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支持乌克兰袭击俄本土;它真这么好心?

文/行走斯图卡
俄罗斯普京又又又挥舞核大棒。据塔斯社当地时间报道,普京在一次视频会议中表示,俄罗斯不会进行新的军事动员,因为还有一半动员兵仍在训练;同时他发出警告:世界发生核战争的风险正在增加,俄罗斯没有发疯、不会“随意挥舞核大棒”,但是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核武器,视为“自身防卫手段”和“天然威慑力量”。
尽管普京表示不会“随意挥舞核大棒”,但他确实又一次向西方提到了俄罗斯的核打击能力;而且他每次提到“核大棒”、就好像是一根指挥棒,西方必然又一次蹦跶起来,甚至让不少人怀疑是不是普京的“某种恶趣味”。
当然,普京作为核大国的国家元首,不大可能如此儿戏;他在这个时候又一次提及核力量,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提醒西方,“俄乌冲突升级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在过去几天里,乌克兰军队频频袭击俄罗斯本土目标,其中包括两座军用机场。它们距离乌克兰都超过500公里,外界推测乌军使用了苏联留下的图-141喷气式无人机。
图-141原本只是侦察无人机,作为自杀式攻击无人机的毁伤能力有限;但是两座本土军用机场遇袭,其中一座还是战略轰炸机的基地,这是自俄乌开战以来的头一遭,尽管损失有限,然而侮辱性很强。
俄军随后对乌克兰展开大规模的报复,一口气发生了数十枚巡航导弹,轰炸乌克兰境内十多个目标,导致乌克兰装备物资和人员输送一度停滞。但是普京随后提及的俄罗斯核打击能力,还是让西方国家感受到,乌克兰正在采取越来越危险的行动。因此,西方不得不采取一些“补救措施”。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日前回应俄军机场遇袭一事时表示,美国“没有促成乌克兰进行跨境打击、也不鼓励乌克兰跨界打击”。他还宣称,美军提供给乌克兰的都是“防御性作战物资”,试图与乌克兰划清界限。
美国真有这么好心?克制自己的冲动、只提供防御物质?这显然不一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不愿意被直接卷入冲突。不仅是美国,就连欧洲国家也对此表示了担忧。法国议员尼古拉·杜邦-艾尼昂(Nicolas Dupont-Aignan)日前表示:法国应当充当俄乌冲突的调停者而不是参与者,不应该制裁俄罗斯、援助乌克兰;他还批评总统泽连斯基的行为越来越激进,目的不再是“保卫乌克兰”,而是牺牲越来越多的乌克兰民众、试图击垮俄罗斯。杜邦-艾尼昂还指出,俄乌都已经精疲力竭,欧洲也随着他们一起下沉,现在是时候“让泽连斯基冷静下来,寻找妥协、寻求和平”。
他的话与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颇为接近。这反映出欧洲的厌战情绪积累到了相当的程度,罗马尼亚连日来一直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停止援助乌克兰、取消对俄制裁、恢复进口俄罗斯能源。类似的示威在欧洲并不少见。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双方付出惨重代价,包括整个欧洲在内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战争本质是西方推动霸权主义,试图将单边安全体系强加给俄罗斯;欧洲确实到了反思自己的时候,但问题是:华盛顿同意吗?
看一看拜登最近提出的所谓“和平条件”,即俄罗斯全部撤出“新领土”。我们就知道,美国只想“尽可能延长战争”;正如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的,总统普京认为“现在看不到和平谈判的希望”。
所以这场战争还将继续,最终会走向何方?欧洲国家其实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