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译】《浪客剑心》官方语录后记·甲野善纪解说《寻求志之时代的再来》

2021-02-10 22:41 作者:緋雨楓  | 我要投稿

解说   寻求志之时代的再来
甲野善纪(武术研究者)


缘分这种东西还真是不可思议。
『浪客剑心』虽然我以前就知道,但是真正跟我有关,是二〇一一(平成二十三)年,要以这部漫画为原作拍电影的大友启史氏对我的武术持有了关心,在拍电影前来了我在九州的福冈和独立研究者(数学)的森田真生氏一起办的活动。当时,大友氏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拍摄了对于现在的剑道常识难以相信的,真剑(日本刀)实际上可以比竹刀更迅速地变化的我的实演。
另外,再要说『浪客剑心』与我的缘分的话,这个作品有一个主要的登场人物斋藤一,而斋藤担任三番队组长的新撰组,与我幼时所住的武州多摩地区也有很深的因缘,所以我接受要写这篇解说的依赖之时,真是感到很不可思议。
由于在离我的自宅很近的地方的,过去是豪农的一家人,在临近幕末,后来新撰组的近藤勇和冲田总司等人来教剑术的时候,有个带武者窗【译者注:即武家、道场特有的有粗大纵格框的窗子】的味增藏【译者注:即贮藏味增用的仓库】被当作道场使用(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常常进去那里面玩。另外这个家,在幕末的时候,家里的当主去京都时,还和近藤勇见过面,留下了据说是那时得到的有近藤勇挥毫的铁扇,仓库里也还有几杆枪。总之成为了『浪客剑心』的舞台的幕末到明治初期,对我来说是比较能感到亲切的时代。
话虽如此,本作在和一部分史实交织的同时,也是少年漫画杂志上的连载作品,其中的剑术和它的世界观,说是幻想也不为过。然而,通读本作时所感受到的,足以使其刊行后经过近二十年还能映画化的人气和魄力,还有某种意义上的现实感,确实保存在了这部作品之中。

(译者吐槽:在管子上看过一些甲野老师的视频,印象很深有一个先假装与对方交锋然后突然侧身躲过去,那个躲的瞬间画面真的像掉帧一样完全看不出他是怎么做到的……光凭那一个画面都觉得大友导演有去找甲野老师取材真的是太棒了!《剑心》电影版有这样厉害的人参与真是太棒了!顺带一提因为书中甲野老师的这篇后记解说是没插图的,所以我为了找可以用在这边的头图,昨天也进行了一番搜索,最后选择了《创造至今为止没有的职业》这本书的封面。在这个搜索过程中,意外地也发现B站上好像也有很多甲野老师的视频。要是因为这篇解说让原本只是喜欢武术但没看过《剑心》的网友们也能对《剑心》产生兴趣的话就好了-0-)

