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博解析、博士计划、笔试面试
北京地区招生国关国政博士的学校有:
985: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211: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其他: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关于院校选择:可以重点关注本硕院校专业及成绩、发表的科研论文、博士计划、外语。
关于专业课真题:(理论+热点期刊+导师论文)
1、 马克思主义世界体系论的历史观?
2、 国际制度的要素和功能,要举例说明
3、结构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关于国际体系的比较
1、试比较当今与党的十六大召开时中国对外政策的内外环境变化。
2、评析“戴高乐主义”。
3、评析欧洲债务危机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1.试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分野?
2.试论霍布斯和洛克的"自然状态"以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3.试论国际政治思想中现实主义的主要信条和思想方法?
1.试论和谐世界的主张的国际国内基础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试论中国多边主义外交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从外交学角度,比较均势原则和集体安全原则对维持国际和平的作用?
关于专业课参考书:

关于材料提交:
材料包括(按以下编号顺序排序):
A基础材料类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必须贴原始照片,不能为电子照片);
(2)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复印件(原件备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绩:
英语:大学英语六级(CET6)、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PETS5)、托福(TOEFL)、GRE、GMAT、雅思(IELTS)。
德语:DSH、TestDaF
法语、日语、俄语等语种成绩单应为国内外权威考试机构颁发的成绩单。
(3)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4)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5)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专家推荐书2份(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从网报系统必读相关材料中下载);
(6)报考定向全日制的考生须提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脱产学习四年的证明(必须使用中国人民大学规定的模板)。
B学术材料类
(7)学术简历(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报考动机、未来发展构想等;无固定模板,由考生自由发挥撰写,总字数不得超过3,000字);
(8)博士生学习期间研究构想(内容包含拟研究的问题、知识储备、创新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参考文献等,无固定模板,由考生自由发挥撰写,总字数不得超过6,000字);研究构想须由考生亲笔签名。
(9)科研情况一览表(按照附件一中标准格式填写),提供复印件(原件备查);
(10)个人学术成果代表作1篇/部复印件(原件备查);
(11)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硕博连读生可提交开题报告);
C: 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的,还必须具备《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特殊条件,并应提交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原件备查)。
考生提交的以上所有申请材料,必须装在1个大号文件袋中(封面注明姓名、报考专业、报考类别、联系方式和详细的文件清单)。无法提交原件核对的,视为提交材料不真实;所有申请材料如有不真实的,取消复试资格;如有弄虚作假行为被查实,已被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