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为什么间接导致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1775年到1783年,北美爆发了有名的“独立战争”,最终以英国战败而美国独立结束。美国独立战争是英国在“日不落帝国”时期遭遇的第一个大挫折,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也由此埋下了最初的伏笔。

不过有意思的是,美国独立战争虽然让英国吃了个大亏并让法国出了一口积攒多年的恶气,但美国独立战争却间接导致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并定型,为后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部分条件。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初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714年,胸无大志并且不懂英语的乔治一世继位为英王,大不列颠的统治大权逐渐转到内阁手中,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阁首相制初步成形。

然而乔治一世无能并不等于此后的英王都甘心交权,乔治一世的重孙子乔治三世就想当实权国王。正因如此,乔治三世继位后采取不少措施削弱内阁首相的权力,确实将部分的国家权力从内阁收回了。

但在乔治三世从内阁收权的紧要关头,美国独立运动日益高涨。而乔治三世坚决主张武力镇压美国独立,最终引发了独立战争。当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失败后,乔治三世就成了战败的头号负责人。

美国独立战争导致乔治三世威望大跌,将权力收回的计划也就半途而废。此后乔治三世虽然还积极参与英国的很多内外事务,但再也无法改变历史的前进方向,英国君主立宪制在他当国王期间完善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