对武术的憧憬

这部作品人气的理由之一,可能是因为我是武术研究者吧,觉得首先应该是读者的意识中打根底里有着对于武术的憧憬。
剑道啊柔道啊等等这些现代武道,和其他的体育竞技一样,变成了也要采用举重训练、循环训练、拉伸等等。但是「术」是靠这种训练或单纯地反复稽古所不能得的。武术衍生出武道,以及人们转而“换上新衣”的结果,就是像现在这样,「足以被叫做术的东西」已经从武道中消失灭迹很久了。
然而,寻求已经不在了的东西正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在心中寻求着被称作「秘传」一般的东西,像是本作中绯村剑心的飞天御剑流、斋藤一的牙突这样的必杀技,尽管知道是虚构的,心还是会被吸引。
不过,像这样的超人的招式,到底是不是太过空想,现实中有没有存在过呢?当然不可能是完全像漫画里那样的招式,但使用对于现代武道的常识来说难以相信程度的招式的武术家的记载存在很多确是事实。
以本作品中出场的志志雄真实配下的蝙也举个例子。作为他的原型的梦想愿立的开祖松林左马助(一五九三——一六六七)【译者注:“梦想愿立”为松林左马助所创的剑术】,在一六五一(庆安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于江户城被三代将军家光邀请进行了演武这件事,在『大犹院殿御实纪』有德川家光的正式记录,也有在仙台的松林家传的记录,还有被认为是松林左马助寄给家里的亲笔信中也留有记录。
根据那些记载,当日家光看了松林左马助的演武,大为激动,「还想再看一次」「还想再看一次」地反复喊了的三遍,最后一共观看了那招式四回。然后,因为其身体动作之鲜明获得了「仿若蝙蝠一般」的赞誉,松林左马助之后便号蝙也斋。
我们并无从明确地知道这到底是怎样的动作。然而,我认为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超人的动作。像这样的动作在现代的竞技武道中完全就看不到,其理由,应该是古代的名人所使的招式总是直接被认为是夸张编造的故事,从来没有被认真地探讨研究过吧。
可是,即使于近代,也有显示有体现超越现在常识动作的武技的体现者实际存在过的记录明确留残着。比方说关于合气道开祖,植芝盛平翁(一八八三——一九六九),就有很多说他以比对手大不知多少的力量,翻弄了很多柔剑道者的实见谈。
另外,我所学的鹿岛神流,使这个流仪为世人所知的国井道之(善弥)鹿岛神流十八代师范(一八九四——一九六六),也有现场指导过被谓为名横纲【译者注:“横纲”为相扑力士中的最高级别】的双叶山的佳话,还有在与被颂为昭和的剑圣的高野佐三郎师范的试合中刺中了他的喉部,结果高野师范一个星期都没办法吃饭的这么一段插曲。更有名的,则是战后由于CHQ【译者注: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的关系,剑道被禁止的时期,他与装备了真刀的铳剑的美军铳剑术教官以木刀对峙交手,无伤完胜而为日本武道扬眉吐气,此事亦成为了剑道再兴的开端之一。还有,这位国井师范不知多少次提出希望和植芝盛平翁交手,据说植芝翁都没有接受。
合气道在植芝翁去世后,借由他多位后继者之手被发扬光大,现在已经彻底变成了被称作合气道的一种武道派别来稽古的形式,但同时也很遗憾地,他们并没有朝积极探明古传武术所持的精妙的心身使用方法这个方向前进。

(译者吐槽:甲野老师已经渐渐偏题离开对《剑心》的解说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研究了wwwwwwww不过确实,日语中“兵法”这个词原本指的就应该是以剑术为主的武术的统称,其中也包含体术、柔术、气功什么的,《剑心》中即使是像剑心和斋藤那样平时本应是以剑为主要武器的角色,也会出现他们使用不依靠剑的其他武术的描写,对于从电影版开始才接触系列的新粉丝们来说,电影版第一部里剑心收拾前来砸道场招牌的我荒兄弟的手下时用的拳法应该也是印象很深刻的片段吧。相比之下,很多剑客题材的创作作品,一写到打斗就只顾强调剑法的华丽,说实话真的令人觉得残念至极。顺带一提,和月老师在蝙也的制作秘话中也讲过,松林蝙也斋是擅长杂技一般飞跳动作的剑豪,在这一点上他也是剑心的原型之一。

