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人过来学习,给你复盘近300年各时间段对水浒评价【水浒的评价离不开时代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水浒被多次定义与时代背景相关: 第一阶段为水浒成书阶段,水浒是一部积累型作品,最初的水浒底本目前早已失传,现流传的多是明朝嘉靖年间武定侯修撰的版本,水浒最初是多少回学术界众说纷纭,近些年还出来了一个水浒五十回论点。目前可以得出结论,水浒参考元杂剧及《大宋宣和遗事》,即使水浒成书后经过多次修改,也能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现代学者孙述宇曾提出“水浒映射论”,是有一定根据,水浒很多人物与两宋之交的历史人物同名,很多情节亦参考《三朝北盟汇编》,在明朝一些话本中,也有宋江抗金等情节。 第二阶段为嘉靖时期至万历时期开始的评水浒,嘉靖隆庆年间士大夫认为水浒并不是只写强dao的。万历年间,在文人看来水浒是宣扬忠义的,“水浒忠义论”逐渐盛行,代表人物有李贽、袁无涯、余象斗、汪道昆。提出这一观点还是与当时形势密不可分,景泰年及之后,明朝边患问题愈发严重,此时水浒里宋江征辽被人们所敬仰。水浒的忠,忠于国家和皇帝,宋江等人忠军报国也受统治者所推崇。明朝中叶的一些起义军也被“招抚”过嘉靖、万历年间对水浒的认识基本符合《水浒》实际。水浒的【忠】,忠于皇帝,报效国家。如果没有这样的内容,是不会被统治者所推崇的。 此时代的文人如李贽等往往以《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来批判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或者以梁山英雄的纯真朴实,来抨击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 第三阶段为明末,农民起义如潮水般涌来,整个王朝面临土崩瓦解。此时,若肯定宋江,就是肯定反明农民起义军,即肯定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于是在明朝崇祯年间,禁水浒。 著名文学家金圣叹处于这一时期,受时代影响,他认为土fei不配报国。 第四阶段为清朝,水浒含有极强批判意义,水浒所宣扬的思想在文字狱所压迫下是不容存在的。清朝中央级别的查禁水浒应该只有乾隆朝,嘉庆以后只有一些地方层面的查禁。 第五阶段为新文化运动时期,受西方文化以及反封建的影响,水浒忠于皇帝的思想被批判。多数人点评水浒站在政治家角度去评说,并不是考据水浒本身。 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著名文学家鲁迅。 第六阶段为1927----抗日时期 代表人物有张恨水以及教员同志 著名文学写手张恨水先生,写《水浒新传》写梁山抗金,以鼓励人们抗日。此书在抗日战争,起到了鼓舞人民精神,配合抗日战争的目的。 教员不止一次评价水浒,无一不是结合了当时的背景: “《水浒传》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政府只要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 ——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 “《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梁山的好汉,都是些不甘受压榨、敢于反抗的英雄。” ——在抗日战争时期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抗日。 第七阶段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66 当时的国内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甚至于说这是农民起义的教科书。因此梁山好汉起义就写进了历史书,得到了承认。领袖宋江也迅速取得了与岳飞、郑成功、太平天国英雄李秀成等人同等的地位。 教员说:“李逵是我们路线的人,李逵、武松、鲁智深,这三个人我看可进D,没人推荐,我来介绍。” ——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要求党员胸襟坦荡,敢做敢当。 第八阶段为66——76 期间的全民评《水浒传》,当时宋江的评价由云端跌落谷底,家家批水浒,人人骂宋江,连三岁娃娃也要到水浒里去抓宋江。“批水浒”的起始是毛泽东的名句:“《水浒传》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投降派”这个词,是政治家所题,借宋江招安这个事来批驳,来反对xiu zheng主义,根本不是在分析水浒本身。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和平年代,不同于腐朽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特殊的 “wen hua da ge ming”时期,研究水浒,就应当结合水浒故事所处的社会背景,更加客观的看待《水浒传》这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