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谈杂记:心理问题的本质。

2023-02-12 13:50 作者:锁骨虾  | 我要投稿

闲谈杂记:心理问题的本质。

心理问题的本质是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足。

很多人都是受到小时候的事件刺激导致的心理问题。

其实跟家庭与教育环境主次上并不一定有关。

主要还是个体的自我心理承受的忍耐度上与自我有无心理反抗的强度有关。


不同的境遇,不同的轨迹,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个体感悟。

最后塑造出不同的精彩世界。

无法在主观上就明确的去给予定义,也无法在客观上就否决他们的所有努力。

我们只能遇到一个就解决一个可能的问题。

可能他们并不需要我们这么的懂他们。

他们也可能只是需要一个树洞去发发牢骚。


当你可以自我转化外在因素,做自己的假想敌预演,进行内心反抗时,一切的心理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而最好的假想敌素材来源就是现在已有的影视,小说等。


影视可以为你的成长提供案例,试题。

这样就有了一些比较直观的映像,去规避,认知,书本里所没有画面直观。

一开始你会比较沉迷无脑的,热血沸腾的,激爽类小说,但看得多了也就没意思了。

这时候就开始去搜寻一些有意思的,可以诱发自己深层思考的小说或读物。

这会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个有趣的过程。

部分小说中,有着作者的个人理解,理想化的经历与不理想化的经历,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各种经历事件,看起来合理与不合理。

还有很多关于为人处世之道也尽显于此。

这些都是名人名言名书里所并一定有的。

它们的语录大多数都缺少实际案例的衬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深度。

并不能成为解惑的依据根本。

还有的一些,并不一定是浅显的教你明白道理,反还会回加深你对一些道理的复杂理解。

而部分小说里的剧情构思,作者思想,人文地貌,处事手段,见闻等。

都是可以丰富你的阅历,因为看名人列传而产生疑惑就可以在此中寻求部分答案。

不管是否理想,至少是种比较直观的可能。

而对于一些道理的应用,就可以像公式一样,直接套用于故事里,从而反馈到你的心里,从而加速你的成长。

然后就是在现实中小心的求证就好。

至于怎么分辨各类小说题材。

这就是你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意愿的,长时间磨合了。

不同人喜好不同,相应的对于各种问题的处理也不同。

那么想要简单的适应于自己的理解,简单的理解透彻,这就需要你大量复杂的先接纳一些事物,当你习惯了某一日常也就不觉得有多复杂了。


在看影视,小说之前,你不会有,它们是别人的观点的意识。

对于自己也不过是当成无聊时的调剂品。

但看得多了后,其中的一些道理与映射关系,就潜移默化的开始进入心灵,开始了一场蜕变之旅。

有了这些直观映像的图文字矛。

慢慢的,自己主观臆想的世界就有了不一样的变化,自己的思维思考方式也迎来的突破的变革。

然后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契机。

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你的内心是不会认为自己会改变的,但质变的时候就迎来了一些转变。

然后你开始了一场自我矛盾,自我辩解,类悟道的状态。

这个状态,你会较长时间的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并一定程度的忽略周围的事物影响。

并比较坚定的沉迷。

这时候,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使用显现出来的矛盾感,做自我的矛盾激化处理。

慢慢的,使用人本身就有的多思多疑去做自我的辩证。

然后使用看到的,学习到的,理解构思到的一切幻想,去攻击与防御,在自我中认为的可能有点扭曲的世界里,寻求生存的野望。


可能你的求生欲并不强烈,那就把这个质变的过程当做一场游戏吧。

这个过程很玄妙,同时也很危险。

你会在各种量化显现的观点思想中来回摇摆。

你并不一定需要极端的认同某一观点,你只需要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的就行了,然后在各种思想观点中反复横跳,最后选择某一自认为可以接受的,去恒久修持就行。

修持的时候你就进入了另一个游戏。

一个显性的维持状态。

当感觉不舒适时就转换一种方式。

然后用不同的各种让自己舒适的状态,去接触外在环境。慢慢的磨合。

最后全部揉搓成一种。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认为,自己觉醒了,自己开悟了。

你走出来了,你变成了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一种状态,但你开心着,发自内心的快乐着。