存在于现代武道和古流间的断绝

我虽然合气道和鹿岛神流都有学,但只是这样单单稽古,并无法达到使这些道派为世人所知的植芝盛平、国井道之这些先达的水平,更不用说,要接近古代的武术的名人达人们那以现代武道无法想像一般的招式和动作的世界更是做不到,我对此感到焦心,便于二十九岁之时,因为想要有质的转换,去探究能够被称作术的动作,而成立了「武术稽古研究会」,建起松声馆道场,独立了出来。
那以来三十多年,遇见了想要遇见的东西,过去是梦中之梦一般的动作,也一天天变得可能了。其中一个,就如前文已经叙述过的一样,我以实演明示了在现代剑道中(不,其实在古武道中也是),认为真剑(日本刀)比竹刀重,因此真剑的动作无法像竹刀一样迅速地变化,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真剑,即日本刀的特色,本来就持有了能比竹刀更迅速变化的构造。
另外在我所创的体术的招式中,也有发挥了以现代武道的感觉来看仿佛漫画中会出现的一般,在现代武道的常识中绝非平凡的动作的东西。
以那些招式中的一个,「虎拉」来举例,将手的拇指与食指互相拮抗,虽然并不清楚理由,但由此可以对脚部产生惊人程度的强化。因此,当对手使用寝技【译者注:源自柔道,指以身体倒卧的姿态撂倒对手的招式】,即将要拨开这边的腿的时候,在手上做「虎拉」,马上就能在脚部产生强劲的对抗力。普通情况下由横向去拨开脚部的场合,要完美地抵抗是很难的,但在手上做「虎拉」,就能对这种横向拨开的动作产生以一般的寝技常识难以相信程度的抵抗力,然后便能用脚踢袭对手并站立。所以,一次都没有练习过寝技的我,即使和巴西柔术或桑勃式摔跤等以寝技为主体的武术或格斗技的专门家交手,也不会吃败于他们的寝技。而且,使用这招「虎拉」,也能使上下段差很高的台阶变得非常轻松。
由于「虎拉」如此的效果实在太像漫画,即使是格斗技的专门家,也会被看见霎时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的样子,然而最近,周围秘密使用「虎拉」的格斗家好像也出现了。
还有叫做「屏风座」的以脚跟相接的状态保持上半身不前倾下蹲的动作,在对手要截抱你的腿的场合,便能顺势使对手的体势向下崩坏,即使对手采取往你身上靠的对策,也可以像开门一样让他从你的两腿之间通过去。另外,有叫做「浮木之腿」的,由稍微将重心前移的站立姿势,不把体重担在偏后的那条腿上,而让前面的一条腿一口气向上提的动作,在足球等竞技场合中,即使是再坚固地沉着腰伸出手防止你跑路的对手也能简单地使他浮空,就能朝自己想去的方向跑了。
像这样按普通的武道或体育的常识来说不应该会发生的事情,不知为何要搞实战的人们,常常是不欢迎而敬而远之。不过像「虎拉」这种,因为只要能擅长绷紧手上的力道,那一瞬间哪怕明明一次都没有练习过,也能产生强力的抵抗力,所以看到的人,会持有「常听大家说的秘传就是这样的东西吧」这种感想。
也就是说,现在在漫画或电影中出现,搅动大家的心的妙技,在现实的剑道或柔道中是不存在的,这虽然在现代的竞技武道世界中已经成为了常识,但即使是像我这种根本还遥不可及古代武术家们程度的人,也能被见到使稽古现代武道的人们感到不可思议,有时还能做出让他们感到不快的动作也是可能的。我想要让读者的各位知道,秘传是存在的,不为现代武道的常识所缚的心身的精妙的动作的世界也是有的。
还有,在本作中,虽然不确定这是作者自身有意还是怎样,从对武术的描写中,我感到了针对现在的剑道界的锐利的讽刺信息。比方说,有对于说不瞄准面部而击打肩部的场面是「打偏了啊」的人,以「不打易滑的头部而打肩部是古流的定法」来回应的场面。这正是如其所言,对本来应该是致命伤的斩击脖子根部的袈裟斩,在现代剑道中,即使打中那个位置,也不能算一本这种莫名其妙的现况痛烈的指摘。
哪怕只有一点,作者也是认识到了现在广泛流传的武道,和古流之间是存在着断绝的吧。我认为作者和读者对于本来的武术有着憧憬,而那憧憬便会成为描写多数流仪和招式的原动力。

(译者的吐槽:当时我在贴吧上翻译这段时,那之前正好因为右腿膝关节扭伤,行动十分不便。那个时候住的宿舍是三层式的,一楼是客厅和厨房,二楼是厕所和卧室,洗衣机与干衣机在地下室,每天如果要进行正常的生活的话,就不得不在各个楼层之间移动,然而拖着一只疼痛又使不上劲的腿爬楼梯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于是读到这一段时,我就尝试了一下「虎拉」,果然感觉腿上力道增涌,甚至都不需要扶楼梯的扶手就可以上楼。那时候,真的很激动:“真的有用诶!我也能用秘传了!”觉得自己又因为剑心的关系被帮助了,也十分感恩!另外,甲野老师还有一本书《通往能够被称作术的东西》里面也有介绍「虎拉」这个动作,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

