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穿汉服不怕捂出痱子?!
夏天穿汉服不怕捂出痱子?!
图文来自:北京汉服协会(筹)
特别声明:本号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均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这是梦玥问答专栏的
第5期
汉北娘在日常工作、群内交流、后台留言看过很多提问。部分问题也让作为汉服“老司机”的汉北娘出乎意料。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无可辩驳的思想,成为了新的问题。这并非作为“老司机”高高在上的一种表态,同袍们开始穿汉服时代不同,接收到的信息、形成的理念不同是自然的事情,而作为一个社团,汉北娘非常在意新老同袍们对汉服及汉服运动有哪些问题,因此开设问答专栏,欢迎大家多多提问。
提问
Qustions
&
解答
Answers
Q1
夏天穿汉服?难道不热吗?
衣服要应季穿着,夏天穿夏季的衣服,冬天穿冬天的衣服,春秋穿春秋的衣服,这是常识。作为一种文化门类,汉族传统服饰体系也分春夏秋冬装,夏天不会热死人,冬天也不会冻死人。
那么会有“唐宋不过冬天”“明朝不过夏天”的说法?就是因为刻板印象造成的。
如何选择应季的服饰比如说夏天穿的汉服,简单地说,掌握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款式。比如夏装,就选择浅交领、袒领、抹胸、半臂、旋裙、褙子、对襟短衫等。
2、注意层次搭配穿着。在炎炎夏日,只需要穿一层就可以了,不必多层叠穿,也可以选择外搭一件长袖短衫,做防晒服穿用,在空调房内也避免着凉。
3、选择合适的面料。一般来说,双层挂里的厚呢料用于冬装,而轻薄透气的真丝则用于夏装。如果面料足够亲肤舒爽,即便是长袖也不会感到闷热。
最后,如果非要在夏天穿上层层叠叠的大袖礼服,面料也多是较为硬质的化纤,那么当然无法散热。这就好比,明明有短袖衬衫可以穿,你非要去穿呢料西装,然后吐槽说西式服装热死人一个道理。
A
Q2
怎么理解现在有的商家做的“传统服饰”?
一般来说,传统服饰,是指古代存在过的服饰。那么在古代存在过的服饰就一定是今天我们值得传承的服饰吗?换句话说,古代所有存在过的服饰,简称为古装,我们都需要传承和复兴吗?都可以叫做“传统服饰”吗?恐怕这里要打一个问号。
传统服饰的重点在于“传统”,根据陈来的《守望传统的价值》阐述,指“世代相传的精神、风俗、艺术、制度等”。这里的“世代相传”,存在着两种理解,第一种是器物层面的连续性;第二种是精神层面的连续性。器物常常反映精神层面,但是也常常不能反映精神层面,两者不是绝对捆绑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一个民族的器物文化往往承载和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但是也存在着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一个民族的器物文化被异化了,不能承载和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因此,“传统服饰”最基本的内涵应该是“反映世代相传的精神、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服饰”,而不是简单地“古代存在过”“有传世文物”,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服饰”。
A
Q3
跟文物不一样的是改良汉服吗?
“改良”这个词汇,蕴含的潜台词是从“不良”改为“良”。汉服这个服饰体系分为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
古代的汉服适合古代的社会背景,是“良”的;现代的汉服适应现代的社会背景,也是“良”的,不存在“不良”的问题,也就无从谈“改良”。现代汉服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与其它文化种类有着交集和重叠之处,因此允许有过渡地带存在,不应该存有非此即彼的绝对区隔。
现代汉服体系包含汉式时装,汉式时装是指为适应日常生活所设计的汉服,与汉服的本质必须一致,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剪裁、中缝对称、不破肩线、相交尚右等传统制衣理念,但可以长短宽窄花色装饰调整;汉元素时装是指在西式服饰的基础上,采用了汉服元素的服饰类别。它们不能叫“改良”汉服,只是不同服饰体系的服饰而已。
这个问题实际上说的是,如何看待与文物不一样的“改变”。现代汉服还在实践摸索中,体系和标准都在建设中,文物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但文物不是唯一的标准、至上的标准。因此,与文物一样的,不一定是汉服;而与文物不一样的,不一定不是汉服。
A
Q4
老看见反对汉服的人怼:古代人都穿开裆裤,你们穿汉服怎么不穿开裆裤?怎么办?
在中国古代,人们无论穿什么里面都要穿裤子的。所谓的“开裆裤”,在古代叫做“袴”。中国古代的“袴”,是平面剪裁的,跟立体裁剪的“开裆裤”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平面剪裁的“袴”,虽然平摊展开,腰部是分离开口的,但是腰围肥大,布料面积远大于人体骻部面积,穿上后交叠在一起,是不会露出下体的;立体裁剪的开裆裤,是贴合人体曲线的裁片拼缝在一起,没有多余的布料,自然是露出下体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不管是裈、还是袴,不管是胫衣还是套裤,都是古人丰富多彩裤装文化中的一种组成部分,就像我们今天要同时穿内裤、秋裤、外裤,有时还要穿长筒袜一样,都是组合穿戴的,从来不会单独穿一种裤装就出门。那么古人也是一样,他们是同时穿裈和袴,层叠穿戴已经足以遮蔽下体了,并不存在古人不穿裤子,更不存在古人只穿开裆裤,要靠深衣或长裙来遮羞的问题。如果仅仅看到一件古代的所谓“开裆裤”,就开始“科普”说古人“真空上阵”,那明显是以偏概全了。
A
Q5
为什么说平面剪裁是汉服的标准之一,那么平面剪裁的都是汉服吗?
平面剪裁是汉服体系的必要条件之一,不是充要条件。平面剪裁是汉服体系与西方服饰体系区别的标准之一。除了平面剪裁,还有二次成型。所谓二次成型,即汉服不是一个简单的所见即所得的衣服,穿着在身上体现出来的效果不一定要靠剪裁来实现,可以结合人体的自然角度和不同的穿着方式获得一个新的效果。其中,主流的做法是通过内外衽交叠来达到二次成型的效果。比如胸部丰满或者胖一点,就把内衽的系带松一点,如果想要把领口收窄则将内衽的系带系紧一点。一片式围合裙子和开口的袴也是同样原理,较为包容体型的变化。
其它平面剪裁的服饰体系却不是二次成型的,比如清装,基本上没有内衽,前襟闭合靠盘扣,盘扣的位置是固定的,无法直接通过穿着来调整胖瘦。
A
答者张梦玥,2005年发表《汉服略考》,第一次给“汉服”进行书面和学术的定义,《从“汉服”到“华服”》作者之一,研究方向为汉服理论。近日在“汉服广东汉粤”公众号开设“梦玥专栏”,系统和深入地阐述观点、辨析热点,想要深入了解汉服文化的朋友可以关注。另外在线答疑的直播活动也在筹备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