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日本概况》翻译(2)

2021-05-11 14:16 作者:青海水师提督  | 我要投稿

新日本概况

作者:大森和夫 大森弘子

日本国际交流研究所发行

译者:青海水师提督



政策任务

不只是“经济再生”,日本还面临许多政治任务。健全国债等超过一千兆日元的国家财政,加速东日本大震灾与核电事故的修复与重建工作,社会保障与税务一体化,“去核能“与新能源政策,参加TPP(环太平洋经济连携协定)以及与亚洲诸国的经济圈构想,强化作为外交支柱的日美同盟,修复因历史与领土问题而造成的日中、日韩恶化的关系,社会老龄化对策,以“校园欺凌”为首的教育问题,冲绳县美军普天间飞机场的移设问题,“金权政治”,以及众院议员席位削减等。

解禁集体自卫权”也成为了外交与防务的讨论焦点。

日元升值对策·经济再生·财政健全化

日元升值对策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出现了日元增值的倾向。欧洲的财政危机加上东日本大震灾,使得从2011年后半年到2012年前半年遭遇了“历史性的日元升值”。2011年1月,1美元比83日元的外汇市场的日元汇率,在2011年10月与2012年6月,一时激增到1美元比77日元的汇率。日本经济,由于日元急速增值,出口量急踩刹车,国内产业衰退,就业机会丧失。然而,民主党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2012年末的总选举中,自民党总裁的安倍以“大胆的金融缓和”的发言为契机,开始治理日元升值问题。此后,由于安倍内阁的日元升值对策与欧洲欧元动荡的缓和,在2013年的5月,时隔四年七个月,1美元比103日元的比率被确立起来。在日元价值稳定的背景下,股价升高,经济状况也明朗了起来。

安倍内阁以“大胆的金融缓和”为王牌,推进日本政府与日本银行(日银)的一体化,剑指“去通缩”目标。日本政府与日本银行于2013年1月,公开发布了包含2%的物价上涨率的“共同声明”。两者联手,致力于“经济成长力强化”与“金融的进一步缓和”的工作。

经济再生

安倍内阁针对于经济繁盛的顶梁柱是通过财政刺激公共事业的扩大。以“防灾”与“国土强韧化”为目的,对水库与河堤、道路网,老化的桥梁与港湾,上下水道等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进行了更新。2014年(平成26年)年度公共事业关联费加上2013年年度补正预算共约七万兆日元。在东北受灾三县,大型防潮堤等计划也在推进中。

此外,以“大震灾灾后复兴与防灾对策”,“基于成长的财富创出”,“安心生活与活跃地方经济”这三方面为重点,增加六十万个工作岗位。

另外,在税制方面,为促进企业的研究开发与投资实行了减税制度。

对于能够乘上“成长战略”的快车,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通过强化海外联系扩大贸易与投资,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激发企业活性的限制放宽与制度改革变得更加不可或缺。

财政健全化

公共事业扩大等工作的财源,不得不依存于国债乃是日本财政的现状。旨在去通缩的财政刺激也加大了展示国家信用度的财政健全化工作的难度。

所谓国债,也就是由于国家财政的岁入不足,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正式名称为“国库债券”。总的来说,就是国家的债务。已经规定了偿还期限与利率的国债将会在市场上售卖。国债的信用就是国家与政府的信用。

安倍内阁由于“紧急经济对策”,相当于国家债务的国债2013年度共计发售了170兆5452亿日元。在这期间,用于填补税务紧张的“新规国债”,当初预算为42兆8510亿日元。

政府在2014年发行的国债总额是历史中最高的,约181兆日元。在这之中,算作国家的一般会计预算的“新规国债”约为41兆日元,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面临偿还的国债重新贷款部分就是国债的发行总额。再者,在政府的一般会计中,用于支付国债的本息国债费约有23兆日元。

结果便是,国债的发行余额(即除去投资债券)在2014年末的预估约为850兆日元。所谓投资债券,为了调整通过政府属金融机关与独立行政法人向企业等进行货币支出的财政融资投资的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因此,国债与从金融机关借入的金额合计的国家债务,在2014年末,达到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两倍的数额,约为1100兆日元。

日本作为“世界第一债务大国”,与财政健全化目标相去甚远。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推进,社会保障费的增加也不可避免,日本正寻求着有利于财政再建的增加税收,减少赤字的对策。

社会保障与税务一体化改革·消费税增税

为了确保社会保障费的财源,消费税率于2014年4月起由5%提高到8%,预定在2015年10月提高到10%。将消费税的增加部分,也就是13.5兆日元,全部用于社会保障,意在实现财政的健全化,这也就是所谓的“社会保障与税务一体化改革”。

在肩负起保护国民生存权的社会保障政策涵盖了医疗、看护、养老金、生活保障以及社会福利等相关制度。由于社会老龄化,医疗、看护与养老金等国家社会保障费每年增加约1兆日元。2014年年度社会保障费用总共是30兆5千亿日元。

社会保障政策的稳固资金来源也是个问题。2012年,民主党的野田内阁当局,为了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以稳定国民的生活,民主党、自民党、公明党三党协议以兼顾养老金、医疗、看护、福利等为主的全年龄段对应型社会保障制度与财政再建政策为目标。

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点之一就是,由于社会进一步激烈的少子老龄化,当代人的生活负担加重的问题。此外,针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是要重视自己的生活应当由个人与家人来负责的所谓“自助”,还是要重视国家与自治团体的公共支援与地区援助相结合的“共助”呢?

社会保障费用的增加不可避免,因此,其他各种领域拨款的削减使十分必要的。行政资源浪费的削减与国会议员人数的削减仍在讨论之中。

外交与防卫政策

日美同盟是我国外交与安全保障的基轴”是安倍内阁的外交立场。安倍首相在施政方针的演说中论述道:“以日美同盟为基轴,以基于国际协调主义的积极和平主义为根本,进一步发挥外交上的积极作用。”

于是,2013年12月,安倍内阁首次策定了外交与安全保障的基本方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NSS),阁议通过了最新的“平成26年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内容旨在以与美军联系的深化以及自卫队强化为目标。因此,2014年年度防卫费用连续两年增长,约为4兆5千亿日元。

此外,安倍内阁于2014年7月的阁议中,站在日美同盟强化的立场上,通过了“容许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将攻击有密切关系的他国视为日本受到攻击并予以反击”这一决定。变更了政府以往“日本宪法下不得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解释,战后的安全保障政策大幅度改变。这一决定,增加了卷入同他国作战的风险,容易引起与邻近各国之间的摩擦。


在亚洲外交方面,最大的问题是要修复与中、韩两国的“历史与领土”的争端。根据政府的对策来看,日本与中韩两国的关系有恶化的担忧。

安倍首相于2013年12月,由于参拜靖国神社,合祀甲级战犯,受到了批评。中国与韩国表示反对,美国表示“失望”,俄罗斯表示“遗憾”,欧盟要求日本实行“谨慎的外交”。

日中韩三国首脑会谈的举办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日本今后能否进一步深化与中国“领域广泛的战略互惠关系”,能否进一步强化与韩国的“面向未来的融合合作关系”仍是政治上的难题。

日本,以“日美同盟”为基础,寻求着同亚洲各国切实的和谐共存的同时,也在寻求着在多极化国际社会中为世界和平贡献着一份力的外交道路。

另一方面,联合国在2013年10月,发表了包括日本等125个国家所赞同的,控诉“核武器非人道性与不使用”的共同宣言。在战后70年的2015年,作为被轰炸国的日本,能否发挥实现“世界无核武化”的领导作用呢?


《新日本概况》翻译(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