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这样当父母的
01
2020年年底,钟美美参加了一档脱口秀综艺。
这档节目里,李诚儒和他一起,再现了与郭敬明互怼的场面。

比起钟美美过去的模仿视频,这段表演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钟美美在后台被一群来自北大、哥大的学霸们追着问“这还能考上大学吗?”的互动,还是吸引了观众们的关注。

2020年5月,钟美美因为模仿班主任的短视频突然走红网络。在视频中,他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场景下班主任的语气和姿态。
流量的涌入让钟美美得到了关注,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评价。
考虑到相关影响,他的父母选择隐藏视频。

但爆红带来的关注已经不可避免影响到他。
不少经纪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甚至开出三年一千五百万的高价合约,附赠北京朝阳一套房。

钟美美和母亲沟通过,但母亲对此很平静,她说,“你这是被金钱蛊惑了”。
母亲的清醒,让钟美美选择理智,他放弃了签约,表示还是要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上。
同时他逐渐降低产出,不再过多出现在公众视野。
他被快节奏的流量冲击到大众面前,自己往往还没意识到被关注后会收获怎样不同的人生,就已经需要面对充满诱惑的选择。
这无疑是可怕的。
而现在的网络上,他这般的儿童网红其实很多。
02
张爱玲说过的“出名要趁早”,在现代越来越明显地应验到了这些网红小朋友身上。
之前有个叫天天小朋友的小孩,因为模仿李佳琦带货而走红,一时吸粉无数。
他的视频沿用了李佳琦的经典开场白,“你们的魔鬼又来咯”,并化用介绍口红的方式,来介绍字典、尺子等身边常见的学习工具,笑果十足。

连李佳琦都忍不住关注他,还及时以购买教辅的“报复方式”进行回复。
还有裴佳欣,微博粉丝数近200万,抖音粉丝更多,日常会拍摄平面广告、走秀、参加时尚活动、拍戏。

她最初是童模出道,之前有组照片在微博上疯狂刷屏,照片里的裴佳欣轻松驾驭各种风格的服装,可乖巧可时尚,靠长相圈粉无数。
2017年受邀参加《天天向上》,被王思聪关注过。

后来接拍了不少电视剧,转型做演员。
还有《爸爸去哪儿》第五季的小山竹纪美伊。

日常会拍摄短视频,视频里的小山竹是个古灵精怪的“小戏精”,非常可爱。

还有童模沈佳昕。

她最初被大众关注,是因为妈妈给她拍过一组照片,让很多人争着当头像。

后来,她和哥哥一起参加《我们长大了》,乖巧懂事,还会鼓励哥哥,越发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除开这些已经走到大众面前的儿童网红们,在某些短视频平台上,还有很多小网红没有打破圈层,但已然积累起垂直而精准的粉丝流量。
“王朵朵小吃货吖”的日常是吃播,总能看到她吃各种汉堡、烧烤、雪糕。每条视频都能平稳保持几万的播放量。在她的评论区,很多人说看她吃饭很享受,让自己胃口也变好了。

国外同样有很多这种儿童网红。
凭借表情包走红的“假笑男孩”Gavin Thomas,还被邀请去参加超级碗直播。

和他类似的还有韩国小姑娘权律二,不少人的微信里应该都有她各种可爱又搞怪的表情包吧。

前两年,权律二开通了微博,网友积极关注,第一条微博就获得了十几万点赞。

此外还有双胞胎姐妹秀雅和秀智,常常通过vlog分享吃播和日常,在油管上的订阅量非常可观。

另一位小网红李宝蓝,在油管上分享家庭日常和玩具体验类视频,最高播放量有5.7亿。

曾经被报道耗资五千万在首尔买下豪宅。

还有以摄影师身份走红的Hawkeye Huey,在INS上拥有大量粉丝,5岁时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还出版了自己的影集。

