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宅就要多读书丨2020年5月

2020-05-29 21:57 作者:浅间  | 我要投稿

之前发了参加围脖活动打卡的《魔戒》三部曲的阅读记录,然后它居然意外被官方选中送了礼物,目前是收到了文轩和读客寄来的4本书……

一般拿到赠书我会习惯性先看(不给送礼物的人反馈我会觉得过意不去),所以这个月把自己手里看到一半的书看完后,我就先看了这四本(看到现在看完了三本,还有一本《美丽新世界》我很早就买了的,拿到新版在重温,还没看完)。

老实说这几本赠书看名字封面都不是我会去买的类型(单纯和我喜好不一样,并没有批评的意思),所以一开始看的时候还挺忐忑的——不过事实证明,选书的人毕竟是专业的=v=我的担心很多余……

然后除了纸质书,这个月电子书也看挺多的,算是比较努力的一个月了。


本月书单:《自然物语》《燕尾蝶》《时光小旅馆》《坟场之书》《蝙蝠》《血疫》《桐花中路私立协济医院怪谈》

1.《自然物语》【比利时】莫里斯·美特林克

这本作者读的是法学专业,毕业之后却放弃成为律师转向了写作。然后因为剧作成了诺贝尔奖得主,却因为自然读物被我买回来了——缘,妙不可言……

一开始我是当自然读物买的,然后看了几页满脑子都是问号……看完一章我就放弃初衷把它当文学作品看了——嗯……好多了……

 

这本书里包括了《花的智慧》和《蜜蜂的生活》,虽然当然也带了自然科学的内容,但是整体看起来我觉得更像散文诗样的文学作品(你们看看摘抄应该就懂了)。

文辞非常优美,感情也很丰沛,但是关于我真正想了解的自然科普知识却显得特别朦胧……

我只能说作为优美的文学作品来看它还是可以看一看的,但是千万别抱着学习科学知识的心态来。


2.《燕尾蝶》【日】岩井俊二

某个周末下午在家闲着没什么事儿,不想啃难啃的书,只想单纯休闲一下——于是就把从二手书店随手淘的《燕尾蝶》翻出来,一个下午看完了。

这本是我高中大学时候流行的书了,当时听人说得多,大概的情节都知道了,连固力果这个名字都记住了,但自己却没真的把书或电影找来看一看——反而是30岁了才打开应该在18岁看的书,感觉挺微妙的。

 

作者本身就是导演,这本作为小说来说其实有点单薄,但是作为剧本前身来看倒是挺好的——故事完整性和情节起伏都很好,群像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整个故事也有很好的立意——对不起看的时候其实是很开心的,但是看完分析不知道为啥我就只能从这个角度看它了XDDD。

 

不过,看着这一群虚构的“圆盗”在虚构的“圆都”演绎这样一个虚构故事的时候,明明苦难多多,却会让人变得很喜欢这个世界。

最底层的人物也怀抱着自己的梦想和期待,并且相互扶持着勇敢乐观地面对命运送到眼前的悲喜,就很动人。

 

PS:非常喜欢男主(?)在垃圾场开的小店的命名和经营方式,非常喜欢。

 

以上两本是自己看的书,下面是活动赠书。

 

3.来自读客的《时光小旅馆》【美】杰米·福特

这本的作者是美国华裔的孩子,作者的父亲亲历了二战时期的美国,他则从小亲身经历了异国异地,身为异族却并没有异族身份认知的体验。

这本书是作者结合父亲讲述的时代背景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出来的,双线结构,一条线讲身为中国人的“父亲”和身为日本人的“她”,如何在二战背景下相识相知相爱,最后却错失彼此;一条线讲年老的“父亲”如何在失去妻子之后面对自己的儿子以及他选择的白人爱人,并在两人的帮助下与曾经的少女重逢——虽然故事线索的双线都很简单,但因为时代背景很特殊、心理又很真实,读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4.同样来自读客的《坟场之书》【美】尼尔·盖曼

这本我一开始以为是克苏鲁那种恐怖故事,看了一点点之后我以为是个撇脚的中二故事,再往下看我一脸问号地想这怕不是个儿童文学——最后看完了,对不起,这是本挺好的书。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和生死的,可以和孩子分享阅读的故事——说是给孩子的书也无不可。一条主线牵出一连串的小章节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从被人追杀而来到坟场,再在各位鬼魂和监护者的守护下长大到足以离开坟场。

他在这里懂得了亲情与爱情,懂得了勇敢和收敛,结交到了朋友、老师、亲人,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冒险,可以一段段分开来阅读,很容易看下去。

大概因为作者本身是个父亲吧,故事里养育者和孩子一路的互动都非常真挚且动人。虽然披着英雄奇幻故事的外壳,但我更愿意把它看做一本成长丛书。

是大人会觉得精彩,也能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的作品。

 

5.来自文轩的《蝙蝠》【挪威】尤·奈斯博

先容我吐槽一句——赠书的时候送一套系列的第一本什么的,一方面觉得如果好看的话就拓展了新领域,真棒啊,一方面也觉得……这个用心是不是太“险恶”了XDDD。

类别是我喜欢的推理刑侦类,剧情的爆点也很多,一路看下来波澜起伏,有爱情有刺激有颓废有失去,黄暴警告的内容都有,案件也一波三折得特别符合电影叙事,甚至连种族配备都是搭配合理的——感觉与其说是适合改变成影视剧本的畅销书,倒不如说,我会觉得作者写这本书就是冲着卖出剧本改编权去的。

