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玩法】三国演弈之赤壁大战棋玩法介绍(邻家默小七版)
设定背景:公元208年爆发的赤壁之战。
设定原理:魏国全部子力对吴蜀各一半兵力以及其他汉末诸侯势力,吴占据江东,蜀占据江南,魏国统治整个江北。
设定原则:虽然棋盘变了,但仍要尽可能的紧密贴合标准官规。
1.前提准备:附有象棋玩法的三国演弈棋实体棋。
2.棋子选取:魏16枚棋子全部上场,吴蜀各选取8枚棋子,分别是君主、士、相、车、马、炮、双兵,东汉去掉三车一炮,留一枚汉。
3.布局:如下图,魏为一方,吴蜀为一方【参考标准三国演弈棋的联盟规则】;魏16枚棋子布局同普通象棋,吴蜀的布局以蜀在左、吴在右布置,车马炮相双兵按普通象棋布置,蜀放在左下士角,蜀士放在左上士角,吴放在右下士角,吴士放在右上士角,汉放在中兵位,当一个兵使用,归吴蜀两方控制(不可连走)。

4.走棋顺序:魏先走,蜀其次,吴最后,依然采用三国演弈棋的被将先走规则。
5.胜负规则:魏须把吴蜀两方的君主都灭掉才是胜利,吴蜀联盟只要联手灭掉魏即为胜,并且对局结束,吴蜀不需要继续对战。(类似斗地主)吴蜀联盟其中一方被魏将死,其残余子力去除,剩余一方继续和魏作战。(取消收编规则)
6.棋子走法:同标准三国演弈棋,本方河界即国境线。
7.其他设定:
a.各方兵种对应人物均遵循官方设定。
b.棋盘城池设定参考标准三国演弈棋的吴魏两方,河界为长江。
8.对局回合设定:对局开始于公元208年7月初(曹魏大军开始南下的时候),每10回合对应1个月。
9.特殊情况处理:


10.积分制:魏胜得2分,联盟方胜则吴蜀各得1分,负不得分,和棋魏1分吴蜀各0.5分。

【重磅!趣味玩法!20230406邻家默小七首创!】
三国演弈阴阳棋!三国演弈×赤壁大战棋!拓展玩法的再拓展!1~6人皆可弈三国!



如上图,该玩法将魏蜀吴三方各去掉一个中兵,然后各再加一枚君主,分裂成兵力相等的两个派系。其布局就和没有公共子的赤壁大战棋是一样的。【友情提示:该玩法最好采用升级版贴纸的版本,即第13~15版。】
棋子正面朝上为阳,代号1,指代阵营的右翼;
棋子贴纸朝上为阴,代号2,指代阵营的左翼。
该玩法可1~6人玩。但是规则复杂的多!
如上图,该玩法有三个布局模式可供参考。
原阵营分裂但不分家——吴1吴2、魏1魏2、蜀1蜀2。
原阵营分裂,但左翼(2)叛逃至上家——吴1魏2、魏1蜀2、蜀1吴2。
原阵营分裂,但右翼(1)叛逃至下家——吴2蜀1、魏2吴1、蜀2魏1。
这三种模式下,在一个阵营的是默认合作的2个派系,称之为伙伴。类似于三国演弈棋的联盟,规则也类似,即不能互相吃子与将军,禁止因自己走棋导致伙伴无子可动。
三大阵营各2个派系,对战模式为2vs2vs2。
在第二、三种布局模式下,可能会出现蜀子吃蜀子的乌龙局面,而且还要牢记自己的伙伴是谁。
1.棋子走法:均同标准版三国演弈棋,取消君主不可见面的限制。
2.走棋顺序:位于东吴阵营的两个派系先行,左先右后,逆时针每个派系一步。
有被将先走规则,一旦有一个派系的君主被将,就要轮到被将的一方走棋,若同时有2个以上派系同时被将,则按正常走棋顺序解将。
3.杀汉与结盟:任何一个派系都可以派自己的馬把汉杀掉,称之为杀汉。杀汉后,汉三車一炮被激活加入这一阵营之中,作为该阵营两个派系的公共子,任何一个公共子不能连走2步。其余两个阵营4个派系结为同盟,不能互相吃子、将军,不能因为自己走棋导致盟军任意一个派系无子可动。
同样的,任何一个派系都可以派自己的馬与任何一个阵营联盟,不管对方同意与否,只要馬踏结盟点即结盟成立,踩自己阵营的联盟点无效。同时汉三車一炮自动激活加入未结盟的阵营。
4.兵力收编:一个派系将死敌对派系的君主以后,收编这个君主同颜色的棋子,称之为策反。若是借其他派系的棋子将死,则要看最终是谁能吃掉被将死的君主,若多个派系都可以吃到,则以当前回合者优先。
另外,收编则是谁灭的谁收编,不能算公共子。【古语讲“亲兄弟明算账”。】
若拥汉方阵营其中一个派系被灭,则只收编他本部的兵力,汉方棋子归拥汉方阵营剩余的一个派系指挥。比如说,魏1魏2拥汉,吴1灭了魏1,魏2继续拥汉,汉棋子如果还在,都是魏2的。可这时蜀1灭了魏2,则魏2的棋子包括汉的棋子都是蜀1的,不是蜀1蜀2的公共子。
这个收编规则也是考验同阵营的两个派系的。因为一旦“伙伴”被收编,立马朋友变敌人。
5.胜败判定:同一阵营的2个派系都被灭掉才算彻底失败。如果消灭其他两个阵营的同时自己阵营的两个派系还都在,则算本阵营直接胜利,不用再对决。
6.积分制、棋谱记录、人物:均同标准版三国演弈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