明治期的古流复兴运动与投向将要灭亡者的注目

在本作中,出现了于明治之世希望古流剑术复兴的真古流的石动雷十太这么一个角色,而看到这个雷十太让我想到的,便是到了明治中期,因为想要复兴日本的武术,而成为了创设「大日本武德会」的中心人物的我的曾祖父。
回头看日本武术进入近代以后的历史的话,便能看到明治初期,武术因为新政府极端的欧化启蒙政策,一时,被贴上了野蛮之物这么一个标签,狠狠地遭到了冷遇。担任京都府二代目知事的长州的槇村正直说「剑术为旧弊(古旧而弊害甚多之物)之最」,并以此取缔了剑术,因此一时期之间,变成了哪怕只是在京都进行剑术的稽古都会被当作国事犯(反政府主义者)被逮捕程度的形势。
就在那样的时代之中,有了西南战争,又有日清战争,人们再度重新看待了武术,成为日本武术的总部般存在的大日本武德会便创设于京都。然后,虽然不清楚是怎样的机缘,要谈论能说得上是关乎这个大日本武德会创设的主要成员的人物的话,便有当时担任京都府税务管理局长的我的曾祖父,鸟海弘毅。这位弘毅的唯一一个女儿(虽然还有一个姐姐,但年幼时便夭折了,被养大成人的女儿只得一人)便是我的祖母·鸟海操(后来叫中村操)。由这个祖母·操,我从年幼时开始,便听过了曾祖父的故事,还有武德会的故事,一遍又一遍。
曾祖父曾一时住在南禅寺侧面的一间房子(现在那里是一家豆腐料理店),和在这部作品中也有登场的山县有朋的别邸「无邻蓭」庭院相接,据说山县本人也曾亲自通过庭院的柴扉前来拜访他。顺带一提,我也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原为长州的剑客,后来就任明治政府显职的人物中的一人,大村藩士渡边升,虽然他也是在神道无念流的练兵馆当过塾头的人,却在武德会的试合与一名使用剃刀的女性对峙时,被漂亮地扫中小腿输掉了,结果懊悔地满脸通红。我还听说,这个渡边曾经接受过将作为赤色涂料使用的铁丹(三氧化二铁)涂在头上的被称作铁丹疗法的一种民间疗法,在他接受此疗法期间遇见了他的我的祖母,因为渡边的大头上涂了赤色的铁丹实在是太可笑,很艰难才忍住了笑。
鸟海弘毅虽然是想要武术被重新重视起来,并设立了大日本武德会那样持有着国粹气息的人物,但同时似乎也对明治这个流入了西欧文明的时代持有着相当的好奇心,一时还入信了基督教的样子。其证据,便是我祖母的姐姐,那个年幼夭亡的童女之墓,就在离京都东山山中的新岛襄【译者注:日本著名宣教士,山本八重的第二任丈夫】之墓很近的地方。那样的曾祖父究竟是经由怎样的原委而与武德会的设立有这么大的关联,我研究了武德会设立的过程,能找到的论文都看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祖母好像也不清楚,其详情什么都没有传下来。我只知道,祖母说曾祖父似乎相当热心地埋头于了这个武德会的设立,听说当时在乘坐火车旅行的途中,向一同乘坐一等车厢的乘客们配发了写有武德会设立趣旨的大得像明信片一般的名片,在支援的声音之中,也受到了「这是沽名钓誉行为」的暗中中伤。然而他并没有理会这种中伤,还是对武德会的设立尽心尽力,在武德会设立之后又担任了干事长的样子。
像这样,如真古流的石动雷十太一般,日本武术的复兴运动是实际存在的。然后,无法接受政府政策的不平士族们,以一八七六(明治九)年的废刀令的颁布为导火索,掀起了好几次反乱。要说本作中描写的,便有于维新后被 明治政府背叛,在逃亡的途中如此咒骂的元长州派维新志士志志雄真实。


「新政府的那些家伙才是恶人呢
他们打一开始就只是想要利用我
利用完了便打算把我烧死」

志志雄真实(第一百三十一幕「宗次郎的过去—闪电的狂宴—」)


