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炳哥】21经济学考研从面试官的角度分析如何准备经济学复试
2021考研的初试已经结束,但考完不意味着结束,很多同学还需要为考研复试做着准备。
总体而言,各个学校复试的时候都包括有:自我介绍、专业知识提问、英语提问等,部分学校还会附加部分笔试。在此,我们帮大家做个梳理。
从复试老师的角度考虑,希望招进来的研究生具备相对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同时具备知识的应用分析能力。面对越来越难毕业的情况,硕导们其实比研究生更发愁。
复试老师基本就是硕导,因此,他们会从基础掌握和分析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考核。作为参加复试的考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注意:
自我介绍
考生有礼貌的进入复试教室后,先做自我介绍。有些同学认为,自我介绍较为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就可以了。但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复试老师已经开始进行评判打分。
复试老师会根据考生的专业背景进行提问,如果考生本科是学经济学的,复试老师问的专业问题会更深入,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考生,复试老师的提问相比而言会简单一点,另外复试老师会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提问。
自我介绍的内容,考生可以围绕几方面展开:(1)个人性格;(2)个人学习以及实践经历;(3)对专业的爱好;(4)读研期间的规划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考生自我介绍时,总体上要呈现自己的优势(本专业考生——专业基础扎实,跨专业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强)以及读研的决心,让导师感受到自己读研的坚定决心。同时,复试老师可能会针对自我介绍的内容进行追问。
因此,考生对于自我介绍中挖的“坑”要做好事先准备,比如在自我介绍中提到看过的某篇论文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老师可能会结合这篇论文提出相关问题,来判断考生的专业能力。
专业知识准备
1.反复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对于经济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熟悉和深入了解。
复试老师通过对考生提问基础知识,了解考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多数学校会采取抽取问题的方式来考核。因此,为较全面的考核经济学知识点,通常是首选基础性的重要知识点。这就要求大家对基础知识点要熟悉,并且吃透。希望大家再次回顾学习,夯实基础。
2.了解热点问题,并能结合理论进行分析
硕导不仅仅是指导研究生学习理论知识,还会带着学生开展科研工作。读研期间,学生的科研分析能力,预示着最终毕业论文的写作顺畅程度,对是否顺利毕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复试老师会对一些经济学热点问题展开提问,以判断考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分析应用能力。这就需要考生对2020年的本专业热点问题进行关注,并了解把握。可以多从网络、期刊等途径了解。还要查找相应院校专业老师近一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了解他们关注的热点。
同时要注意思考,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经济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多看看网络上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这部分有可能是部分院校对考生思维敏捷性的一个考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