开始感觉到了阳光的照拂。


在持续修持一种转变的决心时。

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一定对,从而否决前期努力。

不要过分的追求觉醒。

而是更好的去发觉与挖掘自己的可利用价值。

明白自己的价值体现,定位自己的价值方向。


觉醒的时候是没有觉醒这一概念的。

甚至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词汇用于直观的念想。

只会发现,我改变了自己,我的行为与思想开始转变成了另一种状态。

我不知道好还是不好。

感觉安心了就算是可以放下了。

觉醒,并不是一下子就安心了,放下了。

这是一个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跳跃。

觉醒的过程中,你还有着不同的课题需要攻破。

比如,自己是否想要改变。

主观思想起到很大的左右。

还有,周围的环境,是否诱使自己想改变。


觉醒是思想的转变,是思考方式的转变,是行为举止的转变。

之后要做的就是,在这些转变里,寻找适合自己的。

然后持久的保持,维护一个转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机遇问题。

适配自己的相性,这就是下一个过程。

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事列的罗列。

性格的契合。

综合所有,开始下一轮的适配。


如果细分的话,觉醒也像游戏里一样,成不同阶级状。

100是普通满分。

1阶100又是下一个满分。

而大多数常人是做不到100满分的。

通常70--80左右就得进行觉醒,提升等级限制。

这其中,现实环境,拉低比分最多。

思想上的达到,是快速的。

在幻想思维上,你可以无所不能。

而现实就需要循规蹈矩。

严重拖慢了思维的晋级。


等级限制的解放。

就像似开阔了视野,明白了道理,明悟了前方,找到了港湾。


但是,觉醒又是双向性的,没有躯壳的思想,也就得个半成。

甚至失去晋级的可能。


知行合一,就成为了下一个觉醒方向。


当你遇到某一事件或决定做什么时。

想的多过于做。

所以,知行合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以现在的网络大环境下来说。

人们,绝大多数,都处于想的多,而做不能的状态。

看到了,学到了很多的道理与知识。

但真正能明白这些道理与知识的能有多少?

我们更多做的,是不自觉的去整理与再解析,认知自己曾经学过的,经历种种事情,找寻种种解答。

来明辨自身之所不明,突出自身之所明,感悟自身之所性。

更不要说去行动与实践了……人的一生又能有多少个十年。

因为缺乏平台与动力。

因为知,所以有很多的话。

但也因为知,而不知道说什么,因为有太多的话语。

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规矩,太多的浅规则。


所以下一个觉醒方向就是明辨规则,看破是非。

然后就是看破不说破的境界。


下一个觉醒方向就是修空。

把之前觉醒理解到的转化成底层基础。

尤其是那些你在尘世历练中积攒的过量知识。

与正负能量。

通过修空整理,转换成类本能的觉知。

慢慢的沉积下来,转换成真本能。

继而垫基成天赋。

这个觉醒过程,考验的是你的悟性。

也可以说是你的阅历与经验,心性与性格的总和整理。


年龄越小,达到这一层面的觉醒的话。

你的潜力不肯定说一定大。

只能说,你将要面对的现实更加残酷。

无论做什么都讲究,循序渐进。

如果没有前面一步步的觉醒积累。

一下子步子迈大了,对你的将来也没好处。



证得本心的时候,难免会有杀戮的心理产生。

那么你会在现实中真的去杀戮吗?

真的可以心安理得的在现实中,确实实践吗?

还是说你真的可以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一切随心?

那么,不如把杀戮的心用于幻想中,在幻想中发泄完了,现实中也就安定了。

我们大多数人缺少的都只是一个平台,一个舞台,一个可以解放自我的地方。

那么,发挥想象,构思梦中国度,合理利用人本身就拥有的空伐幻想。

在梦中厮杀,在幻想中沉思,在现实中安定。

我们欠缺的只不过是一个场所,应用我们学到的。

现实中不一定可能,那就重新再幻想中构建一个自己的国度。

梦回时,记录整理下来。

这都是心路历程。


而最好的宣泄杀戮欲望的地方,其实是网络游戏。

因为可以省略自己构建幻想的时间,也能极大的丰富自己的心情。

同时也可以更大的程度以游戏内的规则模式约束自己,使得自己更加的意向于去选择遵守规则。

可以减少一些精神类病症产生出的现实与虚幻分不清的界限模糊感。

也可以一步步的构建出上升心理承受能力的阶梯,去更好的成就自己。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在外在时间的岁月成长中,一点一滴的去进行心灵的自我浇灌。

有些东西它本身就快不得,只能用时间去验证。


当然也有捷径可走,而这条看似不是捷径的捷径,就是一招悟,瞬间明白所有,并利行于自己。

如果没那个天资,就只能如上所述,进行循序渐进的成长。

闲谈杂记:心理问题的本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