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之事》——作为父亲的我又会向孩子隐瞒什么呢?

“风吹花落 漫天飞舞
牢牢紧攥 梦想碎片
你所期盼的未来 必将冬去春来”

要是没有这波糖里带刀的操作,《隐瞒之事》只算是个普通的带娃番。
其实...动画中很多的笑点我都觉得不好笑,甚至会觉得很强行,这里面必然有文化差异。只是如果不是因为看过《绝望先生》,我可能会在《隐瞒之事》的日常部分就被劝退了。也还好是看过《绝望先生》,以至于我再次看到类似的喜剧方式时会倍感亲切。
而让我选择继续看下去,还是因为这暖色调回忆和冷色调的现实组成的双线叙事手法。我喜欢这种糖越甜,刀子割的就越痛的感觉,不是因为我是什么变态。而是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受到那颗糖里所包含的弥足珍贵的甜蜜。
人一长大,泪点就格外的低,很容易因为一些在一些很普通很细节的点泪目。但要是仔细回想,这点感动又根本不足以落泪。只是,偶尔又再从记忆中抽出这些片段时,那份苦涩和酸意却会再次涌上心头,直逼眼眶。
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单亲父亲带娃的故事,一个理想的父亲和理想的女儿之间互相扶持的故事。为何会被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打动,是因为我在这里寻找真实吗?
阿虚说:“在虚拟世界中寻找真实感的人脑子有问题”。或许我脑子的确有问题。
同为单亲家庭出生,我更能理解一个人独自抚养孩子的重担。正因为明白这重担对人的异化和改变有多大,所以在看见一个父亲坚持数年独自抚养孩子,和搜救妻子的意志不被时间磨平时,这让我很难不被动容。
世界上会存在这么完美的父亲和可爱乖巧有懂事的完美女儿吗?可能存在吧,但至少我从来没有见过。我因为他们的身份而共情,又因为他们的虚幻而向往。
作为被创造出来的角色,他们不需要也不应该被还原成现实。生活本就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若非主动追寻那又何必再在故事里让观众重新体验一遍现实的无力。
如果我成为了父亲,有了小孩,那我会向她隐瞒什么呢?
听起来很可笑吧,连社会还没出的小毛孩已经思考这种问题。的确,连我自己也觉得可笑。
尽管这是庸人自扰,但受到动画的影响我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思考这个问题。

后藤老爹隐瞒了三件事:对女儿隐瞒了自己漫画家的身份;对社会隐瞒了十年寻妻的故事。以及,自己封笔之后的窘境。
作为父亲,后藤向女儿后藤姬隐瞒身份的原因很简单——自卑。这是成为父亲的自卑,面对这样一个乖巧,懂事,体贴的人间小天使,自己究竟何德何能担任地了她的父亲一职?和自己那位上流艺术家的老丈人相比,自己画的也不过是些三流俗物,难登大雅之堂。更何况自己连漫画家都不敢挺胸抬头地承认。
最后他也只能尽最大的努力,给女儿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至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不让女儿被尘世喧嚣打扰。
所以,我们便看见后藤老爹干出一些傻乎乎的行为:装模作样地打扮成一个上班族;每天花数倍的时间在伪装上;遇见女儿的事儿就坐不住;成天把女儿挂在嘴边。
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当爹,这些举动看起来难免有些笨拙,但举手投足之间的真情流露已经足够了。
作为漫画家,尤其是搞笑漫画的漫画家,特别忌讳工作和生活被混为一谈。因为知道这一点,后藤才会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家庭和故事隐藏起来,用近乎于行为艺术的张狂掩饰自己的内心——不安。
只有当所有人都关注着他脱线的一面时,才不会有人去深挖幕后。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只要有人别用有心,那这件事迟早能被爆出来。当悲情的过去被爆出,那脱线搞笑的自己,身为搞笑漫画家的职业生涯也就到头了。本应该是给众人带来纯粹的快乐的职业,却被所有知晓此事的人带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眼里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而是背后的苦情。
当笑不能发自内心的笑,创作变得束手束脚时。后藤便不再是漫画家了,所以他选择了封笔。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所以更没必要让自己的女儿知道这些。所有的苦果只需要自己的咽下就足够,纵使生活沉重,但唯有一件事不能放弃——责任。
身为父亲的责任,守护女儿的责任,提供美好生活的责任,穷尽所有地保障女儿的生活。
是勇气?还是毅力?不过是最纯粹的父亲的爱。
如果我成为了父亲,我应该也会自卑,也会不安,但同时应该也能感受到身为父亲的责任。我想我也会尽我的全部,让孩子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里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
“与你的回忆尽是黑白
来为其增添几分色彩吧
再一次回到我的身边来
华美又动人的Color Gi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