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范仲淹有心理障碍吗?
某日,读初中的女儿邀我一起背诵《岳阳楼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重读经典,我再次被范仲淹那“前人之述备矣……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才气所折服,更被他那“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豪情而感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然而,激荡的心情平复之后,我职业性地从一个精神科医师角度仔细分析作者的心理,言为心声,医师可以通过阅读一个人的文章了解其心理活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段内容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理,也是作者痛苦的原因,这种矛盾心理在我们专业上称为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指的是,两种对立的情感或欲望同时并存于一个人的心里,当事人既不能放弃其中之一,又无法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从而体验着紧张、不安或其他不快甚至痛苦。所以范仲淹发出了“然则何时而乐耶?”的感叹。心理冲突是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理冲突,人皆有之。今晚有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但是明天要考试,看比赛,还是复习应考,是一种心理冲突;丈夫有了外遇,妻子是忍受还是离婚,难以抉择,也是一种心理冲突。
纠结不长的时间,大多数人可以做出决定,冲突解决,不会产生心理疾病。有少部分人,冲突持续很长时间,一般 1 年以上,自己感觉痛苦,并影响了正常生活,就需要找心理医师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解决了自己的冲突,将消极的情绪升华为积极的情感,所以,范仲淹没有心理障碍。
还有一种情况,心理冲突持久未解但不妨碍社会功能,也不需要心理医师:
司马迁受腐刑后,感到了极大的耻辱,“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经常忍不住产生自杀的念头,但司马迁不想碌碌无为了此一生,不愿意自己的文采“不表于后世”,痛苦的冲突严重且持久,反而激发他写出光耀千秋的《史记》,化悲痛为力量,司马迁很强大!
最后,“八卦一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两极景色的描写,也许是他本人内心激烈冲突的反映,由此我又想到了他那起起伏伏的人生,言如心声吧?!
医生介绍:
黄云,南京脑科医院精神大科主任医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司法鉴定师,1988 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4 年获得南京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硕士学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
医生擅长:
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失眠、焦虑、抑郁等其他心理障碍的药物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