03
“广告3B原则”称,Beauty(美女)、Beast(动物)和Baby(婴儿)符合人类关注自身生命的天性,最容易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和喜欢。
这似乎能说明儿童为什么更容易走红。
在这些孩子们的评论区,我们也不难看出端倪。
可爱、治愈是其中最常见的形容词。
很多人都表示,他们在关注这些小孩时,最享受他们的单纯天真,那是成年人社会中很难长期葆有的,因此会让人觉得治愈。
成年人的生活压力太大了,谁不愿意在辛苦一天后,看几眼可爱的小宝贝缓解内心的疲惫呢?
而小孩们下意识的一些行为,会让人觉得自然又有趣,那种本真的纯粹是最吸引人的。
之前井喷的亲子综艺也是证明。
现在,儿童网红逐渐变成了一个产业,越来越多成年人看上其中的市场,想要来分一杯羹,但同时,诸多问题暴露出来。
1)没有童年的小孩
这些被曝光在大众视线中的儿童网红们,小的三四岁,大的也不过十来岁。
我自己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基本除了上学就知道傻玩。而这些孩子们不仅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童年时光,还需要不断面对镜头与关注,甚至被迫接受网络上不知名的恶意与揣测。
他们早已失去了童年。
钟美美是幸运而清醒的。他的家长一直在给予合适的引导,帮助他进行判断和选择。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这样的引导。
参加过《爸爸去哪儿》第四季的阿拉蕾,从小就忙着拍电影、拍广告、参加综艺,几乎没有和同龄人相处的时间。
她的同龄人在休息、玩耍、和父母撒娇的时候,她在工作、工作、工作,远超过了合理的工作强度,有一次她在综艺里露营,说“好难这样有时间”。

“假笑男孩”走红以后,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各地赶行程:拍杂志、上综艺、拍广告、代言品牌、拍视频、开直播。
最初,他的“假笑”是不知所措时的自然流露;后来则变成了面对人群、镜头时的刻意为之;当人群散去、镜头移开,他似乎已经不会真正地笑了。
他成为表情包的“傀儡”。

儿童网红被关注,通常是源于他们的纯真、可爱,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暴露在公众视线里的孩子们,被大量的关注和评论刺激着,慢慢变了模样。
很多视频里,他们刻意模仿成年人的样子。
凭借可爱表情包走红的权律二,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ASMR吃播博主。
ASMR吃播需要将咀嚼、吞咽的声音录制下来,再加以制作。有些人会听这类声音解压、助眠。
在权律二的视频,最常见的画面就是她食用各类蛋糕、炸鸡,再用标准化的语气说好好吃呀的样子。

很多网友在看过她的这些视频都觉得成熟、不自然、油腻,看起来不快乐也不自愿。
或许这就是过早接触到成年人世界的弊端。
他们失去了童年时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疲惫、麻木、茫然、无措,只能被关注的目光推着继续往前。他们思考更多的是什么样子会被人喜欢,而不是自己喜欢什么样子。
另一方面,他们本身还没来及建立起完善、合理、守序的世界观,就被拉扯进入复杂的社会关系,显然无法拥有正确的判断,但已经潜移默化地灌输了某些思想,认为自己正走在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
但事实上,这真的是正确的路吗?他们无从判断,家长也没有及时引导。
2)热衷啃小的家长
显而易见,儿童网红虽然红的是儿童,但背后的策划、拍摄都少不了家长的精心安排。
去年有条新闻,讲一个叫佩琪的3岁小女孩当吃播,被爸妈喂到了70斤。

小佩琪的吃播视频标题无一例外,充斥着类似“马上突破100斤”的字眼,显然是家长故意为之。

之前的某段视频中,小佩琪不断表示抗拒,说“别弄了别弄了”,但家长没有停止,还坚持把盘子加满。

家长甚至还在评论里直接表示,爸爸不赚钱。言下之意就是确实把孩子当成了赚钱工具。

当时有很多网友都在提醒家长,孩子的体重已经远超出正常标准,希望能带去医院好好检查,但家长对此视而不见,并持续拍摄吃播视频,还在不断以喂胖和100斤做噱头,把孩子置于危险之中。
很难想象这是为人父母的所作所为。
这一事件最终以封号告终,但并不意味着类似的行为会就此停止。
这种家长似乎从来都不爱孩子,只把孩子当成赚钱工具。他们做选择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利益,而不是孩子们的情绪与感受。
他们想方设法博取眼光和流量,所以策划出各种奇葩、低俗、无下限的内容。
因此会出现这种小孩活吃大章鱼的视频,让观看者大为吃惊。

秀智秀雅的这段吃播视频播出后,不少网友公开表示抗议,最后以其父亲公开道歉而告一段落。
也有粉丝表示,曾经在路上遇见过这对孩子,看上去很辛苦,家长却还是一直在拍个不停。

而在李宝蓝的视频里,还出现过开车上马路、从父亲钱包里偷钱、假装不小心怀孕等内容。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孩子能自己独立策划出这样猎奇的内容,背后少不了父母的手笔。

