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的时代并没有结束

近段时间,打zlc和szlc比较多,再来对比alc,这才发现有些东西是一场误会。在打张继科alc之前,我始终觉得alc配蝴蝶涩套差点东西;直到打了alc之中最硬挺的张继科alc之后,这才发现,属于alc的时代还没结束,至少在40+塑料球时代还没有结束。张继科alc配两面蝴蝶涩套的时候,在打透的时候,它甚至是有些zlc和szlc的支撑力在里面的感觉,很硬挺,并不觉得落后于时代。
szlc和zlc虽然弹性比alc更大,也比salc更大,但涩套最终迸发出来的底劲,与纤维的弹性并不完全成正比,而且弹性偏好的往往防守就吃亏,甚至弹性偏好的也更容易吃旋转,这种吃旋转就像是“虚弹”的感觉。虽然在速度上,alc肯定是更弱的,但它的旋转是有优势的,在40+塑料球时代,单纯的速度或者单纯的旋转都很难得分。在速度和旋转的综合表现上,alc其实并不算落后,超级张继科虽然速度有优势,但张继科alc旋转有优势,对我这种喜欢打旋转的来说,张继科alc更适合我的胃口。当然了,有些球友也会喜欢超级张继科的速度。这个其实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就看你喜欢打速度,还是喜欢打旋转,看你近台打速度为主,还是中远台打旋转为主。
众所周知,alc的弹性肯定比zlc,szlc要弱一些,我之前觉得alc过时了,其实是有些放大了zlc和szlc的反手优势。实际上,在打了张继科alc之后,这支alc是最刚猛的alc,它的反手出球速度其实是有些接近zlc和szlc的,手感上甚至也有szlc的那种硬挺支撑感感觉了。之前打的波尔alc,tbs,vis,林高远alc,它们的反手都没有张继科alc这么硬挺,所以确实让我有些误解,以为alc和szlc之间的差距很大。
虽然超级林昀儒确实是最强反手底板,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对手防守较好,用超级林昀儒反手直接冲穿对手的难度也是会明显提升的。虽然超级林昀儒反手极强,但它的正手则没有反手那么的犀利,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找不到完美底板的一个征兆。超级林昀儒的反手,能拧能弹,能打能拉,能吃住球,能加旋转,能打出高速度也能打出高旋转,但是它的正手底劲就不是那么浑厚,正手的旋转就不如alc那么的扎实!超级林昀儒虽然这么犀利,但超级张继科的反手就没有那么的全面,刚猛有余,柔和不足,进攻不是最强,但防守确实偏弹。
波尔zlc确实挺好打,速度相当快,形变也不错,手感挺通透的。但它搭配t05有个大问题,很容易吃旋转,有时候会掉球,在反拉对手强烈旋转的弧圈球的时候。而且在防守的时候,波尔zlc确实也有点偏弹,虽然没有超级张继科那么明显。波尔zlc配d系列应该能改善控球,比如正手d05,反手d80,但配t05确实难打,控球不太好。
蝴蝶现在的内置zlc底板,其实做得是不错,但除了阿波罗尼亚zlc底劲很足,别的几支底劲未必超过外置alc。给我的感觉是,蝴蝶的内置底板主要是做得比较喷一点,这个喷是相对外置alc来说的。中小力量下,外置alc其实并不算弹,而内置zlc反而弹性要好一些。但是当发力增加的时候,外置alc的支撑力其实是很强的,而内置zlc的支撑力其实并不有多大优势。
40+塑料球时代,其实算是器材的混沌时代,就算是szlc和zlc,你也很难说在中近台通过速度一板打穿对手。szlc和zlc的弹性优势,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而且有一说一,弹性不敢做得太大,像超级张继科这种,它弹性是不错,但是防守的时候就有点吃亏,偏弹易出界。你不可能永远抢占先手,现在这个时代,攻防转换是很多的。
无论是快攻还是弧圈球,这个时代都有些混沌,你很难一板打穿或者拉穿对手的。而且很显然的,超级林昀儒其实做得有点靠近alc的弹性的,关于这一点,我是很喜欢,我喜欢打旋转,也喜欢打相持,更喜欢攻防转换。预测樊振东alc应该会做得比张继科alc更硬一些,这样一来,樊振东alc可能就是很接近szlc弹性的alc了。所以目前看来,alc的时代远没有结束,因为攻防转换之间,alc确实是稳中取胜,而szlc是险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