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发展“专精特新”实现补链强链

2022-03-09 14:10 作者:大小王0  | 我要投稿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背景下,由地方政府主要首长出面担任产业链供应链的“链长”,帮助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链主”)协调产业链治理,是新形势下产业政策转型的主要任务和特征,既关系到中国企业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也关系到政府职能的新转变。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仅要资金扶持,更需要政策、技术和管理技能的支持。为此应强化政府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和服务模式。

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标志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个已流行多年的词汇跨出经济范畴,首次成为最高决策层的决策议题,同时意味着它已经成为理论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重大产业经济问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补链强链专项行动,是在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错综复杂,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已突出表现为要在全球化运作的产业链中,重点解决某些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和重要产品设备的“补短板”问题,亟须依据“短边规则”效应拉长产业瓶颈环节,实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加快供给侧的补链强链专项行动,解决这些瓶颈和短板问题,不但会导致产业链中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困,经济增长迟滞,更重要的是不利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或培育具有“小巨人”特征的中小企业和各种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隐形冠军”,是针对供给侧的补链强链的具体举措,是在新发展阶段运用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

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决定的。过去,为了尽快走出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我们设定了增长赶超的目标和步骤,增加生产能力和产出品供给以满足人们需求是第一任务,这个时候经济政策追求的是发展速度,“多少”问题最重要,质量和效率问题并不是放在第一位考虑的。进入新发展阶段,“多与少”的选择被“好与坏”的选择替代,国家政策优先追求的目标是高质量发展,因而大力发展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四大特征的中小企业,就可能成为新发展阶段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工具之一。

这个阶段,人们更加追求“时尚、个性、多元”的消费产品,企业要满足多样性和多变性的需求,就必须改变大规模、小批量、少品种、低成本、低质量的生产方式,而代之以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的生产方式与之适应,因而不仅产出要求专业、精细、特色和新颖,产业组织的形式也会流行各种“小而美”的中小企业。

欢迎关注黑马企服科创云公众号,携手智者一起向未来启新程。


以发展“专精特新”实现补链强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