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果看过这个你还不懂透视...【杰视帮】

2021-10-15 14:24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朋友,你做图时拉透视吗?


报过我们课程或者...看过我们某渠道视频的朋友们对拉透视线这个问题还是比较轻车熟路的。


像上图这样的成角透视线,仅需确定好视平线和两个消失点,选择多边形工具,参数调整为99边星形即可。


然后在事先选定的两个消失点上放肆地拖动鼠标,一个简约又标准的透视线就绘制完成啦~


再或者,如果你是崇尚黑科技的玩家,或许你会借助Perspective Tools等透视插件一键搞定场景透视。


然而,上述两种方法都绕过了一个关键性问题,视平线是什么?消失点又是什么?我怎么知道他们在哪里?


这一切,本该从600年前那个画鸡蛋的达芬奇说起。不过碍于篇幅和实用性,相关的历史文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达芬奇的《绘画论》,在此就不过多赘述。我们来聊点儿实在的。


俗话说“有书看书,没书靠估”。在万能的百度中我们了解到,“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透视原理是什么?说得简单粗暴一点:

 

1.近大远小。

2.高于视平线的,近高远低。

3.低于视平线的,近低远高。



透视变量有什么?说得简洁明了一点:

 

1.视平线

2.视中线

3.消失点



在生活中,在我们观察物体时眼睛所处的位置(高度),做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这条线就是我们所说的视平线;


而在平面设计中,视平线是指平面中各个物体的消失点所连成的直线。


视中线就顾名思义了,画面视觉中心的垂线。而消失点则是画面中正确的几何体纵深方向延长线的集中点。


好,我们再就目前主流的几种透视深入聊聊~



一、两点透视

是的,我就是这么不按逻辑出牌,咱先从两点透视开始聊。据某头发不多的秋水表示,他当年之所以从设计转运营,就是因为一直看不懂两点透视。

(秋水: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即画面中物体有一组垂直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线均与画面成一定角度,而每组有一个消失点,共有两个消失点。


温馨提示,做横版成角透视海报时,如果希望画面和谐美观,透视点要尽量离画面远一点哦~比如这幅多达8400个图层的作品。


为什么先提成角透视呢,当然不只是为了一个意想不到。两点透视可以说是三点透视的特殊形式,而一点透视又是两点透视的特殊情况。


二、一点透视

为什么说一点透视是两点透视的特殊情况呢?我们先从上帝视角观察一下我们的视平面。


在两点透视的基础上加一个限制条件,即观测物体的正面与我们视线垂直,这样另外两组的相交点恰好重合,形成单个消失点,这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点透视。

 

可别觉得一点透视相比两点透视就低级了,玩儿转一点透视,画面照样可以很高级,比如这样:


三、三点透视

上述两种透视有一个共同点,被观测物体有一组垂线与画面垂直,即我们是以平视的角度观测物体。

 

那么,如果我们是以俯视或仰视的角度观测物体,这就要引入我们的三点透视了。


三点透视,顾名思义,画面中存在3个消失点,画面中无任何线平行或垂直于水平线。如果你理解了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三点透视无外乎画面中的竖直线都会向某一个点汇聚。


仰视,向上汇聚,消失点在上方。


俯视,向下汇聚,消失点在下方。


三点透视虽然最能体现出空间感与体积感,但细节非常容易出错,建议轻易不要尝试。



此外,除了上述主流的三种透视,还有一些特殊的透视,比如像这样的全透视。


另外,如果将平行线换位同心圆,形成透视畸变,就会变成我们常说的鱼眼镜头。


不过鱼眼镜头真的建议不要尝试...不仅素材几乎找不到,关键太容易翻车了。


给你们推荐一个宝藏插画师JohnHathway,看看他夸张的透视插画过过干瘾吧!


二次元+超现实透视的完美结合


说了这么多,你消化了吗?

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下面这张图,你能找出多少个透视错误?


什么?你才找到十来个?

那我劝你还是来杰视帮学习吧~

 

升职加薪,理清透视不是梦


如果看过这个你还不懂透视...【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