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史料、前人著作(十七)——《卡布斯教诲录》


《卡布斯教诲录(Qabusnama)》,由11世纪伊朗本土王朝齐亚尔王朝王公昂苏尔·马阿里(Un'sur al-Ma'ali,1021-约1087)撰著,是一部中世纪波斯散文名著。
昂苏尔本名为凯·卡乌斯·本·伊斯坎达尔(Qay Kawus ibn Iskandar),祖父为齐亚尔王朝著名的文人君主卡布斯·本·武什吉尔,母亲为塔巴里斯坦豪族巴文德王朝公主。父亲虽不是王储,但自小十分重视对昂苏尔的教育,自小言传身教,使得昂苏尔本人文武双全,精于世故,熟稔社交礼仪。1042年塞尔柱人攻占了戈尔甘与塔巴里斯坦,齐亚尔王朝灭亡,昂苏尔失去了王子的优越地位,因此开始四处游历。他曾前往哥疾宁王朝首都加兹纳,并娶得哥疾宁王朝苏丹马哈茂德之女(抱金砖警告),侍奉于毛杜德苏丹;后北上阿塞拜疆,投效于沙达德王朝埃米尔阿布·阿斯瓦尔·沙武尔一世麾下抗击东罗马,晚年返回故乡,以塞尔柱为宗主统治着一块不大的土地。其阅历不可谓不丰富。这部书是昂苏尔晚年写给自己儿子吉兰·沙的,目的借以教育儿子。据说原本该书名为《Kawusnama》,后来以讹传讹,传成《Qabusnama》,沿用至今。
该书文笔平实、言简意赅,共四十四章,论述了波斯中世纪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科学文化、国家管理、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无物不包,其书寓理于文、警策隽永,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该书以波斯文出版后迅速风靡伊斯兰世界。奥斯曼帝国君主穆拉德二世继位后不久便下令将其译为土耳其文;迪兹(Heinrich Friedrich von Diez)在1811年将土耳其本译为德文书名为《Buch des Kabus》;法文本在1886年由A.Querry翻译出版,此后欧陆各国纷纷进行翻译,而且不止一次再版;英译本有P.B.Vachha的1916年本和鲁本·列维(Reuben Levy)1951年本,后者名曰《王公之镜(A Mirror for Princes)》;中译本则由我国学者张晖根据古拉姆·侯赛因·尤瑟菲(Ḡolām-Ḥoseyn Yusofi)整理的德黑兰1968年波斯节本为底本,结合赛义德·纳菲斯(Saʿid Nafisi)勘正本译出,1990年出版,之后也多次再版。据说国内还有从英译本转译的中文本,但不知书名叫什么名字

附读后感:
中译本存在几个问题:
译者由于是从波斯文本直接翻译而来,并没有对照其他语言特别是英译本,加上译者对伊斯兰文化相关知识实在一窍不通,导致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全部按照自己的规则一顿乱译,导致译名混乱,令人不知所然,如竟然将侯赛因这个普遍的名字先后翻译成“侯森”和“侯桑”;这只是最离谱的一个个例,其他次级的小错误更是数不胜数。喀什噶尔(Kashghar)翻译成卡什喀尔;摩苏尔翻译成穆赛勒;阿拉维作为什叶派阿里派的别名居然将其作为一个人名;Abd al-Malik翻译成阿卜杜勒·穆勒克;阿拔斯王朝开国元勋阿布·穆斯林翻译成布.牟萨拉姆;甚至Zinjan翻译成非洲的桑给巴尔,实在太没有理由了……唯一我认为挺好的译名是甘芝(Ganja),十分雅气。
不知道是采用的本子有问题还是译者本身疏忽,关于人物关系总是出错。“论爱情”一章中队沙姆斯·马阿里的身份认定为其父亲,认定是父王,实在是难以理解,且不说英译本已经明明白白的写着“grandfather”,但说昂苏尔之父伊斯坎达尔并不是君主,仅仅是亲王身份,因此国王头衔就用不到他的头上;他的父亲也没有活到七十多岁;“论狩猎”一章说沙拉夫·马阿里是昂苏尔的侄子,然而实际上沙拉夫·马阿里是昂苏尔的堂弟,英译本也是作cousin。
对特定场合下的对话翻译过于僵化。如“论爱情”一章中有关马斯乌德的故事中,贸然断定努什塔金是女性,然而-taqin后缀的名字一般是男性,而英译本则用了slave这个中性词,奴隶有男有女,可回旋的余地大(好男风世界皆有);
阿杜德·道莱与卡布斯·本·武什吉尔(沙姆斯·马阿里)的故事里: 欧兹德·杜列往沙姆斯·马阿里那里派遣了一名特使,递交了一封书信。并且说道;
“欧兹德·杜列向陛下热情地问候……”
阿杜德·道莱当时可是雄踞波斯伊拉克的强大国家,而齐亚尔王朝充其量是里海南岸的一个小王朝,仅仅是依靠厄尔布尔士山天险来抵御白益王朝的进犯,阿杜德怎么可能在信中称其为“陛下”?阿杜德自己才冒天下之大不韪称“沙汗沙”,怎么会允许自己和一个小国王平起平坐?英译本这句话的翻译是:“Adud al-Dawlah sends many greetings and declares……”这句话翻译成中文的回旋余地就大很多;
而“论做文书”一章中萨希布·本·阿巴德与拉比•本•牟塔哈尔•卡斯里的故事里,首句是:“听说拉比•本•牟塔哈尔•卡斯里是萨亥伯宫廷中地位尊贵的文书……”萨希布只是一国宰相,手下形成的人才班子不应叫宫廷,应该叫帐幕、幕府或幕下;拉比因滥用自己仿写他人字体的技能被萨希布敲打后竟然诚惶诚恐的说道:
“陛下啊!我向你发誓:以后再也不这么做了。”
还是那句话,萨希布只是一国宰相,何德何能当的起“陛下”这个称呼,完全不合理。英译本则用一“master”词
顺便说说对英译本的感受:平滑、用词很谨慎,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话回旋余地会很大,有利于二次翻译的天马行空,但用词过于集中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