神风连之乱,秋月之乱,萩之乱,还有一八七七(明治十)年的西南战争。持有着对维新时的政略及新政府的施策不平与遗恨,而企图实行反乱的像志志雄一样的士族们,到此被彻底地镇压了。『浪客剑心』能在长期之间勾起读者的共鸣,恐怕也有大家喜欢注目于落败之人的这么一层原因吧。他们并非仅是反逆者。在他们身上,有着因为想要采取的行动被踏断而值得去同情的理由。在描写那样的心情上也倾注了心意的本作,我想应该是作者想要刻画单纯的剑客幻想作品所没有的阴影吧。

(译者吐槽:话说回来,之前好像忘记说明了。上一篇和月老师的Message和这一边甲野老师的解说中,除掉我吐槽和补充的部分,正文中原本书中有的注解是用圆括号标注的,而原书中没有而我加上的则是用方括号作为区分。比方说这里甲野老师提到的“新岛襄”,还有上一篇和月老师的Message中提到的“竹光”、“峰打”这些,在日本应该是人尽皆知的人物和用词,但是我判断国内的读者们也许会不熟悉,觉得需要注解,所以补充上去的。)

心情的现实感

是因为有了那样的思绪的关系吧,像这样被作者投以注目的目光的,也不仅限于败者。借着主人公剑心之口,作者说了接下来这句台词。


「我们不是为了官宪的荣职或权力
而是为开创并守护人们能够幸福度日的世界
才取剑战斗的
要是忘记了这一点    山县先生
维新志士便只不过是暴发户而已了」

绯村剑心(第二幕「流浪人·上街去」)


贯通作品全体的剑心的思绪,便是「自己在幕末时,愿求新的时代来临而作为“人斩拔刀斋”斩杀了许多人,但是到了新时代以后就决不再斩人」这样的志吧。这份思绪,搞不好和西乡隆盛相通也说不定。
幕末时,想出了无数政略,可算是推翻德川幕府第一大有功者的西乡,在维新后,明治政府建立以后,对于那个时代,从本质上来说,我想他是决没有喜悦的。
可是,不管新政府要做什么,他也不会再像幕末的时候那样带着自己无数的策略亲临干涉,即使是关于遣韩(一般被当作征韩论而为人所知)那件事,他也只是一味地从正面请愿要求将自己派遣到韩国去。西乡在幕末时,虽然使用了很多政略,但我认为他本来是持有着清廉之心的人,是个怀着至诚之心愿希望想要实现的事情能够达成的人物。只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要在违着心使用政略而迎来的新时代中,将为了自己所想的事情能够通行而使用策略这件事情给封印了吧。像这样思想实际存在过的人物的话,便能从『浪客剑心』的登场人物们的心情中感受到现实感。
还有一点,关于登场人物让我钦佩的,就是作者起名的感觉。登场人物啊技名啊很多都是作者的创作吧,但是一般人想不到的绝妙的名字可是相当地多。我认为,主人公绯村剑心的名字就是最漂亮的。
「ひ」【译者注:罗马音为hi】的发音,是五十音中最锐利,如剃刀一般的声音。并且采用了自古以来,用来描绘大将穿着铠甲的姿态而为人所知的「绯威」这个词中的「绯」字,然后仿佛要强调最富有集中力的「う」【译者注:罗马音为u】这个音一般,以「む」【译者注:罗马音为mu】来连接。姓的结尾是明朗打开的「あ」【译者注:罗马音为a】音,再取剑的心之意名为「剑心」。这个名字起得实在绝妙。除了主人公以外,起得很好的名字也有好几个,不管是流仪名还是其中的技名,能让我如此佩服觉得居然能想出这么好的名字的人可说是少之又少了。
我自己在用的招式常常被分类为古武术(古武道),但那只是因为不管怎么看我的招式都不是现代武道,要问「是现代武道还是古武术」的话,按排除法便被分类为了古武术的关系,我自己其实认为武术并不分古还是新。话虽如此,我的武术,其实质,是由合气道、鹿岛神流起步,后来是根岸流,再要说古流武术这个分类的话,还受了当真算是通晓古流的黑田铁山师范传授给我的驹川改心流剑术、民弥流居合术等的影响,另外我还学了中国武术的韩式意拳,在所有这些之上,又下工夫阅读吸收了各样古传武术的传书。可是尽管这样,我在做的事情,其实应该要被分类为在探究古流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创作武术」才正确。为此,术理啊技名啊如果不想出各种各样的名字是不行的,一直都很辛苦,如今要起名字,还是会有怎么想也想不出适当的名字的情况。从那样的我的角度来看,对于能做到一个接一个地考虑出这么好的名字的作者的才能实在是钦佩不已。

