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不异于中华,重要的文明认同
2023-10-12 17:14 作者:Godeye258369 | 我要投稿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历史学教授罗默桑德就写了一本书,《虚构的犹太民族》。在这本书里,他揭示了一个问题,大多数犹太人的故土遍布中东和东欧,他们是分散的,是不同的群体。这些分散于各地的人形成了一个犹太民族,进而组成了一个国家,彼此之间相互认同。那么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其背景就是当时欧洲民族主义的崛起。晚清的知识分子受到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刺激,比如梁启超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不可否认,民族主义在近代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许多被压迫的国家都曾经高举过民族主义的大旗。但在今天,这个民族主义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生物学、人类学、历史学证实,它只是一个想象中的共同体。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通过科学证明在基因血缘上没有多少区别,而他们彼此还在为所谓的民族生存问题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流血冲突。可见,在现代世界中,这种想象中的共同体,这种民族主义,其负面作用是越来越明显。作为一个长期独立发展的文明,古代中国的华夷之辨自成体系,我们的华夷之辨和民族主义,完全就是两回事。我们讲的是文化共同体,我们认同的是文明共同体,而不是民族主义。辽道宗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中华不分民族,你有文明,你就是中华,你有文化就是中华。相较于后来所发展出的民族主义,彬彬不异于中华的文明认同更值得尊重,更具有现实意义。 引用来源:罗默·桑德《虚构的犹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