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千万别再乱吃了!
对抑郁用药有疑问的人不在少数:
“很多人都告诉我只要好好吃药就好了,说抑郁主要就是靠药物治疗的,但是我已经吃了一周了还是没有大的好转,我还需要再吃药吗?”
很多人对治疗抑郁症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吃药是完全可以治好抑郁症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以下这几点帮助大家正确认识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希望大家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1
单靠抗抑郁药
有时并不能治好抑郁症
众所周知,虽然现在的治疗治疗抑郁症的方法都是以药物疗法为主,但很多人只把希望寄托在药物上,觉得“吃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其实是对抗抑郁药物的一种不良的误解,因为光靠这一点通常不足以彻底治愈抑郁症!
在抑郁症治疗中,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就像汽车的前后轮,离了哪个车都开不了。就像药物治疗可能暂时改善了抑郁的情况,但是一遇到精神压力大的时候,就容易复发。
综合治疗方法通常是最有效的,结合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以及必要的环境干预,通常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抑郁症管理和康复支持!
2
抗抑郁药物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我们也都知道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能确保安全,二是能确保最佳治疗效果。
例如,在怀孕或哺乳期间,使用抗抑郁药物需要特别小心。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医生会评估判断是否使用该药,如尽量避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坚持以妊娠和产妇安全为前提;药物的选择和用量应考虑胎儿或婴儿的安全;哺乳期服药者可转为人工喂养。
再比如,你如果只是轻度抑郁症,医生可能首先会建议非药物治疗,如心理疗法、运动、改善睡眠和饮食等。
3
抗抑郁药物发挥作用需要时间
一般从开始用药算起,没有3~4周无法判断有没有效,所以即使在初期可能看不到明显的改善,也不能擅自停药。
抑郁症的治疗是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不同治疗期有相应的治疗目标和策略。
4
吃不够量,反而加重病情
中途加药量,也不一定就是病情加重!
治疗对于抑郁症一定要接受足够的治疗,因为药物通常需要一定的水平才能发挥它的疗效。有时,医生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药物或剂量才能找到最适合您的选择。
医生通常会先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找到适合个人的最佳剂量。
一旦找到有效剂量,将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到治疗,如果以较小剂量进行治疗时疗效不佳,会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到药物有效剂量封顶,并延长治疗疗程。因此,如果医生中途增加你的剂量,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恶化。
5
抗抑郁药物会有副作用
在服用抗抑郁药物过程中,除非出现了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要立马停药。其余情况,都不能骤停药物!因为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撤药综合征!
如果停药中出现了撤药症状,可以考虑恢复到前次的用药剂量治疗,然后重新开始更加缓慢地减药。
所以我们建议,对于首次抑郁发作的患者,在撤药过程中如果症状反复出现,可以考虑将剂量增加至原来的治疗剂量,并至少继续使用4-6个月后再进行停药的尝试。
理性和综合看待抗抑郁药,我们就会离康复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