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人深空》的恒星系、行星及其卫星的命名规则(自用)

2023-06-25 19:55 作者:景上胜别  | 我要投稿

摘要:《无人深空》以程序运算生成无数的恒星系,每个恒星系内又有数颗行星及其卫星,可以说群星浩如烟海、旗步星峙。遨游星罗之间,为自己发现的行星、物种命名可以说是一件十分浪漫的事情,并且命名可以为玩家带来大量的星币奖励。玩家在游玩过程中将涉足大量行星,如何让行星的名称既深刻又独特,并且能通过名称一眼看出行星的生态特点,是这篇论文要讨论的主题。

 

关键词:无人深空 行星命名 天体分类

 

行星及其卫星是每个恒星系中的主要天体,也是《无人深空》这款游戏中玩家的主要活动场地。如同程序生成无数的恒星系,各个恒星系及其中的行星、卫星天体的名称也都是由程序生成的。尽管自动生成的名称有效地避免了天体之间的名称重复,但是相似度极高的名称却不能给玩家带来良好的认知体验及观感,在降低星系同星系之间的辨识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玩家游玩时的沉浸感。星球的名称应该符合该星球的主要特征,并能够使其具备足够的辨识度,以便增强玩家的视觉体验并便利玩家对于星球信息的获取。因此对星球的命名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考量:一、星球的类型;二、星球的特征;三、星球所处的恒星系。

 

程序生成的名称

一、星球的类型

       天文学家将太阳系中的天体分类为: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然而游戏中并没有像现实太阳系中这样丰富的天体系统,且没有气态行星同类地行星的区别,仅有恒星、类地行星及其卫星组成一个完整的恒星系。

       尽管被简化了的恒星系统更方便我们进行命名,然而可以依据的现实参照缺乏广泛的适用性,尤其是在行星及其卫星的命名上:地球与月球的命名无法直观地展现出行星与卫星的区别;其他行星的卫星也仅仅是以数字加以区分(火卫一、木卫一等)。这种命名方法概括性过强无法展现星球的特点,因而在星系环境更简单的《无人深空》不能很好地适用。

       游戏中的星球命名规则需要更加细节化,以贴合展现星球特点的主题,最重要的是玩家能够直观地获取星球的主要信息。因而我设计的命名规则如下:

       ①行星名称不得超过五个汉字

       ②将一颗行星命名为“甲乙(星球特点)星”则其所有的卫星名称为“甲丙(星球特点)卫”

二、星球的特征

       游戏中的每个星球都有着单一的,且不同于其他同一恒星系行星的生态环境特点,游戏中对于这些生态环境有着多样的描述,如多雨、乐土、植被茂盛、多雾、严寒、放射性等等。然而基于游戏并不大的体量,这些描述按照与玩家的交互效果实际上只分为五大类:①没有效果、②高温伤害、③严寒伤害、④辐射伤害、⑤毒素伤害。按照有无动物存在可以分为:①类地行星,卫星、②异态行星,卫星。

       有些被标为“乐土”的行星,也会有完全不同的交互效果,然而这些影响到玩家建设基地的关键信息不能由玩家在外太空扫描得到。因而,针对星球的生态环境特点来进行命名,对于玩家了解星球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设计的关于五大生态类型以及有无动物的命名规则如下:

(1) 有动物

        ①没有效果,名称第一个字之后必须带有“地”“美”“舒”“玉”“香”“佳”“青”“宜”“希”

        ②高温伤害,名称第一个字之后必须带有“火”“炽”“炎”“辛”“焦”“烘”“燃”“热”“烟”

        ③严寒伤害,名称第一个字之后必须带有“寒”“溟”“冰”“凌”“冽”“凛( lǐn)”“凚( jìn) ”“凓( lì)”“凉”

        ④辐射伤害,名称第一个字之后必须带有“核”“辐”“原”“伽”

        ⑤毒素伤害,名称第一个字之后必须带有“毒”“红”“氯”“芥”“氰”

(2)没有动物,名称第一个字之后必须带有“死”“异”“殊”“鬼”“诡”

 

三、星球所处的恒星系

       如果命名行星,但不能使行星与恒星系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也无法从命名上区分和归纳各个行星,将行星及其卫星的名称同恒星系联系在一起,使得星系在视觉上成为一个整体。我设计的关于恒星系的命名规则如下:

       恒星系命名为“甲乙州星系”

    

中文命名

       通过对星球、星系的命名,增强玩家的信息获取效率,提高玩家的游戏沉浸感。使得《无人深空》中无数的程式化星球也变得生动,命名正如画龙点睛,为游戏注入一丝不多不少的灵魂。


《无人深空》的恒星系、行星及其卫星的命名规则(自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