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点关于性别的看法

2023-02-20 02:31 作者:韶霁  | 我要投稿

      本篇内容较主观,希望读者多提建议,充分讨论。以自我反思为主,如果为你提供好的思路并帮到你,那自然是我的荣幸。       

      今天在我回到家后,给五年级的弟弟展示我买的首饰时。他对其产生极大的兴趣:

       这是发卡,还是······?

        ——这是胸针,很难打开,你帮我拆一下。

         可以送我吗?——啊?不合适吧?

        你觉得你适合小蜜蜂和花朵吗?

        姐姐,这个好漂亮。(他拿起一条粉色项链)

         ——我给你戴上试试,你去给妈妈看看。(他开心的跑去客厅,那里传来一阵阵欢笑声,当时的我没有意识到:或许把小男孩赋予公认的女性特征,并与他人一同调侃时,可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是为了满足我的恶趣味的错误行为。)
当他再次来到我身边,这项链好适合我,我能带去学校吗?
你们该猜到的,被我再次拒绝。我残忍的对他的想法提出质疑,并为自己找到冠冕堂皇的论据,学校是不允许戴首饰的。
       很早以前,初中或者更早,我对粉色属于女生,蓝色属于男生的观点产生疑惑,并因此受到伤害。(幼儿园因为我喜欢紫色而受到认为女生应该喜欢粉色的同班女生的排挤,为什么幼儿园的事会记得这么牢,因为!我真的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没想到的是,多年后,我以一种强硬的方式(虽然我和弟弟是同辈人,我们的交流却是更像长辈的规训/好家伙,我身上问题不少哇,我尽量改正)在霸凌曾经的自己(指我弟)。 

       对个性、审美的塑造,后天的影响更大,这并不意味我有权利阻止小孩自己去探索、去尝试。或许,他会因此为自己喜欢偏女性化的物体而感到自卑;或许,在我鼓励他戴上那条亮晶晶的粉色项链去和自己的朋友一起玩之后,他会遭受其他人的调侃。这样的事情极有可能发生,事实上,类似这样的事情无不在我们眼前一一上演。可这并不能与他是异装癖、他是一个变态、他想夺人眼球、他是一个娘炮等一切含有羞辱性的定义画上等号。当他戴上那条粉色项链时,并没有在那一刻失去自己对自己是一个男孩的认可,他依旧富有勇气与活力,依旧保持着对体育的热爱,他依旧是一个可爱的活泼男孩。

        事实上,对性别的认同是天生的,对性取向的认同也是天生的。我们不应该身为自己的性别刚好是自己心理所认同的性别(比如,我是女生,我也认为自己是女生)、又恰好是喜欢异性的多数人而对少数群体产生傲慢。仔细看前一句话身为多数群体的条件是苛刻的,不论是双性人、没有阳刚之气的男生、还是同性恋、双性恋的处境是异常艰难的。我们没有权利对他们实施包括讥讽、鄙视等霸凌。不妨宽容一些,主动了解个体的多样性,我们不是粉色、蓝色两个派别,一切绿色的、紫色的等元素在人类社会中各自展现各自的风采,我们将其称为【个性】,彼此相互了解并尊重,生活会更轻松。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备受抨击的【娘炮文化】。我认为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有些男生因为原生家庭等一系列因素可能并不想一般男生那样活泼开朗,爱运动,就是比较懦弱,说话轻声细语,但他们没有触犯法律,依旧是合法良民,我们不能磨灭掉他们生活生存的权利,他们没有原罪,甚至因为这些性格特征还会受到校园暴力与欺凌。曾几时起我们不断的对性别贴标签,没有任何性别有他该有的样子,世界因不同而多彩。抨击【娘】的男生不一定不能为国家做贡献,所谓阳刚的男生还有家暴的呢,不是吗真正打击的应该是矫揉造作,虚伪故意妖媚博取流量和眼球的行为,不要一味地打死所有人,任何时候都应该理智看待,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1:弟弟并不该因为喜欢粉色项链而受到我的教育,他依然是一位小男子汉。如果他真的心理层面认同自己是女孩的话,外界的一切干预都是无用的。
2:我们要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个性,而不是通过分类对其他少数群体产生傲慢(指性别,不指政治)

3:理性看待娘炮现象。
补充:【对女权敏感者慎看】

       在我打下第一个字时,初心并不是写出以上内容,而是想以一种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女权主义的看法。事实上,我很害怕自己被称为【女拳】,而引发众怒;其次,我也是刚了解到,想法很多却异常混乱,半桶水是不够晃荡的;最后,关于【粉色项链事件】我本来只是想作为一个引子的,没想到,想说清楚一个观点都不容易,竟妄想自己会疯狂输出,唉,不自量力。不过没关系,慢慢来,当我反思自己时,发现犯的错可以成为自己整理思绪的线索。
       当我意识到自己身为女性遭到诸多不公时,心中充满怨怼和委屈,却忽略了广大男同胞们在享受社会偏爱的同时所承担的社会压力;当我看到女权运动的相关讲解时,看到弹幕里大量对女权的谩骂和讥讽时,心中的愤怒和酸楚喷薄而出,那时的我情绪战胜理智。当我真的想逻辑清晰的整理自己的思绪时,却发现关于如何更好的实现男女平等可真是个庞大的议题:生理条件与社会期望的不同使男女生(如果你说为什么不是女男生,那可真是杠啊······)所遇的困境并不同,我们既不能否认婚前要求男方必须要有彩礼、有房有车的现象,男生从小被培养的脆弱情绪不要外露的现象依旧遍存在;也不能对女婴抛弃率比男婴高,把女性物化的现象视而不见。

       所以,在落笔前我一直在纠结,我写这篇文章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呢?是让阅读者以女性的视角来理解我们、来同情我们吗?非也。是简单地宣泄愤怒吗?这将毫无意义。我基本是漫无目的讲了一个大家听得耳朵生茧的故事,普通且俗套。没有新奇的观点,也没有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显然我并没有这样的能力)。无论是激进主义女权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各有利弊,都为我们提供借鉴意义。而我,是一个切切实实的门外汉,站在真理的门口无脑的搅动着揪在一起的思维毛线团。

        可真动笔时,思绪逐渐豁然开朗。不必为难自己,我知道了自己的诉求和表达的动因了:让关于【女权】的话题脱敏。让一听到女权就躁动不安的看似被分为性别对立的双方冷静下来,我们都是平等的人,用更温和的方式了解并尊重彼此。作为一个学生,我能做的事很少,但从小事做起,从小的切入点经常反思自己,虽不中,不远矣。

一点关于性别的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