(译者吐槽:当时第一次读这篇解说的时候,真的觉得光是关于剑心名字的Naming Sense这段就值回整本书的价格了!顺带一提,我在与@只会抽奖的黑崎 君合作的这个追忆篇第一幕的研究视频中也引用过这一段,有兴趣可以来看看。)

幕末、明治的负面遗产

然而,对于从幕末到明治的时代转换,我如今还是无法拭去心头的遗憾之思。
那是针对大政奉还后的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如果德川庆喜在鸟羽伏见之战时没有眼睁睁舍弃新撰组,而派遣在大阪城的幕军去鸟羽伏见和萨摩交战的话……。要是那样,从幕军的装备和人数而言是不应该输的,而且我认为如果是由像庆喜那么聪明的人来与近代化相配合的话,我认为日本应该就能一边向着能够与列强对抗的国家转变,同时又不会像明治政府那样因为过于推崇欧化启蒙思想,而使得日本的文化陷入那么残酷的状态了。
庆喜深深地表明了自己恭顺的意志,没有与萨摩·长州交战,是因为他是水户德川家出身的关系吧。想想看也还真是讽刺啊。德川之世会终结,也可说是因为以水户黄门而为人所知的水户光圀,将尊皇思想作为水户的传统遗留了下来的关系呢。
另外,进入明治之后,对于至那时为止的日本的传统习惯,不光是轻视,还实行了暴举。其中最没道理的一件事,便是为了创造以国家神道为基轴的新近代国家而施行的神佛分离令。由此,兴起了大规模的佛教镇压,也就是废佛毁释。关于废佛毁释,『浪客剑心』的作者也似乎持有着相当的关心,从第七十二幕开始叫做悠久山安慈的和尚登场,便描写了那是有多没道理。关于这样的暴举在我们一般所知道的日本史中也是被视为禁忌,对于其实态并不清楚很多。本作中讲述了安慈抚养的戊辰战争中留下的孤儿们被连着寺院一同烧死的故事,实际中,据说还有像在石上神宫有二十人程度的僧侣被杀,很多没有被杀死的僧侣,则是被按住扒开嘴,强迫着吃下刺身,这种使人怄气的事情被施行。
而要说为什么神社里会有僧侣,那便是因为在日本,神道和佛教是相互折衷调和的形态(神佛习合),在有关神社的事务上有僧侣兼任,也是很平常的运作形式。
日本人虽然在明治维新后不满四十年便成遂近代化至于在与大国俄罗斯的战争中获胜的程度,但那背后其实是要将至今为止自己所尊崇的东西一口气全部丢弃一般的见异思迁。
然后日本人这种显著的一见到新的东西便喜欢的性格,在第二次大战后的日本又一次显现。战前是「鬼畜美英一亿玉碎」这种严禁使用英语的状态,战后一转激变为了「Give me Chocolate」这样自己朝美国文化蹭过去的样子。
本来,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气质,才能不管是在明治维新,还是在太平洋战争的败战后都能有高度的成长,也不能说这只是缺点吧,但我觉得,日本人,包括我在内,都应该要好好认识一下自己心中这种容易见异思迁的地方。

(译者吐槽:甲野老师真的太犀利、太辛辣了……而且明明知道是禁忌也毫不留情地说出来,也真的是很令人钦佩啊。另外说到现在日语中遍地外来词的现象,我在自己的同人小说中也有讽刺过。真的是很多时候大家随口就都在用外来词了,好多日本人都已经不知道这些词如果要用汉字来说是怎样了吧?相比之下中文的话我感觉大概到十五年前左右为止,尽量避免外来词直接用音译或英文字母标识的翻译法似乎都还是主流,但近年来大家平时讲话中带上外来词也变成趋势了,有的时候真的觉得硬要全部用汉语来说反而都无法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还真的有点担心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0-)

