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关于时间的随想
在我家中,收藏了无数个沙漏,透明的玻璃里装着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各种沙子。
我对沙漏的喜爱,源于有一天老师用沙漏教我们一种音乐游戏。看到那塑胶沙漏,我便希望找到有黑色沙子的沙漏,并且是玻璃做的。于是到处找呀找,我终于在某一天晚上买到了我的第一只黑色玻璃沙漏。从商场抱回家中,心里无限欣喜。这种雀跃心情,像极了儿时买了一种喜爱的新文具。
而这些沙漏,则给我带来了对时间的一系列思考。如果给2019-2020年一个在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那就是“时间”。就因为这样,我的研究生毕业音乐会的曲目是《Time and Money》(时间与金钱)。这首音乐中用了一段秒针加速两倍的音效,每每练习这首曲子时,总是一颗心也跟着音乐慌慌张张,生怕自己不能够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并且能与时间赛跑。
偶尔回到家中,我常毫无准备的遇见我那饱读诗书的瑞士心理分析师邻居太太。再一人拿杯红酒在晚上串门,且漫无目的闲聊。有一夜,我们聊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什么是时间?」我们俩加上另一位设计师邻居各自发表了自己对时间的见解与定义。
我看着我桌上摆着的沙漏说:“ 时间对于我来说就像沙漏,它在流动,每当我决定静心做一件事情时,常常会摆上一只拥有精准时长的沙漏,在沙子流完之前,我抓紧时间将这件事情快速做完。在那段时间里,我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而其他时候,我将会享受悠闲的时刻。”
另一位邻居说:“ 我每天清晨起来,必须将所有的时间规划好,我不能容忍一刻闲下来。我会在很闲的时候就容易发火或者生气。”
女邻居说:“ 哈,每个人对时间的使用都不一样,可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定义时间?时间就像海浪,它有时激烈,有时候软软的扑到沙滩上来。它就像是有形状的,随时在变化,你永远不知道它的真实面貌。现代人追求快,再也没有人去品尝那种时间正在放慢的感觉。”
这个对话让我想起在我大二时的某节音乐史课时,赏析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班里突然有人“哎”的一声叹气,用手掌杵着脑袋且将脸推变了形状。教授突然笑着说:“有一天,当今日年轻的你们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人生全部乱了套,唠叨的婆婆加上不断让你做事的另一半。和仿佛永远做不完的工作。你们会突然意识到今天有多可贵,你们活在满是乐谱的世界里,将万千思绪凝聚,闭上眼睛倾听旋律。享受你们当下的人生吧!”
时间对于每个年龄段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而具体到一个人来说,这一生的每一天,我们都会对时间的看法不同。有时我们在急速奔走,有时我们在慢慢悠悠的逗留!偶尔,我们浪费时间,但又在某一天突然惊觉时间的可贵,就像某日清晨醒来,当我看见床边的沙漏将时间在我面前以流动状态呈现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时间与人的珍贵。 那天起我做了几个小小的决定:再也不想为一些不足挂齿的事情和人浪费时间。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 盛年不重来,一日不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后来在将近1年的时间里,我生活在工作狂的状态下。我每天在不同的工作环境里转换,一点一滴为自己的将来铺着路,做不同的事见不同的人,那段时间里,我能看到我的生活正在各个方位有数据上的变化 我开始终于活着像一个成年人该有的样子:八面玲珑,忙忙碌碌,执行力强。一直活在一种忙完了这阵忙下一阵的日子,音乐会、上课、教学生、写作业,为之后的人生做着各种规划… 常常内心如刮着风暴般急骤。毫无畏惧,不顾后果的做完一个又一个决定,只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再去思考、斟酌。
就在这几日,我终于病倒了。发着高烧38.9度的清晨一人在刮着大风的洛桑醒来。给正在工作的妈妈打电话,给朋友们发去短信,一瞬间所有人都在为我揪着一颗心,让我放慢工作的节奏。‘时间’似乎给我来了当头一棒,我突然重新开始思考自己对时间的定义,这也就意味着我的人生正在迈向一层新的阶梯,它需要转换思考模式并且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在我的文字中常常提到这是个快节奏的时代。快到人们忘记生活的味道,只能用“量”代替“质”,快到。。。一切成了一种比赛!时间让我们对未来产生深深的恐惧,我们总是在对未发生的事情烦恼,不断的给自己加压,希望自己在那预想中那未来的一瞬间做好准备且全力以赴。凡事追求一个‘结果’,用有没有结果去衡量一件事情的价值。
直到有一天,一个青年爵士钢琴演奏家朋友提到一个有意思的假设:其实时间也许并不存在。我才意识到:放慢点,其实许多事情将会质量更高。因为,如果只为追求结果而去做一件事情这样的概念,也许只适合工作。却并不适用于生活。而好的结果,常常是因为不追求结果,却追求过程。
真正会让自己老去的,并不是时间,而是来自日复一日对自己正在衰老的暗示,每个人的心智与心理都是不同的。如果将一个人的人生的时光中刻上一个看不见的时间点去规定这个人在这一辈子的某一天需要一定去完成某一件事,而不论这个人的本身,着实是一件不大公平的事情。热爱生活,同时也是接受生活,接受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接受自己心理与生理的成长,接受时间对我们公平的馈赠,接受一切相聚和别离!用好奇的眼睛,去看生活的颜色与形状还有这个世界的‘各种美’。
人生的真谛和人精神品格的完善,是认识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就像泰戈尔所说的“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追求一个结果,很多时候就像是希望时间静止。我曾与朋友们一起开着船去海中间,海浪将船打的笔直再重重落下,再往前开又是一片宁静。这就是时间,它的美不在于静止,而是在于动态,和动态下你的自己。
我对沙漏的思考到此为止,也希望对每个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人说:你若想一生是少年,则每日保持好奇之心对待万物,你若想去做一件事情,就去勇敢的做,不要瞻前顾后,认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果这一生你常因为害怕结果的失败,而去放弃一件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也许就是对时间最大的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