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岭
(不站队,不捧踩,更不上升演员)
说实话,因为电视的第一镜头给到了周子舒,所以先入为主很容易代入他的身份去感受这个“武侠世界”。
和大多数剧粉不一样,对于给的太直接明白的故事线有种天生的免疫,与角色无关,更不会上升到演员。所以剧里让大多数剧粉共情的老温的悲惨身世与成长环境,我的的确确没能一下子感同身受。但也不妨碍我心疼他,为他唏嘘,为他动容。
老温是苦的,如他自己所言,他这一生终究是不合时宜。小时候父母双双惨死在自己面前,一个本该在爱的包围下长大的孩子却只能在不见天日的鬼谷中苟活,所以仇恨的种子在他很小的时候便根深蒂固。对他而言,血洗江湖甚至与那浊世同归于尽是支撑他活下去的执念。他的情感和目的都很纯粹,纯粹到让他少了很多羁绊,对他而言恨有足够的分量让他与整个武林为敌,放手一搏。或者说,外放的恨是老温对自己的救赎。
而对阿絮而言,我一时想不到怎么形容他的苦。许多人说,因为阿絮是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可以成为老温的那道光,救赎他,温暖他。大概也正是如此,更多人才会觉得老温愈发苦楚。我不是原著书粉,不知道书里详细的故事梗概。单纯就剧情和个人主观感受来说,我觉得阿絮同样凄苦,甚至更甚。个人而言,我是更能感知那种曾经拥有,但在生命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慢慢失去且一直在失去的苦楚。这种内心的拉扯同样能置他于万劫不复,这比凌迟之刑更摧残人心智。不仅如此,种下的七窍三秋钉嵌进身体的皮肉之苦也没有轻饶过他。而这一切,他都归因于自己作法自毙,内心深处就连他自己都没放过自己,这份痛又该有多沉重,所以我私以为周子舒所受之苦丝毫不逊色老温半分。尽管如此,在四季山庄八十一人九九归一只剩他一人之时,他并没有选择立即死去,而仍想在这世间品几壶佳酿,赏几分美景,晒几寸日光。我不觉得这是他对这人间还有世俗的眷恋,只是他也想在这平凡的世间游走一番,真正的活一把,感受人间烟火的温度。幸运的话,或许还能见证他以身殉道追求的和平盛世,那样的话,也不枉他披荆斩棘戎马半生。
爱比恨更有力量,是我从阿絮这里感受到的。比起痛痛快快的恨,那种“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的坦然和侠义一下击中我的灵魂。
关于结局,又是i温和i絮争执不休的话题。i温说,老温不惜生命也要保全阿絮,他这一生什么都没留住,唯独把阿絮留住了。i絮说,阿絮本该晒着太阳,喝着美酒,肆意的活着,却永远被困在雪山了。
怎么说呢,好像哪种角度都有些合理之处,毕竟感受都是主观,哪能完全同步。在我看来,同生,或者共死都算圆满。他们心意相通,一方若不在了,另一方也绝不会选择独活。
老温大仇得报,心中再无执念。能陪阿絮在限定时光里肆意江湖,也不失为圆满。只是阿絮应该不舍得,不舍得老温历经千辛万苦才从那人心鬼蜮中爬出来,本该再陪他多在这人间走一走,尝尝人间的五味,尤其是甜,多看几场没有杀戮没有鲜血的新奇戏法儿。那些在鬼谷错过的,在人间要统统还给老温。
对于阿絮,身边有知他懂他的知己,敬他爱他的弟子,在时日无多里遵从本心自由快意的活一遭,然后就此离去,倒也能让人接受。但是老温应该不允许,他的光由他来守护,就算付出生命他也想让阿絮能在这世间多留片刻,毕竟在鬼谷呆久了,活着便是最大幸事。这也是他唯一能给的和拼了命要留住的。
若一个人要背负另一人的生命活下去才是最可悲,也是对知己最大的亵渎。所幸,他们都活着。是老温阿絮美好的结局,也是我们作为看客的圆满。
感谢他们,以身外身,成全我们,做梦中梦。
(仅个人愚见和极其主观的主观感受,求同存异,peace &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