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存备份】对人类的一切保持好奇:《博德之门3》是如何鼓舞我(玩家)的
文/季尸
(没有D&D及TRPG游戏经验,不会涉及太多相关内容。本文的绝大部分观点是很主观的,阅读过程中如若感到不适,请及时退出。)
※
作为一个对人类的多种文艺表现形式都感到好奇的个体,《博德之门3》于我而言,绝不仅仅是一款电子游戏那么简单(much more than a video game)。
现实生活中,当我游离在纯粹的享乐(精神)和生存(物质)需求之门内外时,我的“新矿物结晶碎屑搜寻系统”也在或主动或被动地保持长明状态;《博德之门3》(以下简称“BG3”)完全懂得并捕捉到了我的敏感,预估了我并不明晰的期待,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在我面前铺开近乎无限的可能性、尝试满足我的精神需求,并努力尝试拉近我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轻柔地把我揉进虚拟和真实阳光的双重抚慰里。借助D&D的悠久传统、5e规则的繁琐和趣味性,依凭对奇幻世界与电子游戏的热爱,制作者拔除了(现实世界里)不幸与痛苦中的社会性,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辟出一条深邃广阔的水底观赏长廊,让每个被赋予新世界冒险家身份的玩家,能够近距离、沉浸式地用视觉等感官感受到新世界的一草一木。
BG3展示制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接纳与友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他们不吝于运用各类技术,以达对八大艺术(“文学”——对应(游戏中的)视觉小说、剧本、诗歌等部分,“音乐”——对应背景音乐、环境音、音效等给玩家以听觉刺激的部分,“舞蹈”——涉及元素较少,但依然对应人物技能、表演、场景动画等部分,“绘画”——对应UI、设色、人物建模和头像等各类美术设计部分,“雕塑”——对应人物及场景建模等部分,“戏剧”——同文学部分相互参照,对应游戏剧情的曲折与冲突、配音与动捕演员的高质量表演、文字脚本的实时动画呈现、角色拉斐尔的终场演出对歌剧艺术的借鉴等部分,“建筑”——对应参考了古时期建筑风格的场景建模等部分,“电影”——对应无限接近于三维动画和真人电影的演出部分)的模拟、抵达、融合甚至超越(位于画外),使其成为具备坐上“第九艺术”席位资格的卓越作品。

当我在自诩为半个创作者时观赏制作者的这些努力,事情又变得不同了。
“我想确保团队去花时间做那些哪怕只有0.001%玩家才能看到的内容”——拉瑞安工作室指挥官Swen Vincke在近日接受D&D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BG3的“新”和“好玩”,不仅体现在其对D&D5e规则的电子化上。由于CRPG及BG3玩法众多和鼓励探索的特质,游戏中存在不少“可能只有0.001%的玩家才能挖掘出”的内容(不限于为追求现实体验而对角色做出奇怪举动、另辟文本选项之外的蹊径、战斗的邪道打法等等)。为了确保这些玩家得到100%的游戏体验,使所有行为在新世界中行得通,制作者付出了超越100%的努力。将近五十个子职业,若干角色及可操作人物,更多法术和战技,更多文本选项和结局,多到难以计数的可互动实体——只要开了一个口,就相当于开了无数个口,由一个至若干个点发散出去的所有可能性,都必须提前构筑在制作者的头脑里。当玩家这些奇思妙想跟“我偏要”“我就不”引发了连锁反应,并且剧情仍能进行下去时,虽然玩家的判断和做法被预估到了,但玩家仍能体会到受尊重的感觉;当极少数玩家(当然不包括我)才能玩到的剧情语音出现在玩家发布的解包语音视频中时——制作者“理所当然”地为这部分内容配备了配音和演出——我最直观的感受是震惊和钦佩。因为这些巨细无遗的努力,BG3同时具备了宏大和精致的品质。“为0.001%的可能,倾注100%的心力”:需要极大的耐心、极高的组织逻辑性,以及在完善的方法论下拔足前行、名为行动的真理。
(谈到何种故事要素是团队最想去呈现的:)“生存和信任,这两者是最重要的(后来又加入了‘蜕变’)”——指挥官Swen Vincke语。
在游戏中体验“生存”,听起来是个伪命题。因生存和生活等话题与我们(人类)所处的社会及文化环境紧密相连,具有很高的非自然属性。但与西方式和日式亚文化中向个体内部探寻“活着”与“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辨不同,D&D规则下,BG3赋予玩家的权利甚至大到了可称其为“权力”的程度:比如一个对话选项就能轻易决定伙伴角色的去留和生死(并导致其永久死亡),一发操作不当的暗箭就能导致己方角色(包括玩家自己)死亡,一个无心的选择可能使得玩家在已经遗忘某角色存在时,在之后的章节里发现该角色的尸体……费伦大陆(游戏内核心大陆的名称)依然在正常运转,不会因为玩家或其他两三个人的逝去而出现瑕疵,一切都完美而合情合理。但同时,冒险历程里的所有角色(包括玩家自己)都有着坚定的生存意志,在这些意志因南辕北辙而产生矛盾冲突时,玩家有权力决定是将这些矛盾消解还是放大,并对队伍的走向和最终结局做出选择。——生存的概念在此变得精妙而直接——各意志碰撞后得到的无论是后果还是成果,都将因看似相类的选择而掷地有声。
这也是我对BG3处理生与死的相关命题时所欣赏的部分:浮于现实世界之上,并与其无限亲近。现实的部分而言,建模的细腻和播片的呈现方式(真人动捕,特写多)使费伦大陆与我们身处的世界之间只隔着一层纸;诗意的部分而言,藏在每段文字脚本、每个选项背后的圆通,巨量细腻文本,巨量的、几乎全程跟踪的实时运算和演出,被弱化的平面美术元素等因素,最终都对照着并试图超越现实世界。BG3拥有自己的独特审美(对被剥除了独神元素、弱化了阶级矛盾的社会性元素后的奇幻魔法世界的探寻),并将这些意向巧妙糅合进了对现实世界的追索、模仿(复刻)、戏耍和美化之中。BG3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提醒每个接触到它的人各个世界的繁复和美丽,从西开普省的开普敦到剑湾的深水城,从太阳系的行星地球到物质界域的艾伯尔-托瑞尔;让玩家对现实世界的一切产生更多兴趣,让人乐于去接触更多人、发掘自己和身边人身上更多的可能性。依照自己的选择,信任这个世界,也为世界所信任——这是一种每个人都本不该感到陌生的感觉,不限于生活中,也不限于幻想里;BG3在唤醒玩家这种感觉上,无心插柳地取得了难以估量的成效。