寻求丧失于原发事故的「志」

之前,言及了剑心的后半生所贯彻的「志」,而我认为像这样的志近年来简直就像不再被尊重了一般。现代说到「志」,大家好像就只会想到体育选手在奥运会上出场并举现了成果时说「只要不放弃就能实现愿想」这种程度的事情。可是,本来「志」应该是,作为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来持续持守,在紧要关头哪怕丢出自己的命,也要贯彻的东西。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变成了以在大型的体育大会中优胜为目标这种程度的东西来被使用了啊。嘛,可能是因为世中太平和的关系吧,因为这样的气氛,近年来有了这样的观念,对于人类来说重要的东西,就是总之只要活下去,这就比什么都有价值了。
大家终于与笔者一同对于这种观念尝到了无论如何都得做点什么才好的焦燥感,应该便是在关联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东日本大震灾的,福岛第一原子力发电所发生大事故的时候。冷却水无法循环,如此下去将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局面,那时,完全就没有说有谁明知要以决死以上的觉悟完全舍身,依然踏入原发建屋进行什么抢救的报道。虽说以对人命的尊重为第一,一般的事故的话也许确实应该如此。但那状况,是关乎今后日本的命运,战后最深刻的环境污染,是明明白白会给予人们无法计量的损害的事故之时。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原发事故的时候,可是有大量怀着被曝的觉悟,从悬停于原子炉上方的直升机投下大量的铅的人们的啊。我在家中,坐立不安,想着实在不行我自己志愿去建屋,尽我所能去帮忙,甚至可以试试看接触关系机关等等,不过这些想法都并没有实现。
在今后的时代,我们如果不能从像现在这样严酷的地球环境中,想方设法找出新的道路,并且确实地朝着那个方向踏出脚步去行是不行的。然后,朝着那个方向,人类的「志」也要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我认为,必需要涌现出好几个能明确自觉那个「志」,是自然比金钱,还要比自己个人的命还要重要的东西的年轻人才行。不管怎么说,现在处于世中主要地位的我和于我同世代的人们,要说能够依赖的人还真是没有。从以前开始,老人们就常说「最近的年轻人啊」如何如何的这种口癖,但在我从场合看来,能有着符合我所说的品质的人中,还是有很多比我年轻得多的人的,在我的同世代中能够让我尊敬的人物真的是少之又少。


「『杀人』还是『有人被杀』拙者都不会再允许了
不管对方是怎样的人   只要拙者手所能及
就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死掉!」

绯村剑心(第二百五十幕「笑颜,再现」)


剑心的这句言语虽说让人感到了现代的人文主义的感觉(实际因为作者是现代人,所以搞不好正是如此也未可知),近年来大家的价值观却被一线划分为了「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这样。要说为什么剑心会说这样的言语,是因为他明确地感觉到了,自己为了信念的话,舍弃名与命也在所不惜的「志」的关系。在『浪客剑心』中,对于绯村剑心始终都在说的不杀之誓这个「志」,要是有能感到共鸣的读者的话,我认为这样的人一定会拼上自己的人生,去探究在现今的时代能够去做什么,然后,要是能找到这个答案的话,便会想要将那「志」以拼上性命程度的意念来持守下去的。
在这个有着像这些问题所堆积如山的现代,像本作品这样的漫画能够博得人气,我感到,或许可以希望经由「读者对于通过修炼磨练自己的身体,习得招式来切拓时代这件事情持有关心」,而涌现出「通过人类的志与觉悟总能切拓今后的时代」的人们。只要大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认为便实现了让我作为一个研究武术的人来接手书写本作品的解说的意义了。

(译者吐槽:当时在贴吧上翻译这本《语录》的时候就收到过吧友的评论说虽然现在有些网友会吐槽剑心很多言行给人感觉像道德绑架,但当年在漫画连载和TV动画上映的时候,人家就是每次人气投票都能稳坐第一,而之后在JUMP接下《剑心》交接棒的《火影》和《死神》的主角鸣人和一护,却没能在自家的人气投票得到第一,虽然网友们叫嚣说是因为自己讨厌被道德绑架,但这大概也是“人们对于「志」越来越不重视”这一趋势的侧面缩影也说不定……)

【自译】《浪客剑心》官方语录后记·甲野善纪解说《寻求志之时代的再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