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0种常见脾虚的治疗方法!七、脾虚经闭。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

2022-11-14 10:13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10种常见脾虚的治疗方法!七、脾虚经闭。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

治疗:补脾胃、养气血。

主方:八珍汤加减。

八珍汤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炙)各30g。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9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八、脾虚生热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

治疗: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

主方:人参健脾丸和知柏地黄丸加减。

九、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

治疗:健脾益气摄血。

主方: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

生脉饮组成: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参附汤组成:人参、附子。

十、脾虚生风

证候: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

治疗:补脾熄风。

主方: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

六君子汤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陈皮(3克) 、半夏(4.5克)。

注:上药哎咀     古以咀嚼代切药之法。古代吃中药是比较原始的,就是将药材咀嚼为小碎片,然后吞服;或者煎药后,将汤叶饮之,然后将药渣嚼服。古人以口嚼药,碎如豆粒而用之,后世虽用刀切,而犹称哎咀。古医书多有“哎咀”一词,可以理解为将药材碎成小块。是“炮制”的一种。“上药哎咀”的意思就是将上面所说的药碎成小块。


10种常见脾虚的治疗方法!七、脾虚经闭。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