家,因为具有非凡才华的京剧演员。不论就他在戏曲表演上的高度艺术成就来说,或者就他多年间的创造性劳动对于京剧发展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来说,他都如同他的亲密的战友梅兰芳一样,在整个京剧历史上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光辉的地位。40多年的舞台生活使他卓然成家,创造了京剧表演的一个独特的艺术学派——“程派”,和梅兰芳、周信芳等人共同发展了京剧表演艺术,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从来谈论程砚秋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的,都特别推崇他在唱腔方面的创造。几十年来,他对于京剧演唱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敢于冲破成规,不断地以推陈出新的精神发展和革新者旦角的歌唱,逐渐创造出一种刚柔相济、委婉深沉,同时又富于戏剧情感和抒情色彩的演唱风格来。这种演唱风格被称为“程腔”,曾经在一个时期内风靡南北,广泛流传。至今,“程腔”仍然在京剧界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在他的一些独有的表演节目里,有一些以美妙繁复的唱工为主的剧目象“文姬归汉”等,到现在几乎成为青衣新戏创腔的重要的蓝本和楷范。


但是,作为艺术家的程砚秋的重要贡献,绝不仅限于歌唱方面。他的主要艺术成就,还在于他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为我们创造了一系列的中国妇女的纯洁、善良、正直、勇敢的可爱的人物形象来。他是一位天才的悲剧演员。当他扮演着各种不幸的人物的时候,他总是对这些人物贯注着满腔的同情,给她们赋予了真实的生命,因而使观众感到分外深切动人。


远在早年,程砚秋就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深深激动了他的爱国热忱和社会良心,他连续编写过许多富有反抗精神的新戏,如象“荒山泪”、“青霜剑”、“窦娥冤”等;是戏中的主要人物大都是封建社会中遭受压迫的正直善良的妇女。通过他们的痛苦遭遇,程砚秋用他的饱含血泪的歌声和充满激情的、精湛优美的表演,像旧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控诉和猛烈的攻击。在这些节目中间,有几出达到了极其难能可贵的政治思想和艺术形象相当完美的结合。在抗日战争前夕,为了讽刺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他经常演出反对驱使人民进行内战和苛捐杂税的“春闺梦”、“荒山泪”以及反对统治者投降妥协、卖国求荣的“亡蜀鉴”,对当时广大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起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在京剧艺术上,程砚秋是一个勇敢的革新家。远在1930年前后,他就开始实行了舞台“净化”,废除了抢场饮场,改进了服装化妆,并利用了话剧的舞台灯光。这种革新精神,也表现在他对于新事物的虚心学习和对于丰富的民族艺术传统的广泛钻研吸取上。他勇敢改革,也勇于学习;他有着极其宽广的艺术容受性。它既能潜心的吸取前辈京剧艺人(如王瑶卿)的技术精华,也能兼容并蓄,不断向各种地方戏曲认真学习。据他自己说,当他已经成名以后,还向山西名艺人水上飘学过步法,向山东名演员鲜樱桃学过手法,而且还在川剧的老艺人中间“拜过师傅”。


程砚秋之所以能够通过他的艺术表演显示了这样高度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这是和他自己的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感分不开的。他出身于贫苦人家,亲历过劳苦群众的一切痛苦和不幸,因而他也保持了劳动人民的刚正不阿、是非分明的优秀品质。在抗日期间,他为了向日寇表示沉默的抗议而隐居务农时,曾和许多农民交成了朋友,和他们同甘共苦,帮助他们解饥困、办学校。这说明他的思想和情感是一直在朝向着劳动人民的。


在全国解放以后,他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进步是迅速而坚定的,并且在他生活的晚年毅然把他的生命和信仰献给了共产主义。近几年来,他把全部热情和精力都放在革命工作上,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和保卫和平运动,不辞辛劳地到祖国边远地区去做慰问演出和进行民族艺术调查工作,同时更竭尽全力孜孜不倦地为国家精心培育着戏曲艺术的新的一代,并且,开始有系统地整理自己丰富的舞台艺术经验。不久前,他发表的许多篇精辟的论述京剧表演艺术的报告,是我国戏剧艺术界的极其珍贵的财富和遗产。


程砚秋的一生,是勇敢正直的一生,是辛勤劳动、力争上游的一生,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作者:冯牧 1958.6《人民画报》】


图片
冯牧先生


【旧文回顾】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冯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