单纯从叙事角度去看,BG3做到的也不仅仅是跨越了及格线。
(“八大艺术”中)文学、音乐、戏剧、电影这些艺术形式与CRPG游戏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在被呈现给受众时,是时间的、线性的和纵向的。于是当“起承转合”等古老的叙事方法和范式被BG3熟练运用,并在玩家身心中引起共鸣时,沉浸式扮演实际上早就已经发生,并将持续到旅程结束的画外。BG3开场就将谜题与剑同时悬在玩家扮演的角色头上,并用及时且适量的物质反馈鼓励角色继续探寻,又能将包裹着痛苦抑或甜蜜的情感反馈穿插在探寻过程之中,并给予角色喘息与休憩之机,在整个冒险历程中调动和引导玩家的心理感受。一趟旅程结束后,万千参与者中只要有一名玩家认为在扮演自己(或自己设定的角色),且认为这次冒险不虚此行——在作品的叙事上,这便是一次成功。在把握叙事的节奏、避免引发玩家的消极情绪进而放弃旅程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BG3在对现实的拟真和美化上,做到了臻于完善的程度。


最后,让我们离开“电子游戏”这个语境,回到“第九艺术”概念落成前的物质世界,去审视《博德之门3》:
BG3是有充足的诚意、体量和资格,去扮演和填充一位视野开拓期的玩家、读者和垦荒者的“拐杖”、“眼睛”甚至“童年”(或者换个更妥当的词——“青少年”)的作品。像我这样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全面和深入了解D&D亚文化的玩家,就会被BG3这种更加通俗易懂的、完成度极高的、参与方式十分自由的精美文化成品所俘获。通过优秀的配音和动画演出、丰富到邪典的玩法等直观的表现形式,我知道它(游戏本身)会对一个成年不久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玩家之审美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感官的,更容易被沉浸其中的个体同样用感官的方式牢牢记住,就像他们“马后炮”地记住各自体裁和领域内的杰作:比如具有改编作品色彩的音乐剧动画电影领域的《狮子王》、剧作领域中和意义上且对古英语实现通俗化突破的莎士比亚悲喜剧、如地域和民族特色丰沛的《我们的小镇》(桑顿·怀尔德,美国)或《青鸟》(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饱含时代特色的创新音乐剧(《歌剧魅影》《摇滚莫扎特》等,仅举例)等等。不同于《凯尔经的秘密》这类其选择的主要呈现形式(对艺术电影而言是画面和美术风格)极度抽象的作品,BG3的“跨界”和“出圈”——即对各类艺术表现形式的广泛涉猎——正是因为在涉猎的同时做到了通俗化,从而令前文提到的(对初探CRPG的玩家的)影响变得可能和可感。这种通俗化使得BG3首先是一个成功的文化产品(一个传奇故事),其次是一款电子游戏,最后才是一部CRPG。可以“马后炮”地说,制作者对BG3在所涉猎的各种元素上的融合和平衡,使得它在完成度和表现力上,达到了前所鲜有、后继难为的水平。

正因为BG3的通俗和涉猎之广,又电子游戏天然地带有娱乐属性,因而它对核心命题的探讨也是非严肃的,在纵深上无法与特定领域内的文化产品相比。D&D规则的非社会性和制作者的周全和审慎,使得BG3里出现了尝试照顾到几乎所有取向群体的角色(如具辨识度的非高加索人五官模型)、剧情、反生产力产业及道具——幸而这些人、事、物在细致的逻辑组织下,都具备足够的说服力。稍微算得上遗憾的,大概还有背景音乐和主题音乐中不同旋律曲目的规模,与游戏主体庞大的规模不太匹配。
我不敢断言《博德之门3》是完美的,正像我无法穿越到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评判活在当下的热爱者和耕耘者。只想感谢BG3——在我认识它之后的很多个瞬间里——不断提醒我:
对一切人类活动保持好奇。将“人类活动”的概念拓展开来,便是“文化”的定义、目标和理想。很荣幸在即将走出青年时代时认识拉瑞安和BG3:在探索CRPG的深度和广度上,历经二十年难以简短言说的坚持,他们走出了一条坚定又独特的路。待到归返自家院落中——能够亲自动手挖掘前人在社会文化实践中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该是件多有趣儿的事儿啊。《博德之门3》鼓舞我为其保持热忱和兴奋,并乐意为之专注和贡献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