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些碎碎念,也是对过去两年的总结

2023-07-12 17:59 作者:燃烧殆尽症候群_  | 我要投稿

近几年我一直处于迷茫阶段,去年辞了职,回头再看,发现自己人生中所有重要时刻和决定人生走向的选择都是被金钱操控的,我总是因为钱做很多正确或糟糕的决定,比如为了钱去不喜欢的学校,为了钱去上班,为了钱没有补丢了的保持器……这些事情如果用一个词去总结的话,那么就是“因小失大”。 但今年一年我都没有去找新的工作。 我第一次没有因为钱而去做事,这倒也不是多令人骄傲的事——因为我只是从靠自己变成伸手党了。 这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并非是倒退,而是我终于挣脱了某些禁锢,你的观众并非是你的敌人,爱你的人也是,关于“好起来”的其中一个标准是——学会正确的爱,以及接受爱。 我的原生家庭有蛮大的问题,其中之一是“算钱”,爸妈从小跟我算钱,告诉我他们为我花掉了多少钱,我又要如何回报他们,但我无法给他们想要的,所以年少的我对家人万分亏欠,这导致我在工作之前对向家里要钱这件事极为反感,每次要钱哪怕十块钱也恨不得自己去四,愧疚感像洪水猛兽,快要把我淹没。 每一次都是折磨。 我讨厌这样,所以在十五岁的某一天我决定把我的人生按照最低成本计算,不再主动向他们要一分钱,上学时我借了三年花呗(负担自己的衣食住行+给家里买东西+养我那些没用又烧钱的爱好,但没欠太多,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还清了)为此我不停的接稿子又不停的花钱,最开始是做海报和周边设计,后来是做PV。 其实没赚多少钱,那会做的海报设计之类的都是无偿,原创歌PV也是无偿,只有翻唱收300,直到现在我还是经常做无偿的稿子。 我和汤圆也是在某个vup的无偿二创组认识的。后来他经常帮我一起做无偿的稿子,用他的话来说是为了跟我学习进步,能赚个麦当当自然更好。 而我做无偿,有一部分是因为被需要感,另一部分是报复心作祟,因为我想证明不是所有付出都要有所回报,该说这是一种对家庭反抗吗? 工作之后比较忙,那段时间我接新是未成年无偿,当然现在有钱的未成年多的很,人家过得比我好多了,于是汤圆问为什么。 因为在我未成年的时候没钱啊,我说,在我需要的时候没有人不计回报地帮我,如果我们现在能够做那个帮到别人的人就好了。 毕竟5岁时得到的糖果和25岁时买的糖果是不一样的。 我休学过一年,所以是19岁出来工作的。 原因很简单,在那个高三毕业的暑假,因为想报一个课所以纠结了很久问家里人要钱,那时候其实我的父母已经改变很多了,只是习惯性又开始和我算钱,我知道他们大概没有恶意,但精神敏感的我再次受到打击,我做了两天一夜的作品集,第二天就去投了简历。 然后我跑了一周的面试,在等消息的焦虑中掉了十斤称,因为我是个精神不稳定的成年人,面了三家掉了三回眼泪,也没什么其他原因,不过就是hr都会看着我的简历问我“为什么没继续学画画”。 原因实在复杂,到现在我也很难简短地概括其原因,还好面的公司好像都被我毫无技巧的真诚打动,愿意给我机会。 我选了那家看起来更亲切的做音乐视觉的公司。 那是个不到十个人的设计工作室,十分有幸,老板们和同事们都是一群可爱的人,很多没有办法和父母说的心事我会和工作室的姐姐说,深埋在心底的自我在每个项目中表达——这在我过去的人生中从未有过。 现实生活中从没有人看到过我,就像孤独摇滚的主角一样,虽然我并没那么社恐而且我是音痴。 总之,我在二十岁这一年飞速成长——后来因为职业规划的原因,我离开了工作室。 这两年我常常想起一个失联很久的前辈说的话,她大我十几岁,在我十六岁那年当了我创作片的模特,原话我忘记了,但大概意思是这世界没有你想的那样可怕,其实有很多人愿意理解你,但如果你不去表达,就会失去和世界沟通的机会。 我们拍的片子叫做「失语者」,主角是个带着宇航员头盔的jk,她像鱼缸里的鱼,想要离开,想要说话,后来她摘掉了头盔,在真空中呐喊——她湮灭在宇宙中。 那时的我对自己的孤立无援坚信不疑,无视了所有可能的出口,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很多人和你是一类人,是你可以去交流沟通的人,虽然现实的我依然无法做到在除了同事和铁子以外的人面前表达,但我已经可以看到他们了,我不知道如何形容我“看到”的,我管那东西叫可能性,与世界or他人沟通的可能性,潜在交友目标?之类的东西。 搞笑的是我中学时期最好的朋友,三年我都没能和她达成双向的交心关系,我觉得我们之间总是隔着一层塑料薄膜——这主要是因为我的自闭,但当我突破桎梏向前走了一步后,一切都不同了,看吧,好像也没那么难。 而有的父母确实奇怪,在你经济不独立的时候要求诸多,但当你经济独立了,看起来不再需要他们了,他们又会不安,又开始什么都想给予你了——也许是怕你离开。 所有人都在成长,我是,家人也是。而我终于在颠沛流离中与他们和解,其表现为我在算钱,而他们说:没关系,钱的事你不要担心。 写到这里有些泪目了,每个人身上都有缺陷,那可能是从小到大不经意间被环境养成的,就像我妈妈也是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下长大——我理解她。 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人会慢慢接触很多不同的环境,只要还愿意和这世界沟通,就一定会有所改变。 我猜测很多家庭的悲剧,源头都是双方的自我封闭,确切一点是父母,他们不愿抬眼看这世界,也不愿反思自己的人生是从哪里出错,或者他们根本不觉得自己错了,于是渐行渐远,分崩离析。 好在我的家人还算明智。 跑题了,说回来,今年过得还挺快乐的,快乐得很浅显,去了很多地方玩,海南、江苏、云南、西藏,旅行好像没我想的那么触动灵魂,大概我是个俗人,旅行对我来说的意义可能就是新鲜感。 另外,我为一些一旦做了就无法停下的事付出了很多时间和金钱,而我也希望那些事可以有结果,哪怕这可能微乎其微。 我想不论结果,很久以后我会为今天我迈出了那一步而感到高兴的。

一些碎碎念,也是对过去两年的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