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感染-痢疾

2022-12-26 07:22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而消化道症状不明显;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痢疾病人及带菌者;志贺、福氏(致病最多)、鲍氏、宋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容易复发和重复感染;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是中青年;多发于夏秋季;

发病机制:

细菌侵入后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引起肠粘膜的炎症反应和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肠粘膜出现炎症、坏死、溃疡,而发生腹痛、腹泻、脓血便;一般不侵入血液;病变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中毒型痢疾结肠局部病变轻微,全身病变重;

志贺可释放外毒素-肠毒素导致水样泻、细胞毒素导致结肠粘膜细胞坏死、神经毒素导致CNS症状;所有痢疾杆菌都能释放内毒素,与全身表现有关(感染性休克、脑水肿、DIC);

临床表现:

普通型:

起病急,高热、寒战、腹痛(左下腹)、腹泻、里急后重(每日排便十余次,每次量少,脱水少见)、黏液脓血便;2w可自愈或转为慢性;

中毒型:儿童多见

休克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

脑型-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甚至脑疝;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呼吸衰竭;胃肠道症状比较轻微;

怀疑中毒性痢疾应立即灌肠大便镜检、培养;尽快确诊

慢性痢疾:

急性痢疾病程迁延>2月未愈者;

慢性迁延型-长期反复出现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

慢性隐匿型-1年内有急性痢疾史,无明显症状,大便可检出痢疾杆菌,乙状结肠镜可发现炎症甚至溃疡;

急性发作型-有慢性痢疾史,因劳累、受凉、吃生冷食物诱发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全身症状不明显;

 

 

辅助检查:

血象-WBC 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加;

大便常规-黏液脓血便,无粪质,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出现巨噬细胞更有助于诊断;

病原学检查-确诊依赖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连送3次;

    怀疑是中毒性痢疾应及时灌肠粪检;

诊断:

多发在夏秋季,有进食不洁食物史,急性发病,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粪便镜检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确诊依赖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鉴别诊断

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由于进食细菌及毒素污染的食物,集体进食和集体在潜伏期内发病的病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表现;里急后重少见;

慢性痢疾需要与UC鉴别,中毒性痢疾需要和乙型脑炎鉴别;

治疗:

消化道隔离直到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

喹诺酮类-疗程5-7天,因影响骨骺发育,儿童、孕妇、哺乳妇女慎用;

复方新诺明-肾病、白细胞减少者慎用;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感染-痢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