前面大半部分我觉得除了案情发展有点慢,都还不错,不过最后的结尾,有点落入俗套了……如果我是个不怎么看书的人大概我会觉得这本很不错——但是对不起,我喜欢劳伦斯很多很多年了——哪怕是畅销书,真正的大佬看多了口味也会变高啊……

 

不过书里出现了一首谋杀相关的歌,前段时间刚好一个同样喜欢推理的码字小伙伴正好给我推荐过,《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我还挺喜欢的。


《美丽新世界》还没看完……下个月吧……


 6.电子书丨血疫

之前参加一个赠书活动,想要这本但是缺货,于是选了《鼠疫》。上个月看完《鼠疫》觉得还是有点想看看这本,于是找了电子书看。

怎么说呢……看这书的那段时间我心情其实不太好,复工一直延期、画画没啥进步、码字的小伙伴有几个都遇到难事,微博打开每次都各种神奇迷惑现实,于是有点消沉。

结果看完这本,颇有点以毒攻毒的意思,我觉得我真的好了——操那么些用不上的心有什么意义,能一家人好好活着就是幸运了囧。

是本详细讲埃博拉病毒故事的书,因为是故事化的写作所以读起来很轻松——不过病毒的可怕历历在目,想到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会经历这样的真实的恐怖故事——当然,就不会让任何人感觉到轻松了……


7.电子书丨桐花中路私立协济医院怪谈

这本五一前在微博看到有人推荐,朋友给我发了TXT,我开心地想,五一假期就靠它打发了——然后回老家的路上看了一会儿,晚上到家看了一会儿——我就看完了???

就……当个惊悚小故事来看还是可以的,深究逻辑不行,更像一个贴吧连载帖子的感觉——对不起,它对我来说真的有点短,除了看懂了简单的主线,体验了一下还行的支线,我什么滋味都没有品出来……


摘录丨拾遗

 

《自然物语》:

1.花卉集中体现了植物向光和渴望被理解的努力。

2.从黑暗之根到衔华佩实的黎明之花,这期间所积攒的生死不渝的信念力量,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奇观。

3.只有那些虽然研究过自然却浅尝即止的人才会断言,自然百无一失。

4.对于这个世界,我们姗姗来迟,不过是发现了早已存在的事物,像个懵懂的孩子一样行走在其他生命早已走过的路上。

5.所有天赋都存在于物种、生命和自然之中,而个体则愚不可及。只有人类之中才确实存在着两种智慧之间的真正竞争,存在着一种越来越精确、越来越活跃的争取均衡的趋势。

6.在生死攸关的斗争中,地球抑或是整个世界的智慧,和人类的行为表现得相差无几。……摸索、观望、迟疑,反复自我纠正。

7.蜂房赋予鲜花、寂静、空气的芬芳以及阳光普照以新的意义,人类好像非常贴近自然的节日氛围,满足于在这种光芒四射的十字路口休憩。

8.其他的生物可能拥有迥异于我们的智慧,由此产生的结果也会大为不同,但是这并不表明别的生物比我们卑微。

9.当自然处心积虑地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她就会时不时地赋予生物一种盲目的幸福感。

10.头脑简单的动物总是有一些好运气,在智者骨化形销的地方,它们却能得到救世主的眷顾。

11.人类向来如此,除了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引领我们更进一步。

12.相比于智慧来说,人们更需要好奇心。

13.倘若没有蜜蜂的拜访,十多万种植物早已不复存在。

14.人类生老病死,世代相袭,在自然思想史上,也不过一秒钟而已。

 

《燕尾蝶》:

1.我一定是连对自己也撒着谎活着。

2.火的“青空旧货商场”和“月下酒家”。

3.不管谁的意见合理,对我来说,只要知道结论就可以了。只有这个结论才会决定我未来的命运。


《时光小旅馆》:

1.前言:我努力想写出流行的东西,而非个人化的东西,结果一败涂地。

2.前言:他(父亲)的成长,伴随着中日之间种种冲突的回声,而他所在的城市,大部分的白人却认为:“他们看上去长得都差不多。”

3.我一直努力着不要活在过去里,可谁知道呢,有时候,是过去活在了我身上。

4.日子一晃,往往就变成了年头。

5.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不是对与错之间的抉择,而是好与最好之间的抉择。


《坟场之书》

1.你原本有时间,而现在,你只有时限。

2.对人类来说,绝对安全的地方只有一处,而只有经历人生百态,看一切都云淡风轻后,你才能到那里去。

3.后记:艺术是双向的交流,作者写下故事,赋予故事特定的含义;读者将这个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对其有了和作者的本意不同的理解。


《蝙蝠》

1.我们总是无法为自己在生命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2.我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拥有这些,却还是变成这副模样。

3.你之前走过的人生全写在你自己身上,写给那些读得懂的人。


End.

人宅就要多读书丨2020年5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