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热爱,顺便成功”,从3.0到Major GPA4.0,我逆袭哈佛,不带G!
※ 本文为指南者美国留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主讲人 汪汪
指南者留学特邀作者
本科背景:UCSD Major psychology
录取院校:哈佛大学 人类发展与教育
大家好,我是汪汪。首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美本UCSD,Major psychology, Minor Education,提交研究生网申的时候GPA 3.6,之后提高到了3.75再次提交了一次最终成绩单, major GPA 4.0,无GRE。
今天我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的是我从大一到大四的留学准备,以及我对研究生申请的心态转变,从一开始的低GPA,到最后逆袭录取哈佛大学的心路历程。在文章的每段内容中,我也会穿插一些我由我自己的个人经验总结出的小Tips,希望帮助同学们从一开始就少走弯路。
首先是我的申请结果:
1.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M.ed) : Human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已接Offer);
2. Columbia University, M.A. Cognitive Science in Education +6500刀奖学金;
3. Penn GS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Human Development M.S.Ed. +10000刀奖学金;
4.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M.A. Field of Specialization: curriculum researc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esthetics and teacher education。
大一-大二
迷茫期过渡+多次多彩的校园生活
我是以Undeclared Major(就是先不定专业,之后再选择)录取进去的UCSD。因此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其实不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的方向,也没有想要读研究生,所以整个人没有什么目标,上了很多纯兴趣爱好的的选修课。GPA也一直不是很高,大概3.0-3.3。但是因为身边的朋友们在和我聊过天之后,都认为我很适合心理疏导,再加上我个人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我大二的时候决定了选择心理学专业,于是也确定了读研的目标。
经验Tip:如果有和我一样,一开始不确定自己未来想选择的专业方向的同学,一定不要盲目地上课。可以先在学院官网上,仔细了解毕业要求,比如基础的必修课都有哪些选择,可以在第一学期开始上这些基础必修课的同时,慢慢研究自己之后想选择的专业。(Note:基础必修课,也叫GE课程,是每个大学生都要上的一系列课程,比如艺术类,写作类等,具体要求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学校官网都会有详细说明。)
生活分享:美国校园的大学生活对我来说真的丰富多彩,我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参加了很多有趣的社团,比如UCSD交响乐团,还参加了一个音乐剧的试镜并参演。
同时我也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我在学校的recreation官网给自己报名了体操课和芭蕾舞课(价格对学生很友好,Note:这些课程并不是修学分的课,只是在学校的专业场地扩展额外的个人兴趣,类似于兴趣班。这些兴趣班真的很丰富,甚至还有潜水课,滑雪课,跆拳道等)。对这些课外活动感兴趣的同学们,在入学后也可以通过学校的recreation官网寻找类似活动!
大二-大三
寻找并确认目标
我是在大二升大三的summer session才上了我的第一节upper decision 专业课(Psyc101,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但是很幸运的是,我接触到课程内容后发现自己对人类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每周都去教授的Office Hour找她聊天,表达我对她研究方向的兴趣和共鸣,最后他竟然直接邀请我进了她的Lab!于是我自己的independence study 就开始了。
经验Tip:每个教授都会有自己的Office Hour,这个时间是给学生和老师一对一互动的最好时机,同学们不要害怕没有话题聊就不敢去。其实不一定是只有课程相关的问题才能去OH,也可以去和教授纯聊天,让对方了解自己,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机会,同时也是之后所有推荐信最好的途径之一(我的两封推荐信都是这么来的)。在
进去Lab之后,我拥有了研究自己感兴趣课题的机会,每周会和Lab的人一起开会讨论进度。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确定想要学习human development 这个方向,于是我找到了学习的动力,Major GPA最终一直保持着4.0,为了申请更好的研究生项目,我决定继续给自己拓展背景。
大三-大四
提升背景
因为我的研究方向都是针对儿童发展,所以我想要丰富我的实践背景,于是就在UCSD的Handshake上找到了一个UCS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enter的校内工作,有工资并拿到了社会保障号,我在这里工作了一年之后我又通过学校psychology department 官网申请到了另一个UCSD的Lab,也是和儿童认知发展相关。
经验Tip:一定要合理利用起来学校的资源!
1. 校内工作:对于国际生来说,校内工作是最方便申请的工作机会。工作时间很活跃,学校都会根据你的课程安排来给你定工作时间。校内打工不需要申请OPT或者CPT,拿到Offer后还可以直接去申请SSN(社会保障号)。
2. 科研机会:学校department 的faculty(也就是你的教授们)都会有自己在研究的Study 以及自己的Lab,而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Lab都会给本科学生提供机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验助理RA。同学们可以在Office Hour的时候向自己的教授询问相关机会,也可以去学校的department 官网,了解每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后,找到那位导师Lab的相关信息,进行申请。
我在大四的一节Psyc课上偶然得知本科生也可以当TA,虽然本科生TA没有工资,但是可以抵消一节专业课要求。于是我斗胆给我Psyc101的教授发邮件,问她下学期还需不需要TA,没想到她很快回复我,说很愿意让我拥有这最后一个名额。所以在大四的第二学期又增加了一个teaching background, 而且也是human development 相关。
第四部分
研究生申请+时间线
因为我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走human development 的方向,所以从大三开始就一直在关注各个学校的相关项目。我发现很多学校的(包括UCSD)的psychology graduate program 都只提供硕博连读的项目,因此我开始关注Education方向。我在搜索human development 关键词的时候,发现大部分项目都是在教育学院下,所以我在大三的时候辅修了教育学。我的申请时间线:
3-5月
根据自己的专业目标和求学目标寻找并整理心仪的院校和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浏览每一个学校的 program website,去了解他们的招生条件,招生流程,以及最重要的一一项目介绍末来就业范国,甚至是课程内容。这样你才可以了解这个Program是否能够满足你的职业规划以及是否最适合你。
6-8月
扩充专业背景十文书头脑风暴。一定要把握好申研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去扩充自己的背景,我整个暑期都有在实习+上夏校+在本校实验室里做科研助理。期间我一有时间就会去想想文书要怎么写,在备忘录里写了很多草稿。八月份的时候根据我自己列出的故事和时间线整理出大体文书思路。
8月
给导师发第一封邮件询问推荐信。我给三个很了解我的教授发了邮件,告诉他们我要申请23Fall研究生,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给我写推荐信,三个教授都在三天内给了我答复说愿意。
9月
网申开放!
9-11月
文书撰写及修改,我期间不知道该了多少个版本的文书,最终定稿是在申请截止前三天。
11月
给教授发第二封推荐信提醒邮件,并通过各个Program的网申系统给教授发上交推荐信的Link。我再次给之前联系好的三个教授发了邮件,告诉他们我在填写网申并给他们发送了Link,提醒了他们提交时间,教授提交推荐信后,网申系统会自动提示你已收到来自XXX的推荐信。
12月
填写好所有网申并提交部分截止日期在 12月的学校(大部分UC的学校都是12月初截止)。
来年1月
提交所有网申application 以及最新的成绩单。我申请的大部分东部学校截止日期在1月中到2月,我在1.15号提交了所有网申。
来年3月
收offer。我3.3号收到了第一封来自哈佛的录取通知书。
我在一月中旬提交了所有的申请材料,在三月收到了来自哈佛的第一封offer。现在感觉所有的努力和等待都是值得的,也希望我的经验总结和生活分享能够让每一个心中有梦想的同学dream big! 希望大家享受美好的大学校园,积极探索并利用学校的资源,向着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