该类视频发出后,她的父母被告上了法庭,最终公开道歉,并删除相关内容。

这种家长啃小的行为,并不只存在于儿童网红领域,还涉及到童模领域。巧的是,很多儿童网红正是童模出生,被意外关注后才走红。
之前有新闻讲,小童模不想拍摄被家长踢踹。

尽管家长事后解释是自己一时控制不住情绪,但看看这个踢踹的动作,实在是过于狠心了。

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位家长其实经常打孩子。

通过另一段影像也看得出来,孩子本来注意力在别的地方,但被打以后,开始下意识微笑、摆手、做动作,看起来是“习惯了”。

后来有记者上门采访,问孩子喜不喜欢拍照,孩子直接表示“不喜欢”。

在查看相关报道时,不难发现,这种情况在童模基地非常普遍,大部分小孩都是在家长要求下进行工作的,不听话就会被打。

这些童模们的工作时长普遍在八小时,但因为孩子们注意力很难集中这么久,所以拍到深夜十一二点也是常有的事情,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


而且因为服装行业会领先季节,所以孩子们常常需要在冬天拍夏装,在夏天拍冬装,之前就有新闻拍到过孩子为了避暑抱住栏杆的画面。


但由于收入可观,很多家长还是会让孩子从事这一行,甚至会推迟上学时间,或者让孩子长慢一点,因为个子长太快的话,就没法继续当童模了。
这些家长们,美名其曰是孩子的监护人,却似乎只想享受孩子带来的福利,不履行应尽的义务。
当然也有人说,有些孩子本身是享受这样的过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想放弃休息、放弃睡眠、放弃娱乐,把所有时间都花费这些事情上;也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没有负担地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这些,而完全不去替孩子们着想。
3)不怀好意的窥探者
儿童网红产业蓬勃发展,很多家长试图参与其中,同时有人利用这种心理,布下骗局。利用签约、捧红等说法骗取高额培训费的新闻屡见不鲜。
更让人不齿的是,有人趁机诱骗孩子拍摄裸照或视频,并售卖获利。
前几年就有这样的新闻,有人以招募淘宝儿童模特为借口,对儿童进行猥亵行为,并多次拍摄照片、视频,进行售卖,最终被曝光、拘留。

但在暗处,类似的事情未曾真正停止过。
那些主动寻找机会,想要让孩子当童模、当网红的家长,更是直接把孩子推到了这些恶人手中。
04
在我看来,儿童网红暴露出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归结于家长和小孩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家长究竟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灌输给孩子怎样的价值观。
有些家长们很清醒,比如钟美美的父母,尽管他们让孩子自己选择,但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手干预,对孩子进行保护,避免过多的风波。
更多的家长,并不了解其中的度在哪里,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做父母,比如小佩琪的家长,他们似乎只把孩子当做是玩具、工具。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问“父母是爱子女这个身份还是子女本人啊”。

在帖子的评论里,很多人都选择前者。

在他们的生长环境下,家长好像把过分的负担与期待放在小孩身上,却忽略了小孩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认为家长们只是需要一个优秀、听话、让他们有面子的孩子,而孩子本身并不重要。
会让孩子们有这样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失败。至少父母并没有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爱,只觉得自己无关紧要,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具。
我不知道这些小网红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可以看出来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确实是按照家长的计划和安排,扮演出会受欢迎的样子,换来流量、赞美,以及金钱。
但孩子们本不该承担这些。
这让我想起一部美剧《恶行》,讲述的就是一个母亲通过给女儿编造“人设”谋求心理慰藉、换取利益的故事。

在别人眼中,Gypsy是个可怜的孩子,身患白血病、哮喘,因脑损伤失智,无法站立,只能坐在轮椅上,而她的母亲Dee Dee Blanchard,为了照顾她,历经艰苦,还曾经无家可归。

但某一天,Gypsy杀死了她的母亲。
因为她其实是个健康人,但多年来一直被母亲虐待、洗脑,自以为自己不正常、不健康。
她最终选择了反抗,用最彻底的方式。
这部作品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真实世界里的Gypsy,从3岁起,就被母亲强制服用各种药物、用呼吸机睡觉,给她洗脑。后来还强制剃光她的头发、被迫让她接受不需要的手术,甚至拔光她的牙齿。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母亲对女儿有病态的控制欲,她希望掌控女儿的一切,并通过给女儿创造出的各种疾病博得社会同情,赚取钱财。

在很长一段时间,女儿其实都不知道母亲这样的行为是有问题的,因为她从小就被母亲灌输了错误的观点,认为母亲的所作所为是爱的表现。
尽管有如此猎奇的案例存在,但请相信,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
在很多家长渴望把孩子推进镁光灯下,接受万众关注的同时,也有不少家长相当抗拒让孩子暴露在互联网世界里,他们选择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说到底,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永远是个复杂的议题,谁也无法给出正确答案,但至少家长们需要知道,孩子是鲜活的、会有情绪的人,而不是家长们的所有物。
最后还是建议家长们都读读这首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